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5
- 2
- 31
- 4
- 3
- 2
- 2
- 11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翊瑄 姜丽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8期 79-8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调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8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n=11)、模型(I/R)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星禹 朱国琴 等 《中成药》 2023年45卷9期 3052-30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Hoechs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帆 马钰鹏 等 《中医教育》 2023年42卷6期 23-27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师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ChatGPT介入中医教育的可行性,并重点阐述其在中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方法 2023 年 4 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范围内对在校师生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刘爱华 等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年08卷4期 373-37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 GBE50)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方法:5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和低、中、高剂量GBE50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飘 郑晴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8期 1249-1252,128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探讨其对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三七总皂苷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恢复血流灌注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流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飘 郑晴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28卷8期 87-9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能否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从而减轻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A/R)组、A/R+PNS组、A/R+PNS+雷帕霉素(Rapa)组、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欣 朱晶静 等 《生理学报》 2025年77卷1期 107-1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临床血管病变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深入探究AS的发病机制,对于研发靶向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中性粒细胞作为循环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类型,在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张志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1期 28-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银杏酮酯(GBE50)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心肌力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对其的评价作用.方法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GBE50低、中、高剂量组,丹参组,地尔硫卓组.进行Langend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刘爱华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30卷10期 1056-10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环氧化酶-2(COX-2)及其下游效应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GBE50)与丹参预处理对其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及GBE50低、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包怡敏 等 《中医杂志》 2003年44卷12期 934-9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将已建立的舌色计算机识别方法应用于临床,为检验和修正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色与苔色、舌质老嫩、点刺瘀点等舌象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计算机程序识别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识别总体符合率分别为舌色86.75%,苔色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包怡敏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年21卷6期 574-5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前后的实验观察,建立脑力性疲劳模型.进行划消实验,测试考试前后桡动脉脉图、心率变异性(HRV)、尿生化如pH值、尿素氮(BUN)、尿肌酐(CREA)、尿蛋白 (UR)、尿酸 (UCF) 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划消实验显示查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张志枫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年21卷1期 4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37名男性志愿者进行力竭性运动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同步对其桡动脉脉图进行检测记录.结果显示:在力竭性运动后DBP、LDH、CK变化显著(与运动前比较均P<0.01);脉图波形变化表现为,主波宽度增加,降中峡降低,波形面积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敏 金柳燕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9期 2183-2185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闹羊花的肝脏毒性以及桅子对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方法 ①闹羊花的肝脏毒性试验,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闹羊花水煎剂2周后检测其血清中ALT的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切片;②桅子对闹羊花肝脏的解毒效应实验,小鼠分别灌胃闹羊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丽 杨子平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年24卷11期 34-3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GBE50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可 姜丽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4卷7期 707-710页ISTIC
【摘要】 线粒体是心肌保护的重要靶器官。随着对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的深入,线粒体 ATP 敏感性钾通道被认为是治疗心肌损伤性疾病的潜在靶点。它是细胞线粒体内一种重要离子通道,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在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通道保护心肌的...
【关键词】 心肌损伤;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张志枫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46卷3期 7-1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 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非搏动灌注”组,每组各17例;观察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亮 张希朦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1年11卷2期 111-114页ISTIC
【摘要】 学习和记忆是两项最基本的认知功能,但其分子基础目前仍然没有研究清楚.神经细胞发挥功能主要依靠基因表达多种蛋白,而DN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表现遗传方式.在正常衰老的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发生下降,与此同时学习和记忆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李蕾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1期 85-87页ISTICCSCDCA
【摘要】 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重大问题.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传统中医药学在预防、诊断和治疗亚健康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对中医药认识干预亚健康状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张志雄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08卷7期 822-8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GBE50)对心肌内分泌因子等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许家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10期 800-封底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运动性疲劳是竞技体育中主要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而如何快速消除疲劳、提高成绩历来是国内外体育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尤其近年来中药的使用,以其作用多靶点、几乎不含违禁成分的特点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包怡敏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9期 42-4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以脉图指标为主的慢性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对15名运动员进行持续4个月的强化训练,建立慢性运动疲劳模型;检测疲劳前后脉图、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反应时、心率变异性(HRV)等的变化,以期对慢性运动性疲劳进行评价.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许家佗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21卷5期 68-7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运动性疲劳脉图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实验依据.方法:对34名健康大学生应用功率自行车进行力竭运动造模,同步连续监测心肺功能;分别于运动前后检测血压、脉图、血乳酸(LA)指标,并设计应用"运动性疲劳主客观评分表",包括自我感觉疲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许家佗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13卷10期 786-78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昼夜生物节律对脉图的影响.方法:对健康青年进行昼夜(7:00~22:00)脉图观察.结果:昼夜脉图参数有明显变化,脉形呈现由平、滑到平弦再到弦的变化过程,脉位呈现由浮到沉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时间段中13:00、22:00两个时段的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君 包怡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19卷2期 55-55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掘我国中药的宝贵资源,走发展中药之路,医院中药制剂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力度,医药市场趋于规范,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张志枫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18卷4期 38-40页ISTICCSCDCA
【摘要】 为进行舌象的客观化研究,对舌象中点刺与瘀点的表现特征,依据景物匹配的原则,对其进行量化、定义和分类,建立相应的图像识别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与临床舌象的判别.结果:总体识别准确率为77.10%,为舌象计算机诊断识别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孙炀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17卷3期 55-58页ISTICCSCDCA
【摘要】 为探讨舌诊客观化的方法,依据中医纹理判断的特点,针对舌象纹理特征分析,应用灰度差分统计方法,从对比度(CON)、角度方向二阶矩(ASM)、熵(ENT)、平均值(MEAN)四个参数,进行舌象纹理的量化和定义分类,并尝试将舌质老嫩的判别方法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家佗 包怡敏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17卷2期 34-37页ISTICCSCDCA
【摘要】 为研究胃炎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证型关系,设计应用"舌象量级识别记录表"对16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舌象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关系作判别分析,筛选出淡红舌、淡白舌、青紫舌、黄苔和剥苔5个变量参数,建立了慢性胃炎不同证型的舌象分类判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非一 赵英侠 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0卷2期 75-82页
【摘要】 适度运动被证明抗失眠疗效显著 ,对睡眠-觉醒周期有积极调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静安眠类药物 ,且无副作用.尽管对失眠的运动疗法已有广泛关注 ,临床也有开展 ,但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可能涉及中枢神经机制及生物钟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怡敏 束伟 等 《中医教育》 2014年2期 15-17页
【摘要】 整合性课程教学已经发展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学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在相继开展了生理科学综合实验和正常人体学两门整合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后,体会到整合课程的建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教学内容的适当取舍和整合,顶层设计是课程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华 包怡敏 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年20卷2期 150-151页
【摘要】 电生理学实验技术课程是中医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课程.针对目前电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涵盖电生理学理论知识讲授、实验技能示教及考核和实验后的总结分析等环节的教学方案,就如何提高实验教学,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实验基本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