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6
- 6
- 5
- 56
- 39
- 19
- 13
- 2
- 35
- 22
- 18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文香 王棋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23年36卷3期 149-152页 ISTICCA
【摘要】 Q热是一种由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后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疾病,人感染后以急性发热、乏力、头痛、肌痛为主要症状,常伴有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等,常与非典型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相混淆,容易出现漏诊或错诊,延误及时治疗,严重影响受感染...
【中文期刊】 张继军 张芳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4期 357-3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甘肃麦积山景区蜱及野鼠体内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及其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采用布旗法采集蜱标本,采用夹夜法捕捉野鼠.经种类鉴定后,提取病原体DNA,应用巢式PCR扩增鼠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基因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中文期刊】 石胜刚 张芳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年27卷5期 461-46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西北部分省区蜱中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及其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应用巢式PCR扩增脾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共检测11个蜱种2 460只,感染莱姆病螺旋...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基因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中文期刊】 宫占威 张芳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年31卷2期 234-23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蜱作为媒介昆虫可以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特点~([1]);土拉弗菌、Q热立克次体、莱姆病螺旋体感染是重要蜱传疾病~([2-4]).为了解上述3种疾病在家畜中的感染状况及人群感染的可能性,本研究在什肃省甘南地区进行了调查.
【中文期刊】 张芳 钟志宏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年30卷12期 1318-131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莱姆病是由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该病~([1]),后证实莱姆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2]).为了解我国西北部分地区林区人群感染情况,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4省区的林区进行...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孙毅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年29卷5期 449-45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莱姆病传播的关系.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天然林保护区莱姆病的媒介蜱类、宿主动物在种群数量、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均高于苗圃林半保护区和农业开垦区;媒介昆虫和宿主...
【中文期刊】 石淑珍 刘增加 等 《四川动物》 2005年24卷4期 546-548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青海省重要医学昆虫的种群组成与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人帐诱、灯诱、挥网和动物体表检虫法采集医学昆虫;收集前人研究文献资料.结果-获得青海省医学昆虫237种,隶属14科62属,其中蚊科2属9种,蠓科2属19种,虻科5属23种,蚋科...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孙毅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年20卷5期 445-4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莱姆病是由伯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的一种蜱媒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莱姆病自1987年于黑龙江海林县林区首次发现并证实存在自然疫源地以来[1],许多地区进行了蜱类和野生动物的莱姆病病原体调查[2],...
【中文期刊】 孙毅 许荣满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6期 667-67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实验室培育的非感染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刺叮人工感染21天的阳性KM鼠,利用分离培养和PCR方法检测蜱对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的保持能力以及体内螺旋体对敏感动物的感染能力.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非感染幼蜱...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刘博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3年16卷5期 316-31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人埃立克体病(Human ehrlichiosis)也称无斑疹落矶山斑点热(Spotless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危害较大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35年从阿尔及利亚的病...
【中文期刊】 杨新民 陈芦斌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6卷10期 1352-135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北、华北地区部队野外驻训、演习和抢险救灾等军事、非军事活动中,蜱媒莱姆病流行病学概况,参训官兵对该病的知晓率,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现场标本采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莱姆病IgG抗体.结果 对2...
【中文期刊】 罗芳 张芳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4年21卷3期 155-159页 ISTICCABP
【摘要】 为了解甘肃南部部分地区人群、媒介及宿主动物中Q热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采用布旗法和夹夜法分别采集蜱、野栖鼠标本,并收集当地居民及家畜血液标本.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蜱及野栖鼠标本中Q热立克次体,共检测6种蜱1 273只,其中若蜱1 126只...
【中文期刊】 李志清 刘增加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4年21卷3期 160-164页 ISTICCABP
【摘要】 为调查陕西省部分地区是否存在土拉弗氏菌病,采集子午岭山区的的蜱标本及人群血标本.蜱标本提取体内细菌DNA,采用巢式PCR法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对人群血清采用免疫吸附实验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统计处理应用SPSS软件.结果在富县、...
【中文期刊】 张继军 刘增加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1年18卷1期 34-37页 ISTICCABP
【摘要】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群及媒介蜱种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情况及基因型,采用拖旗法采集蜱样,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巢式PCR法和RFLP分析对莱姆病螺旋体进行检测.结果本次共检测当地人群血清68份,检测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5.88%...
【中文期刊】 冯晓妍 张继军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0年17卷3期 145-147页 ISTICCABP
【摘要】 为了解我国青海省祁连县家畜中莱姆病螺旋体及Q热柯克斯体的自然感染及复合感染状况,收集该地牦牛和山羊的血样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血清莱姆病螺旋体及Q热柯克斯体抗体.共收集了200份血样,山羊及牦牛各100份,两种家畜均为当地的主要家...
【中文期刊】 李志清 刘增加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0年17卷3期 148-151页 ISTICCABP
【摘要】 采用巢式PCR和RFLP方法分析研究陕西地区不同蜱种感染莱姆病螺旋体情况及基因型.结果共检测蜱样1 116只,检测出阳性138只,阳性率为12.35%.嗜群血蜱B.b.s.l.阳性率为30.06%(107/356),其中84只为B. gar...
