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26
- 3
- 2
- 8
- 6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宁屹 《中医学报》 2021年36卷6期 1207-1209页ISTICCA
【摘要】 人体以肺为相,辅助君主调节全身;以肝为将,调节全身气机升降,为全身提供动力.肝肺相合,方可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虽可见气虚、阴虚、阳虚等虚证,但仍以寒饮、痰热、痰湿、血瘀等为根;慢性缓解期各脏腑功能衰退兼有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竖旗 李灿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2期 254-257页ISTICCA
【摘要】 冯兴华教授提倡痹证从肝论治,总结出“治肝八法”,分别为:①疏肝理气法,适用于肝气郁结证,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②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证,常用逍遥散加减,脾湿重者合用平胃散.③疏肝泻火法,适用于肝郁化火证,常用丹栀逍遥散.④清肝湿热法,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文东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8期 1420-14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从阴火论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降低血糖、活血化瘀、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治疗20 d后停用静脉给药,基础降低血糖治疗.观察组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青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3期 381-382页ISTIC
【摘要】 饮食不规律,冷饮过度,偏食均可诱发糖尿病口腔溃疡,而“阴火”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内因,而内因主要指饮食失调.糖尿病口腔溃疡与气虚阴火病机最为密切,体质因素及体虚是两者的重要致病因素,改善体质、补虚是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从“阴火”论治糖尿病口腔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珊 黄立中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5期 22-24页
【摘要】 介绍黄立中教授治疗肺癌咯血的经验.黄教授认为肺癌咯血之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气、火,却不止于气、火,血虚、血瘀、阳虚亦能导致咯血.故应从气火论治,首当调气降火,明辨虚实,辅以滋阴养血、祛瘀生血、温阳健脾,同时审证求因,中西医结合,治其根本.其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卡 常学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21卷2期 145,158页ISTICCSCDCA
【摘要】 从理论依据、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三方面探讨郁证从肾论治,认为“肾藏志,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是郁证从肾论治的依据,肾虚在郁证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肾郁证从治法上应遵从“水郁折之”之法,即通过合理补泻以恢复肾脏精、气、血、水功能,其中补肾尤为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亚 李宾玲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2期 1801-1803页ISTICCA
【摘要】 《傅青主女科》中将不孕分成10种证型,从肾论治者就有6条,故治疗不孕多用补肾之法.笔者将其补肾之法归纳为滋补肾阴法、温补肾阳法、补肾平肝法、补肾益土法、补心温肾法、补火温中法.诸法各异,然均不离肾,关键在于论治突出主证,审证求因,治病求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迪生 朱萍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35卷9期 799-800页ISTIC
【摘要】 本文提出痤疮从肝论治之说,从痤疮的发病年龄特点、肝与肺的五行生克关系、经络的循行路线,以及情绪、月经与痤疮的关系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探讨痤疮从肝论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认为“肝火犯肺”是痤疮的重要病机,清肝法是治疗痤疮的重要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佳 苏文革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1期 56-57页ISTIC
【摘要】 肝脏疏泄失司,气机失调是形成心悸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应疏肝柔肝,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的失调.临床可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采取清肝泻火、理气疏肝、养血柔肝、疏肝活血等方法对证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龙骧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22卷1期 30页
【摘要】 <篇首> 笔者结合临床验案,试就某些男科病从肝论治略陈管见.1 阳痿不举,法宜疏达肝脉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前阴乃宗筋之所聚.<灵枢*经脉>云:"厥阴者肝脉者,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芳 刘清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1期 1643-1647页ISTIC
【摘要】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肾的关系非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毅 梁君昭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1期 1679-1682页ISTIC
【摘要】 梁君昭教授认为,痰瘀互结在整个不寐发病过程贯穿始终,涉及心、肝、脾、肾等多脏.从心、肝二脏论证,病机常为肝气郁结、肝火扰心,因情志不畅、郁怒忧伤等,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失和,血不和则神不安,肝气郁结也可化热扰心,治疗当清肝泻火,逐瘀化痰,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亚静 田青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2期 83-85页ISTIC
【摘要】 不寐是临床常见中医内科杂病,其中心肾不交型最为多见.采用滋肾水、泻心火,交通心肾的治法多有效,但在临床上发现部分辨证属此证的患者按上述治法效果不佳.陈士铎从肝胆论治心肾不交型不寐的辨证思路精当、严谨,应用于临床收到佳效.本文对传统心肾不交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骏 李健 等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2期 176-178页ISTIC
【摘要】 绝经后冠心病源于肝肾.若肝肾不足,则心血匮乏,心火偏亢;肝气不疏,则心血不宁,心气阻滞,最终导致血液黏稠,气机不通,瘀阻心脉.故临床治疗本病应从肝肾入手,采取滋阴生津、补肾填精、疏肝解郁、清肝滋阴法辨证论治,方可取效.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绝经后;从肝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秀清 黎鹏程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4期 20-22页
【摘要】 总结黎鹏程副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的经验.黎教授认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过大,常影响人们的精神情志活动,情志失调,最易伤肝,而失眠与肝密切相关,故重视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者宜解郁安神,肝郁化火者宜清肝安神,肝血亏虚者宜养血安神,谋虑失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芬 时吉来 等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12期 1400-1401页ISTIC
