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5
- 15
- 7
- 5
- 2
- 2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冰 黄岩杰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4469-44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尿蛋白质组学探究凉血解毒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对IgA血管炎肾炎(IgAVN)Ⅲ级病变的疗效特点.方法:发现队列收集20例IgAVN Ⅲ级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尿液,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进行尿蛋白质谱检测,筛选差异蛋白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达洲 孙旗策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2期 191-194页ISTICCA
【摘要】 经整理相关医家治疗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可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医家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一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热毒炽盛证,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配伍清热解毒、清气分热药;二者,血瘀常伴随于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是皮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鹏 王曜宇 《新中医》 2022年54卷8期 136-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凉血解毒方治...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醋酸泼尼松龙片;活血凉血解毒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岩杰 杨晓青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1期 372-3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对紫癜性肾炎(HSPN)Ⅲ型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和新月体病变相关尿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差异蛋白的检测分析和筛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差异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位点.结果: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丽 黄岩杰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1期 38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热妄行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探讨其疗效特点.方法:收集94例HSP初治患儿,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主证为血热妄行,兼证包括:风热、湿热、热毒、瘀血,均服用凉血解毒活血方,并根据兼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晓丹 吴胜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9年46卷4期 745-7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补脾凉血活血方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液流变学及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1月选择本院紫癜性肾炎患儿88例,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4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抗过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凝露 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年37卷10期 2414-2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博大精深,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王灿晖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温病及内科学专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于治疗瘀热证具有独到见解,形成了鲜明的临床特色,值得临床学习及探究.主要介绍了滋阴凉血活血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维文 周冬梅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8年45卷1期 85-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从血论治系列方(包括凉血解毒汤、养血解毒汤和活血解毒汤)内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整体疗效,并探寻本病基本证型的演变规律以及证型是否稳定与中药内服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根据辨证分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慧敏 高方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2期 440-4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该病病机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基于本病“湿、热、毒、瘀、虚”相互胶结的核心病机,笔者综合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健脾化湿”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维文 周冬梅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10期 3614-3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前期制定的中药内服方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轻度银屑病患者被辨证分为血热证组、血燥证组和血瘀证组,每个证型均入组120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PASI评分改善率作为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冰 王思慧 《新中医》 2020年52卷20期 192-194页ISTICCA
【摘要】 傅萍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杭州何氏女科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精研医术,治学严谨,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治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介绍其治疗自身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晶 王小东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6年27卷1期 134-135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凉血活血中药紫癜清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者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紫癜清颗粒,对照组给予糖品质激素,紫癜性肾炎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NK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组腹痛、关节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广兵 赵永杰 等 《新中医》 2017年49卷3期 183-184页ISTICCA
【摘要】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梦珂 赵宇明 等 《北京中医药》 2016年35卷1期 49-52页ISTIC
【摘要】 刘燕池教授认为妇科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肾开阖功能和肝疏泄功能失调,导致肾不藏精,肝失调达,因此治疗时注重滋阴补肾、清肝疏肝兼以清热凉血、软坚散结,配合情绪疏导.由肾精不足导致的闭经,临床多以五子衍宗丸及二仙汤加减补肾填精;肾阴亏虚导致的月经先...
【关键词】 刘燕池;妇科疾病;补肾疏肝、滋阴清热、凉血活血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旭阳 张苍 等 《北京中医药》 2016年35卷4期 383-385页ISTIC
【摘要】 利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以及先进的UPLC-Q TOF/MSE技术对凉血活血方含药血清进行研究,初步鉴定了大黄素、芍药苷、羟基茜草素及紫草萘醌类化合物四个成分,分别来自方中的大黄、赤芍、茜草及紫草.揭示了凉血活血方的体内部分化学成分,为凉血活血...
