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72
- 19
- 7
- 4
- 2
- 23
- 18
- 15
- 13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刘峰群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选择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A)0.05﹪磷酸水、(B)乙腈-0.05﹪磷酸水(13∶87)线性梯度洗脱,运行时间80分钟,检测波长为254 nm,测定了通关藤药材、中间体及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俊岭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大黄蟅虫丸在临床上的运用,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文章围绕大黄蟅虫丸在肝病、脑出血、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韶华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结果表明,黄连不同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萍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大蒜提取物的抗癌、防癌作用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中药大蒜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其抗癌、防癌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结果所证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汉林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D3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大黄总葸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301树脂交换吸附大黄总蒽醌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俊岭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针对近年来关于大黄不良反应或毒性的报道,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洪涛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红花黄色素(SY)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SY的保留率和转移率为指标考察药液的pH值,上柱吸附流速,树脂药材比,树脂柱径高比,清洗液的pH值及流速,洗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今强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中药咨询工作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做好中药咨询工作,不断的提升药剂人员在医院及社会的位置及病人对中医的认同感,抛弃那种药学人员只会拿药在医疗上无所作为的传统观念,才能在医院和社会树立起药师的新形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宜红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比较了猪蹄甲、穿山甲消痈排脓作用。结果表明,猪蹄甲、穿山甲均能不同程度地使脓肿平均直径缩小、重量减轻(P<0.01,P<0.05),且猪蹄甲高剂量组与穿山甲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龚千锋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中药炮制与中成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成药的基本原料、炮制与制剂的关系、炮制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东艳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葛根素衍生物4ac聚乳酸纳米粒制备工艺的初选及优化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确定的葛根素衍生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用于葛根素衍生物纳米粒的制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范尚坦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与硝酸反应法对青黛软膏进行定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黛软膏中靛蓝的含量,测定波长为609 nm±1 nm。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青黛软膏的质量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伽伯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超分子化学及其在手性药物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超分子作用及手性识别机理,讨论了两类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并概述了两类技术的研究近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方芳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包衣材料,以PEG1000为致孔剂,经薄膜包衣制备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并对体外释放度进行了试验评价。结果表明,毛冬青微丸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为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制备工艺可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代春美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微量热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针对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微量热分析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微量热分析有可能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独到而突出的作用,建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中药四性评价、品质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明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树舌多糖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PGE2含量及血流量和黏液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舌多糖通过提高胃黏膜PGE2含量和胃黏膜血流量及胃黏液分泌来加强胃黏膜屏障,这是其保护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华利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探讨了证的实质,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对规范中药及复方的使用,使中医理论的发展有所突破,从而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立炜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从提取工艺、剂型制备、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近五年对中药制剂学研究项目的受理和资助情况,并对申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世军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蚁附蠲痹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蚁附蠲痹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蚁附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杜志炉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对金华佛手水煎液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学林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中药疗效的发挥与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给药有重要关系,而临床医生对此重视不足、了解不够。本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详细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形式、作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洪涛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阿魏酸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影响;在pH 7.8~5.4范围内,随药物溶液pH值的减小,药物吸收速率常数显著增加;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阿魏酸在肠道的吸收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钟策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现今中成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对当前研究应用较多及有发展前景的中成药质量分析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了归纳,阐述了影响中成药贮存质量的因素以及中成药现代临床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进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用TC法测定大蒜油指纹图谱.色谱柱为HP-5,30 m× 320 μm×0.25 μm,柱温60~170℃,程序升温,N2作载气,流速2.0 mL·min-1,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检测室温度300℃。结果表明,精制大蒜油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小河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对中医药进行了审视和研究。文章认为,中医药学与热力学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研究手法等方面均存在广泛的共性和相关,借鉴或融会热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主要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四性评价、中药品质鉴定、中药药效物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娟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老年中风服用安宫牛黄丸进行了用药观察。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良药,无论中医西医对他的疗效公认不违,也是人们最受欢迎的急救之宝之一,但应注意合理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明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以企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药策划与设计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新药研发策划的基础、新药研发策划的核心、新药研发策划的着力点、新药研发策划的基本流程等进行了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玮欣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在11个播种密度下对菘蓝的11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播种密度下,菘蓝的叶长、叶宽.单叶重、叶片数、单株叶鲜重、单位面积叶鲜重、单株根鲜重、单位面积根鲜重8个性状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株高、根长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山丽梅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在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技术获得14个牛未知基因片段基础上,采用电子克隆途径,使6个未知基因片段得以延伸,并在Genebank中的非冗余基因库找到了对应或同源基因,其中3个延伸出了全长阅读框,另外3个延伸出部分长度;对于延伸出全长阅读框的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廖庆文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铁笛含片及铁笛丸治疗慢性咽炎20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含片组的总有效率与蜜丸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含片组对慢性咽炎的常见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的中医证型中,以虚火上炎及痰热互结两种证型多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