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4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晓晓 白红洁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5年31卷12期 322-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味觉是口中的物质与味觉受体细胞发生反应产生的一种感觉,正常的味觉功能对人日常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味觉受体作为味觉分子的接收器,有酸、苦、甜、咸、鲜等味觉受体,主要分布在口腔、胃肠道、呼吸道上皮等器官并发挥生理作用.而中医药理论中,中药有"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佳 杨志军 等 《药学学报》 2025年60卷3期 679-6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TRPV)作为一类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辛味是中药五味学说中的重要性味之一,具有解表、行气、活血等作用,主治病证多样.现代研究表明,众多辛味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调节TRPV离子通道的功能...
【关键词】 辛味中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通道;药理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卫 杨应战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4305-4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采用历史与系统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对中药药味的标定原则进行探讨,指出:中药药味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宋以前本草典籍中所记载的药味基本上是以口尝为主进行标定与修改的.北宋末年《本草衍义》的出现,标志着中药五味的"口尝药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茹意 樊慧杰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年40卷7期 182-1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五味子醇甲作为中药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鉴别南北五味子的重要物质之一.在各个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为显著,具有对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调节改善睡眠作用、抗抑郁作用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旭光 《健康文摘》 2018年12期 44页
【摘要】 中药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它们是中药基本的药性.那么,这五种不同的味有什么作用呢?辛味药:这类药辛温芳香,含各种挥发油.如解表药有促进发汗、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包括麻黄、薄荷等药物.又如理气药,能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起到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卓志 《健康之路》 2013年12期 464-465页
【摘要】 目的:本文报道了重组人干扰素 a1b+利多卡因皮损处皮下注射结合中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方法: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溶解干扰素 a1b,作为封闭注射液,于带状疱疹皮损处皮下浸润注射:用阿昔洛韦软管涂抹皮损处皮肤;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艺博 张晶新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4期 1417-14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组方遣药等方面得到了不同时代医家的广泛使用和发展.现代医学对五味理论的研究方法较为集中,但缺乏宏观性和整体性,因此,文章通过探讨目前对中药五味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并结合当下现代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