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1
- 9
- 1
- 1
- 1
- 1
- 8
- 4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国平 遇涛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23卷3期 179-18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低温对癫痫患者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局灶性耐药性癫痫患者皮质致痫灶组织标本共13份(13例),经人工脑脊液灌注使其温度呈阶梯式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僖 杨小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18卷2期 229-232页ISTIC
【摘要】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善,药物治疗仍为首选.但仍有高达30%的癫痫患者因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因此开发药物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新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聚焦于这一领域,其中化学遗传和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伶 杨小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0年33卷4期 308-311页ISTICCA
【摘要】 精准定位致痫区是癫痫临床诊疗的关键.但目前尚没有可准确定位致痫区的技术方法.大量研究已表明癫痫发作引起的血氧水平依赖效应与癫痫起始区或致痫区的位置密切相关.EEG-功能核MRI同步联合记录技术结合了脑电信号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功能核磁信号的高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平 杨小枫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0年33卷4期 305-308页ISTICCA
【摘要】 EEG不同频段的神经振荡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和调节.不同频段之间的耦合现象叫做交叉频率耦合(CFC),其中包括相位同步、振幅共调节和相位振幅耦合(PAC).PAC是指高频活动(gamma、ripples、fast ripp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枫 李晓楠 等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29卷3期 129-133页ISTIC
【摘要】 过去二十年中,颅内脑电信号中80 Hz以上的脑电活动-高频振荡(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s,HFO)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1-2].大量的研究证明,颅内脑电信号中的HFO与癫痫起始区或致痫区有着高度相关性,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枫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28卷6期 封2页ISTIC
【摘要】 第24届世界神经病学大会(WCN)于2019年10月27日在阿联酋迪拜开幕.本次会议由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WFN)与阿联酋神经病学学会(EMINS)联合组织.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FN)于1957年在布鲁塞尔成立,是一个代表着全球120多个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楠 杨小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15卷4期 314-317页ISTIC
【摘要】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失常为特征.癫痫在国内的患病率在4‰~ 7‰之间,虽然其中70%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发作,但仍有约30%的患者由于药物控制癫痫发作不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平 王晓飞 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7年16卷4期 378-381页ISTICCA
【摘要】 在过去十几年中,频率在80 Hz以上的脑电活动-高频振荡(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s,HFOs)的临床意义越来越被重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高频振荡与癫痫的起始区或致痫区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高频振荡还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志鑫 杨小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13卷1期 72-75页ISTIC
【摘要】 癫痫的患病率为0.7%~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善,约30%患者的癫痫发作因药物控制无效而成为难治性癫痫[1] ,其中部分患者能够通过手术控制癫痫发作[2] ,但是仍有很多患者不适合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脑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朝晖 赵全军 等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25卷4期 201-211页ISTIC
【摘要】 目的:报道对1例药物难治性癫电患者应用深部电极脑电图(EEG)长程监测发现的发作间期高频振荡分布及与其它辅助检查、临床症状的一致性,结合手术后疗效,分析高频振荡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定位价值.方法:记录患者自然安静睡眠高频振荡脑电活动5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杨小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13卷5期 391-394页ISTIC
【摘要】 自1978年Kaplan等首次提出笼锁化合物的概念后,就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中,主要是研究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1]。笼锁化合物是指小的生物活性分子通过共价键与一个惰性的化合物(笼锁部分)相结合所生成的产物。结合后,小的生物活性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杨小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6期 469-471页ISTIC
【摘要】 光遗传学技术原理的最初应用是源于2002年Zemelman等将ChARGe导入靶细胞从而进行神经活动调控的研究[1]。2005年Boyden和Deisseroth等共同报道了应用一种光敏蛋白控制神经细胞活性的技术[2]。而光遗传学的概念是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平 于志鑫 等 《癫痫杂志》 2015年1卷3期 236-239页
【摘要】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金标准,亦被用于判断癫痫的起始区(Seizure onset zone,SOZ)及指导手术的切除范围.传统的脑电图只记录和分析0.5~70 Hz频段之间的脑电活动,但在过去十几年,超过70 Hz以上的脑电活动——高频振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枫 彭丽璇 等 《生命科学》 2024年36卷5期 669-675页ISTICCSCD
【摘要】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一类主要由多系统代谢紊乱引起的肝脏疾病,目前尚无药物上市,而其发病率却在逐年增加,通过抑制其炎症进展有利于缓解病情.而中性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玮 梁树立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年18卷7期 740-7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20年来,高频振荡被认为与脑组织的痫性活动高度相关.高频振荡通常由颅内电极记录的脑电信号中检测到,近期发现头皮脑电信号也能够检测到高频振荡.头皮脑电图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简便的记录方法,在高频振荡的研究中倍受关注.本文围绕头皮脑电信号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如 杨小枫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23期 1834-18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证明在大鼠及人类正常的脑发育过程中Na+-K+-2C1-协同转运体1 (NKCC1)、K+-C1-协同转运体2(KCC2)表达模式明显不同.研究它们不同表达模式对γ-氨基丁酸(GABA)作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癫痫的致痫机制,还可为...
【关键词】 阳离子-氯离子协同转运体;癫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莉鹏 张国君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98卷31期 2530-25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疾患,其主要特点是无明显诱因且反复发生的神经元高同步性放电活动[1] . 药物治疗仍为首选,但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癫痫患者应用现有的抗癫痫药物无法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从而发展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2] . 局 灶 性 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飞 任国平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6期 587-5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切除发作间期高频振荡区与癫痫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癫痫中心经颅内脑电监测并进行手术切除致痫区的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基于最大分布波峰点计算基线的高频振荡自动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慧敏 张国君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96卷45期 3696-36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脑皮质发育不良的概述
哺乳动物大脑皮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变化过程,包括神经元的形成、增殖、分化、迁移和突触的形成。而人脑皮质的发展更加漫长和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基因和环境的改变都可以影响皮质的发展[1]。脑皮质发育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慧敏 张国君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96卷45期 3693-36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脑皮质发育不良的概述
哺乳动物大脑皮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变化过程,包括神经元的形成、增殖、分化、迁移和突触的形成。而人脑皮质的发展更加漫长和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基因和环境的改变都可以影响皮质的发展[1]。脑皮质发育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平 杨小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31卷9期 961-9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前癫痫治疗仍然以抗癫痫药物作为首选,但30% ~40%的患者因癫痫发作控制不满意,或因无法耐受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所引起的毒副反应最终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1].虽然部分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但是手术疗效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玮 李华 等 《癫痫杂志》 2021年7卷6期 563-564页
【摘要】 背景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的灾难性婴儿癫痫性脑病,对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反应较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作为婴儿痉挛症的一线用药,虽有效率较高,但是有较高的复发风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枫 张国君 《癫痫杂志》 2015年1卷3期 285页
【摘要】 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瑞士癫痫基金会资助,瑞士苏黎世大学、苏黎世癫痫中心主办,“中-瑞癫痫诊疗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9月10-12日于瑞士格兰医疗中心成功举行.参会人员40余人,其中由中国抗癫痫协会终身荣誉会长李世绰带领的中国抗癫痫协会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