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7
- 3
- 2
- 1
- 1
- 5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毅英 张燕航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4期 18-21页
【摘要】 介绍张洁主任医师五体施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经验.其认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根据病变部位不同,痹病有五体痹之分,故其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从五体角度出发,首辨五体痹;而后根据病症情况,针对性采用毫针、岐黄针、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睿智 庞立健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2期 99-102页ISTICCA
【摘要】 肺系疾病病种多、病位广,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难点及热点,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可以降低肺系疾病的发生.辨证保健的目标是在疾病发生前开展精准的个性化保健,其兼具中医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肺系疾病的辨证保健关键点是对人的健康状态与发病趋势进行辨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华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0期 1971-1973页
【摘要】 痉挛性斜颈为一种复杂难治的锥体外系疾病,目前没有特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以针刺为主,各医家针刺方法多样,笔者认为其致病机制为:外感六淫邪气、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脏腑气血津液亏虚,致使髓海失司,神机妄动,经脉瘀阻,经筋结聚而发为此病.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叶柏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3期 415-417页ISTICCA
【摘要】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为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笔者突破以往补阳还五汤常规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禁锢,辨证施治,将此方加减变通后用于舌痹、肩痹、缺血性肠病等属气虚血瘀者的治疗中,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俊志 徐雪华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12期 2948-2949页PKUCSCDCA
【摘要】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学科护理的基础,它突出了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思想,在护理学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我院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南希 蔡丹莉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10期 712-713页ISTIC
【摘要】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 病因病机1.1 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雪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38卷2期 95-96页
【摘要】 《素问·六微旨大论》讲五运六气之旨.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天人相应,于人体亦是如此,脏腑五行,相互关联,无克亦无生,亢害承制,制则生化,即“动变制化”,其维持着机体内在机制平衡.此思想利于我们临床更好地辨证施治疾病,启迪治病思维,洞开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荣 《西部中医药》 2012年25卷7期 25-28页ISTIC
【摘要】 李妍怡教授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病机虽然复杂,但气虚血瘀是其中心环节.治疗总体思路是运用现代医学方法迅速缓解症状以治标,同时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治本,药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用药善于重用黄芪、当归等甘肃道地药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佩雨 《医学美学美容》 2018年27卷11期 64,78页
【摘要】 2012年出土的四川成都天回老官山汉墓医简(简称"天回医简"),反映早期中国中医新图景,是扁鹊医学珍贵文献.其价值重大:一、学术价值重大:阐释脏象与经络理论;系统认知疾病,具辨证施治、疾病分类、注重病因病机观念;综合运用脉诊、望诊(五色诊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鸿涛 马晓北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年18卷8期 88-89页ISTICCSCDCA
【摘要】 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1921-1995)毕生倾注于中医事业,致力于经典理论及临床研究,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框架构建、气化学说、辨证论治的规范化等中医学中的关键问题多有开拓和创见.笔者以方老“辨证论治五步法”(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亮界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5期 554-5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三型论治,配合体外冲击波以股骨头坏死区及其边缘为靶位冲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3.3%.结论:中医辨证施治...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疗法;桃红四物汤/治疗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卫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16卷22期 3157-31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关于"五态"人的论述,最早记载于<灵枢经·通调论篇·通天七十二>中,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1]张介宾对本节所论阴阳"五态"人辨证施治解释为:"太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建新 姚广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9卷6期 89-90页ISTICCA
【摘要】 从仲景桂枝汤类方体现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特色.对于血虚寒凝、经脉闭阻,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血虚寒凝、经脉痹阻,选用为归四逆汤加味;对于中虚、脾胃虚寒,选用小建中汤.从中看到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补林 张杰 等 《陕西中医》 2005年26卷5期 409-4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为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早、中、后三级分期辨证施治,配合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滴、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复方阿胶浆、潘生丁片等,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32例,结果:总有效率84.4%.提示:中药为主...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儿童;辨证施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黔江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28卷3期 287-289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系统论、整体论、运动论、相关论的科学思想.中医的治法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四时之气,行于天地之间,人处气交之中,其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皆随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坡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25卷3期 4-6页ISTIC
