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7
- 18
- 7
- 1
- 20
- 8
- 8
- 7
- 2
- 13
- 13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一鸣 张旭 等 《中国果菜》 2022年42卷6期 13-19页
【摘要】 桃和李属于核果类果实,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两者都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呼吸强度较大,且皮薄多汁,采收时正值高温季节,种植端和采收过程中的机械损伤都容易导致致病菌的侵害,受侵害的桃、李风味和品相变差,易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婷 王文军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5期 312-319页
【摘要】 果蔬在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胁迫,这些病害极大地缩短了各类水果和蔬菜的货架期.已有研究表明,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在果蔬响应各种采后病害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家族转录因子可参与调控果蔬的生长发育,并对各类生物...
【关键词】 AP2/ERF转录因子;果蔬;采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晨晓 赵书雪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21期 56-58,66页
【摘要】 通过筛选患病羊肚菌子实体,获得3株病原菌.通过侵染采摘的羊肚菌子实体,发现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菌株YDJ-1对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存在威胁.当用YDJ-1菌液浇灌羊肚菌子实体周围土壤,培养至第6天,发现有10%羊肚菌子实体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辣梅 夏紫茜 等 《中国果菜》 2021年41卷4期 40-48,71页
【摘要】 浆果类水果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然而,由病原真菌引起的采后病害,是浆果类水果减产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浆果类水果包括草莓、蓝莓、葡萄、猕猴桃、石榴等在内的浆果类水果采后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植物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军 贺伟 等 《生态科学》 2009年28卷2期 158-1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从河北沧州的不同枣树品种上,定期采集枣树组织分离,调查枣果病害病菌的侵入时期.结果表明,病原菌在枣树枝条萌芽期就开始侵染,金丝小枣的主要病原菌的侵染顺序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最先侵染,细极链格孢(Alte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素微 冯明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3380-33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杭州上空诱获桃蚜(Myzus persicae)的迁飞性有翅蚜 2351头,将其带回室内在(21±1)℃和12L:12D 条件下单头饲养12d,其中639头在定殖后7 d内发病死亡,初始感染率达27.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蓬莲 陈南泉 等 《食品科学》 2020年41卷18期 165-171页
【摘要】 为明确橄榄果实潜伏性病原真菌的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长营'橄榄花器、果实上的潜伏性病原真菌进行分离,并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真菌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真菌的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佳 薛耀碧 等 《食品科学》 2018年39卷9期 215-223页
【摘要】 以'丰脐'柑橘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和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 )、绿霉菌( Penicillium digitatum )、炭疽菌( Colletotr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春耀 林伟国 等 《绿色科技》 2017年7期 144-146,149页
【摘要】 根据三七的生长环境、病害的病原和症状等方面的特点,综述了几种常见的三七侵染性病害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三七侵染病害防治的现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药剂为辅的防治工作,且防治工作应该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英 叶海斌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65-67页
【摘要】 病害预警是保护养殖环境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仿刺参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病害预警的概念、产生、逻辑过程以及预警指标的选择及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仿刺参细菌侵染来探究预警体系的建立,以经典预警方法为基础,以新预警方法为逻辑框架,以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小东 毕阳 等 《食品科学》 2015年36卷7期 278-282页
【摘要】 潜伏侵染是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重要因素,病原菌侵染途径多样、侵染时期难以预测,采后处理不能完全控制果蔬潜伏侵染病害发生.潜伏侵染性病原菌附着胞的形成及分泌的致病因子如胞外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南泉 刘译蔓 等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5年33卷2期 49-53页
【摘要】 橄榄果实易发生采后病害而导致果实失水皱缩和不耐贮藏,严重影响橄榄产业的发展.为延长橄榄果实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国内外橄榄煤烟病、炭疽病、焦腐病、果腐病、灰斑病、疫病、青霉病等橄榄果实主要采后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特征,采后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一洁 王建军 等 《食品科学》 2015年36卷24期 290-296页
【摘要】 以脐橙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己醛熏蒸对采后脐橙果实常见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影响.果实损伤接种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先己醛熏蒸后接种病原菌对脐橙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的控病效果不显著;而先接种病原菌后己醛熏蒸对侵染性病害的控制效果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德喜 任国敏 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年29卷4期 500-503页
【摘要】 为发展竹产业,德宏州自1999年从广东省引种种植麻竹,陇川等地气候适宜麻竹生长,引种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生长迅速,但麻竹成林后却出现不少麻竹严重枯死的情况.本文从现场调查、室内分离、病原接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金亮 郑海红 等 《河北果树》 2012年3期 48-49页
【摘要】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树干、枝条,严重时造成植株、枝条枯死,同时也危害叶片和花蕾。该病来势凶猛,常常大规模暴发,导致大面积毁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1996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被列入我国森林植物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淑艳 李喜宏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5年21卷9期 74-78页
