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3
- 5
- 4
- 1
- 1
- 1
- 15
- 11
- 9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余东芳 赵玉芳 等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13卷1期 235-250页
【摘要】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群际接触理论认为多种形式的群际接触可以降低群际偏见、改善群际关系.为探讨民族交往交流对交融的作用,本文对1342名壮族和瑶族大学生进行群际接触、民族心理融合、中华民族认同...
【中文期刊】 付春野 吕小康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1期 9-1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探究共同内群体身份是否可改善对医态度.方法:将医生和其他普通职业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叙事以漫画的形式并置呈现,建构医患共同的"普通职业者"身份.采用调查实验开展2(叙事模式:单向vs.双向)×2(叙事类型:消极v...
【中文期刊】 梁栩源 吴晓玉 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年13卷1期 1-8页
【摘要】 为探讨群体认同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对群体内疚的作用,通过3个实验以考察不同层次的群体认同(某高校学生、大学生、中国人)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失望、愤怒)对群体内疚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群体认同对群体内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不同层次的群体认同...
【中文期刊】 徐嘉 谢宝国 《心理学探新》 2024年44卷4期 333-340页
【摘要】 目前人们对于职业使命感的前因及产生机制还知之甚少,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考察了意义建构对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通过对554名医科大学生3轮追踪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意义建构对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在控制了职业义务感中介...
【中文期刊】 毕亚萱 丁川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53卷4期 331-33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距离下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群际威胁引发的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医患纠纷事件作为群际威胁的实验材料,采用竞争反应时范式和内隐联想范式获取攻击性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社会距离的攻击性差异.结果:不同社会距离的共同...
【中文期刊】 邓洵 龙思邑 等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5期 752-765页
【摘要】 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机制.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了医患群体间存在竞争受害感;实验1采用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操作范式,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减少医患双方的...
【中文期刊】 王沛 韩彩霞 等 《心理研究》 2023年16卷2期 153-160页
【摘要】 基于群际威胁理论和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恶性医患失谐事件为启动材料,采用竞争反应时范式(CRT)和内隐联想范式(IAT)从外显和内隐层面探究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群际威胁引发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群际威胁组个体的外显和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
【关键词】 群际威胁; 共同内群体认同; 竞争反应时范式(CRT);
【中文期刊】 温芳芳 柯文琳 等 《心理学报》 2022年54卷9期 1059-1075页
【摘要】 群体印象更新对于促进群际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最简群体再分类范式,通过4个实验考察了群体身份变换性对老年人外显与内隐印象更新的影响以及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群体身份变换性不仅改变了对最简外群体的印象评价,而且也提升...
【中文期刊】 王从余 翟崑 等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2年23卷2期 217-235页
【摘要】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类共同的外群体对象,它比动物更智能、比外星人更现实,随着技术的发展普及而随处可见.那么使用人工智能会提升"我是人类中一员"的认同感吗?发展预期在其中起何作用?本研究考察人工智能深度经验与人类认同的关系,以及发展预期的调节作...
【中文期刊】 宋仕婕 佐斌 等 《心理学报》 2020年52卷8期 993-1003页
【摘要】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
【中文期刊】 左有霞 赵玉芳 等 《心理学探新》 2019年39卷3期 264-271页
【摘要】 内群体偏好对群体及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有重要价值.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揭示了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的机制.实验一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群体认同(高,低),发现内部竞争破坏了内群体偏好,而群体认同无法改变此破坏作用.实验二操纵内部竞争(有,...
【中文期刊】 严磊 吴博文 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年7卷12期 705-713页
【摘要】 为探讨国家认同、 群体利益优先性在代际群体感知与内群体痛苦耐受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在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下,采用代际群体感知量表、 内群体痛苦耐受性量表、 国家认同量表和群体利益优先性量表对5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代际群体...
【中文期刊】 周天爽 胡琴 等 《心理研究》 2018年11卷4期 333-342页
【摘要】 研究旨在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总体群际帮助意愿的预测作用,以及群际威胁(现实威胁、象征威胁、消极刻板印象)的中介效应,对于愿意提供群际帮助的被试,进一步考察共同内群体认同、群际威胁和自主定向帮助意愿的关系.研究对226名混合学校中的本地儿童进...
【中文期刊】 潘香霖 《心理医生》 2018年24卷29期 1页
【摘要】 本文从共同内群体认同和群际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群际威胁和群际信任这两种群际关系.这些研究探讨了共同内群体认同是如何影响到群际关系,群际关系又是如何作用于共同内群体认同的.