【摘要】 中医藏象学是指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各科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王琦教授1980年编写了<脏象概说>一书,1997年又主编了<中医藏象学>,书中对中医藏象学作了理论的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小琴 《海南医学》 2003年14卷1期 77,7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域风土气候的差别对于人体生理病理,尤其是辨证治疗的影响,自<内经>始就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这种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性,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对中医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收集近五年来在各类杂志上发表关于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定良 《河北中医》 2001年23卷12期 918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泄泻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病久正虚,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劳累及受凉后而诱发.常见于西医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症、小肠吸收不良等疾病.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或寒热错杂之证.治疗上,各种治法应联合运用,在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南喜连 《河南中医》 2001年21卷2期 17-1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中小动脉阻塞性疾病,它主要侵犯四肢.临床表现为肢体的缺血、疼痛,行走困难,严重时溃烂坏疽,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本病病机的关键是脉络瘀阻,血瘀证贯穿本病始终,但由于致瘀的病因主次不同以及瘀血的转化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红 温玉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134-135页
【摘要】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血痹,隶属于痹症,相当于西医风湿病范畴。风、寒、湿、热之气相引久而不去致痰、瘀、气、血相结,经络瘀阻为痹症的病机。又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易致成气虚内热体质。因此,其治疗应在益气通阳、合营行痹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闽枫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年27期 746-746页
【摘要】 肩周炎是因为人体正虚邪盛,卫外不固,腠理失调而造成,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急性期患者重点在于对风寒湿邪的辨证施治,配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药物,粘连期患者重点在于使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助卫固表、养血舒筋、宣通脉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红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1卷2期 61页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湿热痹证的疗效;方法:对30例风湿热痹证患者采用加减茎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从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评价,治愈4例,占13.3%;显效13例,占43.3%;有效11例,占36.7%无效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春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年15卷9期 39-40页
【摘要】 四象医学的核心是辨象施治,把人根据其脏局大小不同分为太少阴阳人.而且,朝医学强调心统属四脏而高出于四脏,故取心经的五腧穴抑制大脏器五行属性,应用于鉴别体质,叫太极针法;太极针治疗穴是,以取各大小脏器的原穴为主,泻大脏器的原穴,补小脏器的原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20卷3期 283-284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1例,西医治疗组62例,西医治疗组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额尔德尼朝克图 哈顺高娃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6年13卷3期 22-24页
【摘要】 <篇首> 子宫腔内放置"节育环"是计划生育术中最简便较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虽然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型节育环,但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没有副作用,且能适应所有妇女的一种节育环.而放置节育环后的妇女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合并症、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幼祺 董继业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4133-4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因小儿具有"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董氏儿科以"推理论病,推理论治"学术思想为指导,制定小儿膏方考虑周全,具体分析,辨证施膏,立法力求平稳.文章介绍董氏儿科运用膏方调治小儿厌食验案5则,强调辨证当与辨体、辨病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越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年35卷8期 2135-2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五运六气学说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中医理论基础,成为传统医学的璀璨瑰宝,随着当今疾病复杂程度的加深、疾病流行情况的变化,运气理论在临床的应用更显重要.在预测、预防及治疗当代气候过极对人体作用后所产生的疾病尤为适用.通过详细分析一则乙未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38卷4期 292-294页ISTIC
【摘要】 内窥镜下中医辨证施治体系构建原则,是构建传统四诊辨证施治加内窥镜下延伸辨证施治的五诊辨证体系。构架可分别进行2种模式探讨,模式一是内窥镜下黏膜望诊辨证施治的单纯模式;模式二是将传统四诊辨证构架与内窥镜下望诊辨证合参为五诊辨证体系(望诊、闻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3卷12期 365-366页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肢体早期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2011年2月-2012年3月89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1例;对观察组患者以传统补阳还五汤为基础进行中医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厚锋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09卷12期 428-429页
【摘要】 2008年,我曾先后系统的观察了一些中风患者,也初步做了比较系统的分类,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2009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又继续观察了一些邪中经络的患者.在前段工作基础上,我又获得了一些新的体会.为此特将其辩证施治大意简报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