【摘要】 以金乡蒜薹和苍山蒜薹为试材,研究蒜薹采后病原菌种类、侵染和发病规律.结果表明:导致蒜薹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的病原真菌分为9个属14个种,其中主要是交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28.5%,并且,交链格孢属中,链格孢霉(A.alte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森 祁建民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2卷4期 438-442页
【摘要】 为查清红麻苗期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平皿测定法对参试17份品种种子进行带菌检查、分离鉴定和接种试验,并对42份品种苗期病情作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红麻种子表面携带真菌有12个属14个种,其优势菌群为交链孢菌(Alternaria)、枝孢菌(C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超伟 梁红春 等 《生命科学》 2024年36卷2期 226-234页ISTICCSCD
【摘要】 自然条件下,植物可能同时遭受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这种侵染现象被称为"复合侵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植物中不断检测到多种病原共存,这些病原同时或相继进入植物,与寄主植物及其内部的其他微生物产生相互作用,对病害发展和流行造成影响.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艺华 戴蓬博 等 《菌物学报》 2022年41卷8期 1227-12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引致的苹果霉心病发生严重.对于新红星品种,T.roseum的侵染过程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T.roseum荧光标记菌株TR45分析其在新红星品种上的侵染时期和侵入通道.发现T.roseum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摇 张鸿雁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2年58卷2期 237-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贮运过程中,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是导致鲜食枣商品价值下降的重要原因.枣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黑斑病、软腐病、青霉病、曲霉病、浆胞病等.然而,目前研究者们对枣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症状描述不一,部分病害尚未明确界定其类型.因此,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 《农业知识:瓜果菜》 2011年10期 26-27页
【摘要】 苹果腐烂病和干腐病是苹果枝干的主要病害,二者在侵染途径、发病特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致使果农无法准确区分这两种病害,从而采取的防治措施针对性不强,造成药剂浪费或使用不当。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依这两种病害的不同之处,能准确判断病因,为果园用药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泽芬 陈泽历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7期 1028-10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明确病毒侵染对滇黄精生长发育、根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滇黄精主产区曲靖和玉溪种植的4年生滇黄精田间抗病和感病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毒侵染后滇黄精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雯 王江坤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14卷2期 182-188页
【摘要】 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和根腐病是威胁多种粮食作物安全生产的真菌病害,可引起粮食减产和谷物品质降低.田间受镰刀菌感染的谷物也会在仓储过程中造成粮食劣变和毒素污染等问题.镰刀菌通过形成侵染结构、合成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慧 刘茂林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7期 135-143页
【摘要】 樱桃口感甘美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备受消费者喜爱,但樱桃采后贮藏能力弱,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从而影响其商业和营养价值.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一问题,但其副作用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以拮抗微生物为代表的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辰 纪艳青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19期 30-36,105页
【摘要】 褐腐病是采后桃果实最主要的侵染性病害之一,而我国桃褐腐病主要是由链核盘菌属引起,会严重降低果实品质,造成大量损失.为解析桃果实病原菌胁迫响应机制,该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病相关酶活性并基于转录组学解析桃果实响应果生链核盘菌的分子机制.结果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蔺楠 胡俊月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10期 84-92页
【摘要】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在采后贮藏或运输期易发生侵染性病害而导致果肉腐烂和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抑制效果最佳的CaCl2浓度并探究其与双酵母最佳结合浓度下对苹果果实的抗性诱导机制,该文通过体外接种实验确定添加CaCl2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英浩 刘景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42卷4期 656-6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易感秆锈病的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技术,分析施硅对侵染秆锈病菌后燕麦叶片的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及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明确硅提高燕麦抗秆锈病的生理机制,为燕麦秆锈病新型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接种秆锈病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萌萌 练森 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0卷1期 17-23页
【摘要】 剪锯口是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等枝干病菌的重要侵染孔口,用剪锯口处理剂保护剪锯口是防治苹果枝干病害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涂布新形成的剪锯口和形成后人工接种病菌的剪锯口,评测了 6 种剪锯口处理剂对剪锯口的保护效果及对剪锯口愈伤和萌芽的影响.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俊森 林欣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9期 349-357页
【摘要】 褪黑素作为一种微量、高效的天然植物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采后保鲜等方面已被广泛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在诱导果实抗病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褪黑素在离体与果实中对病原菌的影响,重点总结了褪黑素诱导果实抗侵染性病害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