【中文期刊】 张莹瑞 佐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0卷1期 86-8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方法 选取596名青少年,应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国家自豪感问卷、国民刻板印象问卷分别施测.结果 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和内群体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r=0.34~0.51,P<0.01)...
【中文期刊】 程淑华 李欣 等 《心理学探新》 2017年37卷1期 54-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内群体认同在群际接触对外群体信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内群体认同量表、群际接触量表和外群体信任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SPSS13.0、Amo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群体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群体接触通过内群...
【中文期刊】 汪新建 柴民权 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3卷1期 125-132页
【摘要】 医患关系是当前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存在医患关系研究和医务工作者的主体研究相分离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将医患关系作为一个环境变量纳入医务工作者的主体研究中,对医务工作者在医患关系中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之间的...
【关键词】 医务工作者; 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 集体内疚感;
【中文期刊】 陈世平 崔鑫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年13卷3期 422-427页
【摘要】 群际偏爱是在群体内或群体间产生的,在评价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对某个群体明显偏好的倾向.内外群体偏爱是群际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对内外群体偏爱的实证研究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对群际偏爱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虽然有很多理论都可...
【中文期刊】 乔亚兰 温芳芳 等 《心理科学》 2024年47卷2期 450-457页
【摘要】 内群体偏爱表现为将积极态度和更多资源分配给内群体成员,外群体贬损表现为对外群体成员的敌意、歧视和不公平态度.研究发现,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存在依赖或分离这两种关系.从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和群体互动的群际因素出发,找到影响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
【中文期刊】 祝婷 李凌智 等 《心理科学》 2024年47卷2期 440-449页
【摘要】 共同内群体认同是不同子群体成员进行再分类后,对共同的上位群体产生的积极认同的情感.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产生促进心理融合、降低群际偏见和增加亲社会行为等积极效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共同内群体认同也会产生降低信任与内疚感、增加群际敌意与偏见和减少亲...
【中文期刊】 梁芳美 赵玉芳 等 《心理科学》 2023年46卷2期 386-393页
【摘要】 从解释偏向视角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1和实验2设置群体情境(竞争/非竞争),分别考察即时解释偏向(包含自动解释偏向、迭代解释偏向)和延时解释偏向在共同内群体认同与民族心理融合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竞争和非...
【中文期刊】 王沛 陶爱华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年29卷2期 397-400,39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内群体认同对群体间所发生的幸灾乐祸的影响.方法:采用幸灾乐祸情境故事,分别以低阶层群体成员与大学生为被试完成了两个实验.结果:实验1发现,在低阶层群体成员中,高内群体认同者对外群体成员(高阶层成员)的不幸具有更高水平的幸灾乐祸.实...
【中文期刊】 艾传国 佐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年19卷4期 476-47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大学生的内隐群体认同.方法:采用inquisit 2.0编制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并测量大学生对...
【中文期刊】 梁永奕 严鸣 等 《心理学报》 2018年50卷1期 58-68页
【摘要】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 对领导团队代表性在多团队情境下影响下属的团队内与团队间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通过对4家企业的257份匹配问卷分析发现:高团队代表性的领导一方面可以提升下属的团队内认同,促使下属表现出团队内组织公民行为, 另一方面也...
【中文期刊】 殷融 张菲菲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7年25卷6期 1058-1068页
【摘要】 当个体认为内群体为外群体受到的不道德伤害负有责任时会体验到群体内疚.该情绪常见的触发情境包括过往历史的伤害事件、当下的群际冲突、不公正的社会关系及未来的伤害事件.群体认同、内群体责任和不当性评估是影响群体内疚产生的三大心理机制.群体内疚会导...
【中文期刊】 辛素飞 明朗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3年21卷2期 290-299页
【摘要】 群际信任是衡量群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尺度.群际信任指人们在群际互动中对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或意向做积极预期而且愿意承受相应的风险,这种信任主要是由群体成员所属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表现为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信任.影响群际信任的因素包括社会群体身...
【中文期刊】 姜金伟 姚梅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年27卷1期 59-64页
【摘要】 为了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对学校投入的影响以及群体内部认同的中介作用,使用语文自我概念问卷、数学自我概念问卷、操作自我概念问卷、群体内部认同量表和学校投入问卷,对一、二、三年级的270名技工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有29.62%的技工学生...
【中文期刊】 刘力 杨晓莉 《心理科学进展》 2011年19卷6期 803-808页
【摘要】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