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6
- 4
- 1
- 1
- 6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勋波 杨国敏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691-6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田间试验(2006-2007年)为基础,分析了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和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特征,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 max cv.Ludou 4)在同一密度(3.09×10~5株...
【中文期刊】 高清华 叶正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3期 467-47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一、二年生油桃早红宝石、沪油004、沪油01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设施栽培中限根对幼树树冠光截获能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以及叶片干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限根能改良冠层内叶片的水平分布、叶倾角,降低光在冠层内的损失,提高叶片光截获...
【中文期刊】 郑雪娇 于振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2期 531-53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3’为材料,在大田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补灌至70%和65%的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0(N0)、180(N1)、240(N2)和300 kg·hm-2(N3),研究施氮量对小麦冠层不同层次光合有效辐射(P...
【中文期刊】 陈静 赵成章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6期 661-66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可以通过调整树冠构型和光截获来增强自身的光合效率和竞争力.在甘肃省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选取Ⅰ (25-36 Ind.·plot-1)、Ⅱ (37-48 Ind.·plot-1)和Ⅲ (49-60 Ind·plot-1)3个密...
【中文期刊】 张石宝 李树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1年23卷1期 109-11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1996~1998年,在蒙自县草坝进行了玉米冬播栽培的试验和大面积种植,并连年获得高产。主要是:1.冬播玉米有明显较长的生育期。2.冬玉米的叶片发展和光热资源有较好的匹配,构成了冬播玉米高产的基础。3.灌浆中期全天平均光通量密度为1391....
【中文期刊】 汲常萍 王文杰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7期 5675-56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分级组分是研究其碳氮动态的基础,次生杨桦林作为东北地区主要的天然林类型,目前相关数据的欠缺状态要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采集0-10 cm、10-20 cm、20-30 cm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组分物理化学分级方法,将土...
【中文期刊】 徐程扬 翟明普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4期 488-49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水平、垂直方向和叶片的旋转运动等角度对紫椴(Tilia amurensis)幼苗的叶片运动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就枝条、叶片空间取向及叶片运动对叶片截获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紫椴幼苗通过叶片运动有效地调节了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截...
【中文期刊】 张玉洁 韩吉梅 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6卷4期 437-442页
【摘要】 为了研究海岛棉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位的光能截获与其形态及光合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叶片翘曲导致叶片光合能力异质性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海岛棉”新海25号”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分的光照日辐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面积进行测定比较...
【中文期刊】 程述汉 束怀瑞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2年17卷1期 69-73页 ISTIC
【摘要】 应用气象学原理推导了不同纬度、不同栽植行向、不同树形的苹果园光能截获率的数学模型,给出在保证树冠基部外围日照时间大于25%总日照时间的条件下,生长季中充分截获光能的最佳树形、行距、冠高、冠径的优化组合方案.实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专家经验基...
【中文期刊】 富兰格 高丽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12年34卷1期 117-120页
【摘要】 采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库布齐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进行研究,分层测量地上生物量重量.结果表明库布齐沙地不同沙地类型IPAR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不同沙地油蒿群落冠层IPA...
【关键词】 库布齐沙地; 油蒿;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中文期刊】 张俊平 贾利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1卷2期 27-30页
【摘要】 以小麦玉米平作(简称麦玉平作)为对照,研究北京地区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简称麦玉玉间套作)模式下,复合群体的光分布特征及其有效利用.结果表明:复合群体的透光状况改善,光截获量提高,消光系数下降.
【关键词】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 光截获量; 消光系数;
【中文期刊】 王庆源 陈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4期 926-93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明确长期定位耕作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可为小麦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连续14年旋耕(R)、少免耕(S)和隔两年深松+少免耕(SS)3种耕作模式对小麦植株冠层光截获、同化物转运分配和...
【中文期刊】 王自奎 吴普特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6期 1704-171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物间套作群体冠层中叶片水平向和垂向分布的不均匀性给其光能截获的连续测定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量化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能吸收,本文建立了模拟该套作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瞬时传输的几何模型,并用大田实测值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
【中文期刊】 刘文祥 青先国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2期 3094-310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早稻“陆两优996”,晚稻“Y两优86”为试验品种,设4个氮肥水平、3个栽插密度,研究了双季超级杂交稻在不同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冠层光能截获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特性.结果表明:早晚稻产量与氮肥水平呈现单峰曲线关系,以中...
【中文期刊】 汤亮 朱相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5期 1269-12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两优培九和武香粳14号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下进行2年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光能利用率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水稻冠层平均PAR反射率为3.45%,其中,分蘖期至抽...
【中文期刊】 杨文平 郭天财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8年32卷2期 485-49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同一密度(375×104株·hm-2)下,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兰考矮早八'后期群体冠层结构、冠层微环境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层叶面积指数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减小;而...
【中文期刊】 姚文秀 赵成章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5期 1334-134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冠光能截取(LI)与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关联性反映了植物功能性状对光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是冠层结构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随机选择10个样地,按等分原则将样地内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冠...
【中文期刊】 苏本营 宋艳霞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3298-33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个耐荫性不同的大豆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设置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套作2个种植模式处理,研究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的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对套作玉米遮荫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玉米遮荫显著降低大豆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导致大...
【中文期刊】 高阳 申孝军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815-8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的光能截获、竞争与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充分供水和水分亏缺两种水分处理以及施氮(亩施纯氮7.5 kg)和不施氮两种氮肥处理.结果表明,在生育中后期,同一氮肥处理条件下,充分供水处理间作作物的光...
【中文期刊】 刘寿东 杨再强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5期 4056-40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7年10月-2009年5月,在中国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内设计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甜椒栽培试验,系统收集温室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分析定植密度对日光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在2.0-6.7株·m-2范...
【中文期刊】 薛占军 高志奎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3期 1374-13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茄子同一叶片上紫斑区域和绿斑区域为材料,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混合光谱(白光)和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照射后,通过光合仪(CIRAS-2)和叶绿素荧光仪(PEA和Dual-PAM-100)测定了茄子叶上表皮紫色花色素苷(purple...
【中文期刊】 张健 张金政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8期 3637-36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反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鸢尾叶片取向对植株光合特性及光抑制的影响.自然状态下,鸢尾的叶片不同取向影响植株对光能的截获;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极显著相关;东西取向叶片的Pn要大于南北取向.南北取向的植...
【中文期刊】 李全起 陈雨海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2期 243-24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降低了冬小麦的基本苗、分蘖数及生育前期的叶面积指数,但到生育后期,覆盖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反而升高.覆盖和灌溉降低了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底层透射率和冠层反射率,使PAR总截...
【中文期刊】 黎湘娟 甘洁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18年23卷4期 58-59,62页
【摘要】 目的 对2017年广西钦州口岸捕获入境船舶携带的5只活鼠进行鼠传疾病的检测及相关序列分析.方法 对捕获的活鼠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采集其心、肝、肾和肺,经研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鼠传疾病,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及构建进化树.结果...
【中文期刊】 杨吉顺 高辉远 等 《作物学报》 2010年36卷7期 1226-1233页
【摘要】 在67 500、90 000和112 500株hm-2 3个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701产量和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上层截获率、群...
【中文期刊】 王冰心 赵俊晔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1期 3625-363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麦田用微喷带灌溉的适宜带长,2015-2016和2016-2017两年度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带宽80 mm微喷带下带长为60 m(T1)、80 m(T2)和100 m(T3)3个处理的试验,试验小区长度等于带长,试验小区内沿...
【中文期刊】 张瑞 于振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3期 877-88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济麦22’,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Wo(全生育期不灌水)、W1(越冬期不灌水,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补灌至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和70%)、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