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65
- 13
- 11
- 789
- 174
- 165
- 91
- 73
- 325
- 269
- 148
- 148
- 9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九存 马爱玲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32卷5期 560-5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骨髓转移的影像学、细胞学及组织学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 1 例乳腺癌合并骨髓转移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其影像学及表现、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原发灶的一致性,并探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骨髓转移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栋连 孙春杰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31卷4期 287-290,2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央坏死性乳腺癌(CN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中央坏死性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7例中央坏死性乳腺癌均为女性,占同期乳腺癌1.1%(7/636).年龄32~77岁,平均58岁.病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丽丽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21卷8期 152-156页CA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其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回顾性研究纳入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治疗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治疗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怡凡 王晓燕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3卷3期 330-3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扩增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测定9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标本HER2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测定HER2蛋白表达,采用Spearm...
【关键词】 乳腺癌;病理形态学;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帆 张伟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年32卷1期 34-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肌上皮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改变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Leica BOND-MAX全自动染色仪Bond Polymer Refine Detection法,对3例乳腺肌上皮癌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张帆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9年25卷1期 24-28,3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s)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 对45例BLBCs与15例腔A型乳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抗包括CK5/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帆 张伟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7年23卷4期 423-4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s)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 对21例PTs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选取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例乳腺腺病标本作为对照组.使用一抗包括Ck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牧民 孟刚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年21卷1期 14-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乳腺大汗腺癌(apocrine carcinoma,AC)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对HE染色片中显示有大汗腺细胞学特点的3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选取5例大汗腺化生(apocr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青 王海平 等 《中国饲料》 2020年17期 58-62,66页
【摘要】 为研究LY294002和AG-490对mTOR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以泌乳期Wistar大鼠为试验动物,对新生仔鼠的平均日增重、泌乳大鼠平均产奶量、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血浆和乳腺组织中激素和蛋白基因的表达等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新伟 杜秀銮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32卷6期 656-658,封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BLBC)的病理形态特点.方法 乳腺浸润性癌患者80例,分为BLBC组(n=29)和非BLBC组(n=51),观察BLBC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 BLBC大多呈合体细胞样,胞质少,核浆比例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红玲 张拴成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3期 752-75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雌孕激素比值(E2/P)、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丽燕 亢姝娇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25卷11期 782-784页ISTIC
【摘要】 乳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恶性肿瘤.WHO(2003)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1]将其归为肌上皮病变(myoepithelial lesions,ME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萍 刘丽芳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6卷9期 29-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柴芍乳癖颗粒对乳腺增生病兔模型乳腺组织B超声像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56只健康未孕新西兰雌兔,随机挑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46只为模型制备组,序贯肌注雌孕激素造模。2组均随机处死1只雌兔,观察病理切片确定造模成功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荆荣霞 梁立红 等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 965-9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雌与孕激素的比值( E2/P)、泌乳素( PRL)、睾酮( T)、乳腺组织形态和乳腺组织ER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三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蓉 王红霞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3年21卷7期 1520-15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骨髓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4岁,临床表现为右侧乳腺肿块.镜下瘤细胞呈列兵样排列或弥漫分布,瘤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拴成 肖红玲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2年27卷3期 5-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血清雌二醇(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乙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利光 张松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2年20卷1期 24-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诱发性大鼠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方法:Wistar雌性大鼠85只,SD雌性大鼠22只,配制浓度为10 mg/ml的二甲基苯蒽(DMBA)麻油溶液灌胃大鼠.17只大鼠8周前死亡,剩余90只大鼠从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荀建军 李艳芳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3卷1期 31-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检测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p21WAF1在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26例,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拴成 肖红玲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4期 417-42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的动态变化、血清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军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3期 117,12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s)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分析其诊断标准.方法 选取我院40例BLBCs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腔A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择两组患者相同的组织学级别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静 吴勃岩 等 《四川中医》 2010年28卷4期 14-16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鹿花盘胶囊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小鼠乳腺组织形态学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腹腔注射制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复方鹿花盘胶囊对乳腺增生小鼠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对血清性激素LH含量的影响.结果:三个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荣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8年22卷6期 535-5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IDP)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方法.方法 对2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活检标本进行镜下观察,全部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根据形态结构不同分为以下3型:纤维型、假腺型、腺型.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非典型增生和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忠泉 吕颍捷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29卷24期 16-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乳消1号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以乳康片作对照治疗,观察乳消l号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乳消1号能明显减少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房直径;能改善乳腺结构,减少乳腺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苹 吴秋霞 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16卷1期 1-3页ISTICCSCDCA
【摘要】 为探讨乳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以乳康片作对照治疗,检测模型大鼠灌服乳消胶囊后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泌乳素(PRL)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第二对乳房的乳头高度及乳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婷 王苹 等 《福建中医药》 2015年46卷3期 44-4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方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上皮组织ERK表达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加味方组、乳癖消组,以乳癖消片作对照治疗,S-P法检测4组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舸 徐晓轩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年26卷5期 869-873页
【摘要】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方法,测定了乳腺组织切片的Mapping拉曼谱,光谱采样体积达到μm尺度.通过对这些共焦拉曼谱与商业提纯肌动蛋白、胶原等生化物质做出的谱的分析比较,分离出了来自细胞质、细胞间质、脂肪以及乳腺沉积物这些组织形态基元的拉曼谱;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健 《右江医学》 2002年30卷2期 126-1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BIDP)与乳腺癌的方法.方法:对4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活检标本进行镜下观察.结果:根据病理形态的改变将增生导管上皮结构分为四型,并发现BIDP与非典型增生和乳腺癌在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上不同.结论:乳头结...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乳腺癌;组织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娴 乔迪 等 《针刺研究》 2018年43卷10期 645-6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乳乐冲剂对乳腺增生(MGH)大鼠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及其受体PRLR、ER、PR在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为筛选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科 刘达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年35卷7期 1569-15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是通过结合受体ALK1还是ALK2来抑制人乳腺癌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本研究采用RT-PCR检测ALK1、ALK2在MDA-MB-231中内源性表达,同时用RT-PCR检测显性负性突变ALK2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萍 冯俭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14年29卷2期 138-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通颗粒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 采用溴隐亭建立SD大鼠缺乳的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乳通颗粒对仔鼠的体重、母鼠的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学.结果 将乳通颗粒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乳通颗粒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