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8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昭 范为民 等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1期 9-10页ISTIC
【摘要】 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在病因病机中强调正虚邪实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季节气候也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体现了五季与五脏、五体的相合关系.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导致五脏痹.一种五体痹可导致多种五脏痹,并且五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超 崔杰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7期 218-220页
【摘要】 五体即皮、肉、筋、脉、骨,是中医学理论中构成人体的五大结构,内连五脏六腑,外达皮肉关节,与人体的运动息息相关.利用五体辨证,可以更好地阐明骨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的证治.五体中筋的相关疾患——筋痹,在临床中表现极为广泛,其概念最早见于《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志 许能贵 《中国针灸》 2017年37卷2期 219-2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五输穴中输穴“俞主体重节痛”“荥输治外经”“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及“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的主病特点,笔者将输穴主治应用于痹症、偏头痛、急性腰扭伤以及腹痛4个临床验案,旨在说明五输穴中输穴不仅可以用于病位表浅的外经病变治疗,亦可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勇军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5期 379-3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1病因病机高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风病“多痰瘀,当以涤痰通络为先”、“痰瘀同治贯穿其治疗始终”.笔者有幸拜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高老师对中风病研究多年,遵从历代医家关于中风从痰瘀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美娜 范华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期 15-20页ISTICCA
【摘要】 根据1700-2012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全球流感大流行、一个甲子的地磁aa指数与疫病暴发等数据,分析运气理论和太阳黑子(或地磁)活动周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地磁变化规律与运用运气理论对流感大流行的预测结果一致.太阳黑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书龙 董振华 等 《国医论坛》 2018年33卷5期 60-61页
【摘要】 中医学对血痹病的认识散见于历代文献之中,其症状表现为肢体局部麻木不仁,严重者也可有疼痛;正气亏虚,尤其是汗出之后卫气虚弱,卒然感受外邪,导致营分滞塞、血行痹阻是血痹病形成的基本病机;临床上常选用益气和营、通阳宣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另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腊梅 《中医学报》 2009年24卷6期 92-93页ISTICCA
【摘要】 产后风湿是一种慢性的、软组织的、疼痛起源于关节外围组织的以产褥期多发为主的常见病.大多与产后体虚,加之风冷湿食侵袭人体,受之情绪波动,抗病能力低下,常可出现关节痛、产后中风、筋脉拘急等证,治疗多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效果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春雷 《中国保健营养》 2013年23卷1期 428-429页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症候与《金匮要略》中“血痹”相似,都表现为肢体的不仁,甚者轻微的疼痛;故临床上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钦生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年20卷4期 368-36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药方剂以三白五虫汤为主,辅以针灸,西药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类、甘露醇等,以7日为1个疗程.结果 25例经1个疗程后治愈,5例经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