【摘要】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属本虚标实,主要致病因素为气滞、肝火、痰凝、血瘀,久病则气阴两虚.临床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采用疏肝解郁、清肝凉肝、抑肝健脾、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滋补肝肾等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宪锐 商建伟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2期 211-214页ISTIC
【摘要】 傅山(又名傅青主)在治疗不育症方面,一是从脏腑出发:以肾为中心,兼顾他脏;二是从气血精出发:注重调气,兼以补血固精.另外注重辨证论治,不拘泥以一脏,并提出了男子不能生育的六种病因:精寒,气衰,痰多,相火盛,精少,气郁.注重从痰论治,使男科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笑克 秦田雨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19期 3776-3779页ISTICCA
【摘要】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是《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其中的一条,至今仍是分析疾病病机的重要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病机与脏腑之火密切相关,使用“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理论指导辩证论治甲亢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脏腑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文杰 崔云竹 《国医论坛》 2017年4期 54-55页
【摘要】 目的:探讨从五脏论治痤疮的理法方药.方法: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查阅近现代中医论治痤疮的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理论依据、临床表现、遣方用药3个方面探讨五脏与痤疮的相关性.结果:五脏失常均可导致痤疮的发生,临床辨证治疗不可拘泥于某一脏腑,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珺 王作顺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6期 28-30页
【摘要】 介绍王作顺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从3个方面分析了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一则为饮食、劳逸、情志失其常,一则为风火痰瘀虚乱其脏,一则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临证治疗强调从肝肾论治,病证相参,随证加减,注意顾护脾胃,安神助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益生 李元文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8期 1603-16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刘完素“阳热怫郁”理论,分别从六气皆从火化、五志化火论述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原因,提出寻常型银屑病的起病关键在于“怫郁”,而“内郁外闭”的独特气机结构为银屑病热郁之根;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核心病位在气不在血,热为郁热而非实热,其郁热亦可由阳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7期 554-557,5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夏桂成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心-肾-子宫轴功能发生紊乱、心肾不交所致.本病虽病在肾阴亏虚,癸水早竭,但与心关系密切.发病多因患者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心神不宁,心火上炎,心血营阴暗耗,久之使肾阴愈亏,不能生精化髓充养心神,恶性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勇军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5期 379-3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1病因病机高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风病“多痰瘀,当以涤痰通络为先”、“痰瘀同治贯穿其治疗始终”.笔者有幸拜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高老师对中风病研究多年,遵从历代医家关于中风从痰瘀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淑君 王丽清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9期 1623-1626页ISTICCA
【摘要】 小儿慢性咳嗽其本在肺,与肝的关系密切相关.肝与肺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临证治疗中,要认识到肝疏泄功能失常在小儿慢性咳嗽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从肝论治小儿慢性咳嗽应当四诊合参,灵活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不可随意妄加治肝之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崇智 张宏宁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38卷10期 944-945页ISTIC
【摘要】 徐志强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关节损伤,著有《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等。加味二仙汤(仙茅、淫羊藿、当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霞 孙海东 等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4期 498-499页ISTIC
【摘要】 吾师向诗余教授乃武汉市名医,行医30余年,治病无数,阅历颇丰,医术精湛,擅长针药并行治疗脑病及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吾跟师近两载,受益良多.“以火论治”疗面痛: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头痛”之症,其疼痛时发时止,亦可称为“头风”,病情反复发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静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11期 1321-1322页ISTIC
【摘要】 女性免疫性不孕宜从肝肾论治,属肾气不足者宜补肾益气,属肾阴虚者宜滋肾养阴,属肾阳虚者宜温肾暖宫,同时佐以活血化瘀、清泄肝火之法以祛邪治标,目的是消除抗体,使邪去正安,机体恢复正常之免疫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存卫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6期 624-625页ISTIC
【摘要】 眩晕之病因虽多,但究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疼扰乱清窍.眩晕与肝木关系最为密切,其病位虽主要在肝,但由于病人体质因素与病机演变的不同,可表现为肝阳上亢、虚阳上扰、血虚生风、肝郁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嘉萁 肖景东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30-31页
【摘要】 介绍肖景东教授从痈论治胃溃疡的经验.肖教授在周学文提出胃溃疡属于“内痈”范畴的基础上,采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为主的治法,对胃溃疡分3型辨证施治.毒热虚结型治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毒热伤正型治以清热解毒,理气和胃;正虚毒恋型治以清热解毒,补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耀民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3卷11期 369-370页
【摘要】 <篇首> 笔者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为旨,而引火归源正是"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之法,它广泛适应于虚实错杂,阴阳失衡,脏腑虚衰而出现的多种症群,如眩晕、头痛、心悸、不寐、水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