【中文期刊】 刘增加 石淑珍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9年16卷1期 24-31页 ISTICCABP
【摘要】 为了研究掌握宁夏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昆虫,采用人帐诱法、畜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对其种群组成和数量动态做了调查研究.研究获得宁夏蠓科4亚科6属40种,即细蠓亚科 Subfamily Leptoconopinae,细蠓属 L...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安继尧 《昆虫分类学报》 2009年31卷2期 143-146页 ISTICCSCD
【摘要】 Simulium (Simulium) liubaense, sp. nov.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femal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Liuba, Shaanxi Provinc...
【中文期刊】 何静 刘增加 等 《昆虫分类学报》 2008年30卷1期 41-44页 ISTICCSCD
【摘要】 本文报道了我国祁连山地麻虻属Haematopota 1新种:祁连山麻虻Haematopota qilianshanensis He, Liu et Xu, sp. nov.,并记录了祁连山地虻科4属13种.新种正模和42♀♀副模保存在兰州军...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张继军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年14卷5期 357-36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查明青海省蠓虫本底,为平战时控制蠓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帐诱法、网捕法、诱蠓灯诱捕法,人诱法和畜诱法.结果 调查获得青海省双翅目蠓科7属43种,即细蠓属14种,库蠓属14种,毛蠓属8种,须蠓属3种,短蠓属2种,贝蠓属和铗蠓各1种...
【中文期刊】 张继军 刘增加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年14卷6期 487-48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地区蚋类的种类和活动规律.方法 网捕法和草叶检幼法.结果 调查发现蚋科4亚属9种,即真蚋亚属Esimulium 1种,蚋亚属Simulium 1种,特蚋亚属Tetisimulium 2种和维蚋亚属Wilhelmia...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宫占威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7年14卷4期 218-224页 ISTICCABP
【摘要】 本文以人帐诱、畜诱、灯诱和网捕等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原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铁路沿线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分布与活动规律.结果共发现吸血双翅目昆虫4科8属52种,其中蚊科3属9种,蠓科2属24种,虻科4属10种和蚋科1属9种.优势种在沱沱河地区为沱沱河...
【中文期刊】 刘增加 宫占威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7年13卷5期 347-35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掌握甘肃省蠓科昆虫.方法 人帐诱法、畜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结果 研究获得甘肃省蠓科4亚科9属59种,即细蠓亚科,细蠓属13种;毛蠓亚科,毛蠓属13种;铗蠓亚科,裸蠓属2种,铗蠓属6种,蠛蠓属4种;蠓亚科,库蠓属17种,须蠓属1种...
【中文期刊】 石淑珍 刘增加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3期 187-18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测试复方高效灭蜱剂对蜱的杀灭药效.方法实验室与现场药效试验.结果试蜱在实验室接触复方高效灭蜱剂Ⅰ或Ⅱ,均在60 min内全部死亡,而试蜱接触复方高效灭蜱剂Ⅲ,仅在30 min内全部死亡.现场喷洒复方高效灭蜱剂Ⅲ,试验组蜱密度为0,并...
【中文期刊】 刘增加 石淑珍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5期 371-37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了解秦岭南麓陕西留坝地区虻科种群组成及一日觅血活动节律.方法 网捕法和畜诱法.结果 获得大批标本,经整理鉴定,共计虻科5属52种,即斑虻属6种,麻虻属9种,黄虻属4种,虻属23种和瘤虻属10种.种类组成:憎黄虻和鸡公山虻居首位,分...
【中文期刊】 何静 刘荣堂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4期 248-252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虻科昆虫俗称牛虻,也有瞎虻之称.分类属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虻科(Tabanidae).
【中文期刊】 何静 刘增加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6年13卷4期 226-235页 ISTICCABP
【摘要】 采用网捕、畜诱、帐诱和诱虻器诱捕法对甘肃省虻科区系作了调查研究,并对所收藏标本进行整理和前人文献收集.记述甘肃省虻科6属82种(检视标本61种,另有21种依据文献资料,未见标本),即斑虻属10种、黄虻属6种、麻虻属8种、瘤虻属28种、虻属2...
【中文期刊】 米红艳 刘荣堂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1期 30-3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古塞细蠓复合组雌性成虫触须及受精囊,为种间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触须、受精囊等细微结构的鉴别方法.结果记述了我国古塞细蠓复合组雌性成虫13种及其地理分布;研究发现古塞细蠓复合组雌性成虫受精囊的数量、大小、形态、基部有无短颈、端部有无...
【中文期刊】 米红艳 刘荣堂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5年11卷6期 407-41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阳基侧突膨端体及阳茎中叶,为种间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阳基侧突膨端体及阳茎中叶细微结构的鉴别方法.结果研究发现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不同种其阳基侧突膨端体形态、大小,内外缘有无突起、突的多少、位置,突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