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6
- 4
- 7
- 5
- 1
- 1
- 1
- 24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骏 张俊红 等 《遗传》 2016年38卷2期 155-1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缺氮后严重影响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因此,揭示植物如何抵抗或适应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杨树(Populus tremula×P.alba)NAC1(NAM,ATAF,CUC 1)基因位于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再波 龙成梅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期 56-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光皮桦叶片和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提取光皮桦叶片和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从光皮桦叶片和果实中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敏 陈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3期 604-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等设计,系统开展了光皮桦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茎段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0.50 mg·L-1 6-BA+0.10 mg·L-1 TDZ+30 mg·L-1蔗糖+5.50 g·L-1琼脂,丛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 赵志刚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2期 264-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设置若干温度的培养环境以及各种浓度蔗糖、蔗糖+硼酸、蔗糖+硝酸钙、蔗糖+硼酸+硝酸钙培养基,研究温度以及蔗糖、硼、钙对光皮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探明光皮桦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和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均能显著促进光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丁全 姜志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3期 15-17,下转封底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影响植物个体生长的因素很多,这其中不仅有其自身的遗传特性在起作用,而且与其所处的生境立地质量以及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也有着密切地内在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民 谢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2期 168-1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2×2列联表x2检验方法对邵武光皮桦天然林群落16个优势树种进行总体相关性和各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同时利用Jaccard指数测定各种对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除个别种对外,邵武光皮桦群落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且联结程度较低,光皮桦与毛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承标 邓绍林 等 《生态科学》 2001年20卷1期 17-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 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等元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18 t*hm-2,15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英 梁志伟 等 《生物技术》 2011年21卷2期 50-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种子园的62份光皮桦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早期评价,为其种质资源保存及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新开发的光皮桦ACGM分子标记研究光皮桦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该群体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位点百分数分别为0.2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卫艳 黄华宏 等 《生物技术》 2008年18卷6期 42-45页ISTICCA
【摘要】 为了建立光皮桦AFLP分子标记体系,利用SDS法、常规CTAB法和CTAB-硅珠法提取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嫩叶DNA,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CTAB-硅珠法更适合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提取,所得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一青 黄儒珠 等 《林业科学》 2009年45卷9期 60-65页
【摘要】 采用表型性状测定结合RAPD标记,研究福建境内8个光皮桦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光皮桦野生种群在DNA和表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基本一致,即约2/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3存在于种群间;叶、果序和种子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一青 李志真 等 《林业科学》 2008年44卷3期 50-55页
【摘要】 运用RAPD技术,对现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光皮桦天然种群共91个基因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8个10碱基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99条清晰的条带,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0.0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一青 李志真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年23卷6期 664-668页
【摘要】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设计了5种先提核再提DNA的CTAB法Ⅰ,CTAB法Ⅱ,CTAB法Ⅲ,CTAB法Ⅳ及改进的SDS法,并以常规CTAB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桦 杨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2期 357-3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Tenax-TA吸附剂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法国冬青和光皮桦的健康株和云斑天牛危害株挥发性物质的日节律变化,并利用触角电位技术比较分析了云斑天牛未交配雌、雄虫对法国冬青和光皮桦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厚君 黄华宏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0年46卷9期 909-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氧化酶(ACO)是植物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对乙烯的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光皮桦茎叶组织提取的RNA为模板,据已报道的ACO同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龙军 童再康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年46卷1期 5-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从光皮桦茎叶组织提取的mRNA为模板,根据其他已克隆到的阔叶类树种中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部分基因片段,然后结合5',3'RACE方法从光皮桦中扩增出1个4CL基因的全长cD...
【关键词】 光皮桦;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克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秉林 王振宇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1卷3期 398-404页ISTICCA
【摘要】 以广西国有雅长林场13 a生光皮桦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强度间伐试验(对照:未间伐,弱度间伐:16.9%,中度间伐:26.4%,强度间伐:46.2%),探讨间伐5 a后光皮桦人工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 显示:抚育间伐能够显著促进光皮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振锋 胡庭兴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3期 263-2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光合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OTC内日平均气温(1.2m)在植物生长季中增加2.9℃,5cm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真 蔡守平 等 《华东昆虫学报》 2008年17卷2期 92-97页
【摘要】 对福建邵武卫闽国有林场、古田采育场、永安国有林场各光皮桦家系试验林星天牛的危害进行调查.以有虫株率为指标对各家系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家系13095、169、125的抗性最强;以有虫株率和生长量为指标对各家系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家系1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佳美 唐敬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3期 751-7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深入认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以分布在川西巴郎山的糙皮桦为研究对象,选择海拔2200、2500、3100和3400 m 4个分布点,测定计算了各分布点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CO2扩散导度(叶肉细胞导度gm与气孔导度gs)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利华 胡红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8期 2129-21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华西雨屏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人工林内设置不同氮沉降水平(0、5、15和30 g N·m-2·a-1)的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氮沉降对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促进了光皮桦人工林土壤中水解酶(蔗糖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一青 导师:黄儒珠 李志真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运用表型标记和RAPD标记对福建境内9个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l.)天然群体共135个个体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初步揭示了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其分布格局,同时对两种标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时馨 耿阳阳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期 274-28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菌材培养料对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u)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影响.方法 以贵州常见菌材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光皮桦(Betu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时馨 陈荟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9期 321-33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菌材栽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生长及营养品质差异,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贵州 5 种常见菌材锥栗(Castanea henryi)、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玲 周光益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4150-4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湘西石漠化地区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而又敏感的区域,土壤微生物在维持石漠化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选取石漠化地区立地条件相同的32年生的马尾松纯林、光皮桦纯林及马尾松-光皮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立地条件相似的未造林荒地演变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语晨 程金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1908-1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三种(杉木+少量栎类、杉木+栎类+光皮桦、杉木+栎类+光皮桦+马尾松)不同树种配置的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三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防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丽 李守剑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期 137-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可以在土壤全碳变化之前反映土壤因管理措施和环境引起的微小的变化,又直接参与土壤微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对土壤碳平衡和土壤化学、土壤肥力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用原状土芯(intact core)法,探讨了4种退耕还林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潇予 杨伟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1期 78-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选择性试验,研究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成虫在补充营养阶段对多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林间调查结果表明,云斑天牛成虫对法国冬青(V.awabuki)和光皮桦(B.luninfera)有较强的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格侠 姜立云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03年28卷4期 692-707页ISTICCSCDBP
【摘要】 中国长角斑蚜族Calaphidini已知10属,桦斑蚜属Betacallis Matsumura,桦蚜属Betulaphis Glendennig,长角斑蚜属Calaphis Walsh,带斑蚜属Callipterinella van 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升 胡庭兴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8年22卷1期 159-162页
【摘要】 以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人工竹林(慈竹林、苦竹林、撑绿杂交竹林、苦竹+光皮桦混交林)为对象,对其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竹林凋落物蓄积量的大小顺序是:撑绿杂交竹林>混交林>苦竹林>慈竹林,且都大于光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贵云 罗金旺 等 《福建林业科技》 2006年33卷3期 77-80,122页
【摘要】 研究了马尾松与山杜英、枫香、拟赤杨和光皮桦混交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几种阔叶树与马尾松混交后,改善了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表现在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得以提高,土壤有效持水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阔叶树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