【关键词】 凉血活血方;UPLC-Q TOF/MSE方法;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剑 《中医药导报》 2015年21卷20期 44-45,4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方剂与银屑康胶囊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予凉血活血方剂口服,对照组予银屑康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凤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33卷5期 34-36页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病情顽固、难治且易反复发作,病因尚未明确,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做了许多方面的研究,西医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致银屑病发病,免疫介导为主要发生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燕 赵子赫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2年33卷1期 232-234页PKUCSCDCA
【摘要】 红斑类皮肤病多与风邪、热邪相关,病位多在气分、血分,赵炳南拟定凉血五花汤用于临床治疗.凉血五花汤首见于《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兼具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效,可用于一切红斑性皮肤病初期的治疗,偏于上半身或全身散在者尤佳.经检索文献及数据库发现近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磊 曲剑华 《北京中医药》 2019年38卷11期 1150-1151页ISTIC
【摘要】 凉血五花汤是赵炳南先生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首有效的经验方[1],全方由凌霄花、玫瑰花、鸡冠花、红花、野菊花5种花类药物组成,方中凌霄花凉血活血泻热为君药,玫瑰花、红花理气活血化瘀,鸡冠花疏风活血,野菊花清热解毒.全方功在凉血活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费悦 荆志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50卷4期 985-9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热证是中医血证的主要亚型之一,临床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审证要点,多以凉血法为主进行辨证论治.病证结合视域下对血热证相关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发现,血热证生物学实质主要与免疫应答异常、氧化应激、凝血功能障碍、性激素分泌紊乱、能量代谢异常等病理环节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洁 刘怀伟 等 《中医杂志》 2025年66卷13期 1395-13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认为银屑病合并焦虑抑郁呈现"郁-血-神"病机传变,以气郁为始动因素,从"气郁化火、血壅神扰""郁火灼阴、血燥神浮""气滞血瘀、络郁神抑"三方面认识本病病机.提出"凉血解郁、养血疏郁、活血调郁"三法论治银屑病合并焦虑抑郁,分别应用凉血活血汤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底婷婷 导师: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12年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1%-0.3%,我国近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Th17细胞在银属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开辟了新思路。由于西药治疗的各种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爽 导师:郭永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应用SRS型小鼠白血病病毒(SRS-MuLV)复制小鼠逆转录病毒模型,(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血浆中SRS-RNA相对转录量升高、脾指数升高、胸腺指数下降、外周血RBC、WBC计数下降等),在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颖 导师:景瑛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银屑病是皮肤科领域的疑难病症之一,在我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发病率很高,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一般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基因的表达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生于身体各处;本病病程慢性,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特殊型银屑病病情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常欣峰 导师:景瑛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活血凉血化瘀法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系统探讨活血凉血化瘀法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机制。 研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活血凉血化瘀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洋 陈光明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5年21卷4期 17-20页
【摘要】 陈光明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具有内外之别,疾病初期外邪侵袭,以邪实为主,风、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以祛邪安络消斑为基本治疗大法,对于风热伤络证治宜祛风清热、凉血安络,予银翘散加减;血热妄行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予犀角地黄汤加减.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少贤 陈紫薇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1期 7530-7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红花Croci Stigma为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的干燥柱头,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蒽醌类、多取代单苯环类、环己烷和环己烯衍生物、氨基酸及生物碱类、呋喃类等,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之效.近年来,西红花及其活性成分在抑郁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琦 代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4期 1823-18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朱仁康先生认为皮肤毛窍直接受营卫之气的温煦濡养,重视气血与皮肤病的密切关系,临床上将痤疮分为气血两燔、气郁血凝、气虚热浮三型论治,据证立法,分别治以清气凉血、行气活血、益气养血,选用凉血清肺饮、化瘀散结丸、八珍汤加减治疗,常使用中成药辅助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蕊 张阳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40卷9期 119-122页
【摘要】 中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多有风、火、痰、瘀、虚,这些病机或病理产物均可建立在气与血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本文从气血理论的含义、气血之间的联系出发,提出中风的病机为"气虚为本,血虚为标,气虚为因,血瘀为果",应治以益气活血、培补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丽萍 黄碧华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4年20卷6期 50-53页
【摘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以湿热邪气致病者居多,故从湿热特性出发,结合IM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表现,阐述二者的相关性.以三焦辨证为纲领,治以开宣上焦、宣畅中焦、渗利下焦,使湿热从三焦而走;在疾病后期,应重视清热凉血、活血...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湿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