-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66
- 63
- 3
- 2
- 1
- 39
- 22
- 14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易海燕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方法:采用自编的儿童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测试软件对14名学前CI植入儿童和90名学前健听儿童进行测试. 结果:(1)3-5岁健听儿童在声母及韵母的识别率方面存在显著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声母识别率不断提高;(2)3岁健听儿童的韵母识别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巧云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索最小音位对比在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中的运用流程. 方法:分析健听儿童最小音位对比的发展顺序,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 结果:将18项最小音位对比分为三大音位对比项,指出36对最小音位对比在言语矫治和听觉康复中应紧密结合,对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德民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所有出生新生儿中先天性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为1-3‰,其中重度以上听力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国内不完全统计资料亦表明先天性听力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目前可筛查的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听力损伤的发病率最高。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约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颖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幼儿乐学的先决条件。聋儿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聋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聋儿创新能力,使其自发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让聋儿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倩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损失在母婴同室(well-baby nursery,WBN)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生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文翠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运用调查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从整体性、综合性角度出发,对广东省残联系统聋儿康复机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广东省聋儿康复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学历层次偏低""职称评定断层"等问题,特别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苗艳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一组听神经病患儿的听力学检查结果及康复效果,探讨其可能的病变部位及康复手段。 方法:对7例听神经病患儿分别进行声阻抗鼓室压图、声反射、OAE、ABR、MFSSR、影象学检查,配合的患儿进行纯音测听、言语评估.对其中佩带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效平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检测谷氨酰胺转运体ASCT2、LAT1、LAT2、SN1、ATA1及ATA2在耳蜗中的表达,了解谷氨酰胺转运体在维持耳蜗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谷氨酰胺转运体ASCT2、LAT1、LAT2、SN1、ATA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郎叶平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聋儿康复机构中开展"参与式家长培训"的原因、方法及反思;提出"参与式家长培训"活动,强调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多向交流,旨在促进家长主动参与康复机构的培训活动,主动参与聋儿康复的全过程.家长通过"参与式培训"活动,进行亲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兴利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对童年中期听力障碍和听力正常儿童的视觉注意技能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两组儿童在视觉注意任务上的加工速度和加工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搜索目标的速度显著慢于听力正常儿童;但是,两组被试却表现出相似的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霜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为制订鼻流量参考标准筛选测试材料、制订鼻流量成人参考标准。 方法:对64名18-40岁正常成人用NV(鼻流量检测仪)测试50个材料,进行筛选,得到18个测试材料,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确定了测试材料,制订了鼻流量成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万萍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索核心韵母共振峰(绝对共振峰)随着年龄增长的发展规律以及性别的差异;为共鸣障碍的研究奠定基础。被试随机选择193名正常儿童,其中男童100名,女童93名,按年龄分成四个组(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每一名被试均接受/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亓贝尔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避免工作脱节,根据临床实践需要设计填写项目及数据统计方案,采用SQL sever软件编写数据库程序。该数据库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数据收集功能,收集听力筛查、诊断及干预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童红燕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一体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浙江省聋儿康复中心为了给听障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帮助其回归社会主流,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开展一体化教学--聋健合一."聋健合一"教学可以让一些康复效果较好的听障儿童进入到丰富的语言环境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邵梅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于学前期的聋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中的主题墙饰应当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聋儿应是墙饰的创造者,更应是墙饰的主人.主题墙饰可以使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意义,都能和聋儿互动.而同时,将墙饰和语言有机的结合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建新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了解职业性噪声聋发病工龄,为修订国家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选择8小时等效连续噪声暴露人员,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 结果:排除非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戎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对正常听力组和聋儿组在不同时间进行两次听性稳态反应测试,并比较两次测试结果的差异程度,从而对ASSR的可重复性做出评价. 方法:分别对7例正常听力年轻人和1 2例年龄在2-5岁的聋儿进行两次ASSR测试,将4个测试频率前后两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文芳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是目前记忆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内隐记忆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在聋儿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如重视学生先前经验的积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卜行宽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听力国际(Hearing International,HI)是一批有志于"全球防聋"事业的专业人士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于1992年10月在美国注册的独立的,非盈利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联合所有"防聋治聋"力量,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艳婷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聋儿教学工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我在聋儿教育战线工作了若干年,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供同仁参与借鉴,共同完善聋儿康复教育事业,即教学中要使聋儿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应培养和发展聋儿的智力;教学中充分发挥聋儿的主体作用;编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丽玫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神经电生理技术和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耳神经外科医生经验的积累和不懈努力,实现了对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的早期诊断及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保存面神经功能,继而肿瘤切除后的听力保存则成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巍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聋儿早期康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聋儿应该具有自己的课程.建立一套适合聋儿发展的课程,是新世纪对优质聋儿早期康复教育追求的热切期望,是当前聋儿早期康复教育实践所提出的迫切需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颖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和构成有效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QAIT):教学质量(quality)、教学的适宜水平(appropriateness)、激励(incentive)、时间(time)。论述了有效教学在单训课中运用的方法:1、制定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程玉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聋儿增强肺活量及呼吸肌收缩力量,使聋儿更好的调控言语呼吸;帮助聋儿将注意力合理的分配、集中与适时转移,以便在课堂上学得更多的知识;同时,感统训练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保证聋儿的出勤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冰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利用基因诊断方法分析夫妻同为聋人的耳聋家庭的分子致病机制,为耳聋夫妇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和指导. 方法:共有3个耳聋家庭参加研究,3对夫妇均为重度到极重度耳聋患者.所有受检患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GJB2、SLC26A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喜斌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为我国4-16岁中小学生修订《中小学生汉语听力筛查量表》,为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提供可靠的筛查工具. 方法:采用量表修订的基本程序编制量表,采用专家问卷法和Saaty权重计算法对量表进行修订. 结果:专家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戴朴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促进了遗传学与耳科学的紧密联合,在中国针对母系遗传药物性致聋家庭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是导致药物致聋易感性的遗传基础,是首次报道的中国人致聋基因突变,中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mtDNA C1494T突变,...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 线粒体 ; 基因A1555G突变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军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尼福地平和噪声暴露对耳蜗功能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阈值的影响,分析两种实验因素对耳蜗功能的交互作用。 方法:采用析因设计,根据耳蜗灌流尼福地平的浓度和是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明芳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在聋幼儿语言康复教育中,运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对聋幼儿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康复训练的重中之重,已成为课堂集训、课间组训和课后个别语训的基本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淑雯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随着医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教育普及化的影响越来越多身心障碍的儿童(包括听损儿童)可以进入一般幼儿园和学校和发展正常的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然而少有单一专业能满足身心障碍儿童的各种需求。因此除了单一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结合其它相关专业人员提供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