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3
- 9
- 4
- 2
- 29
- 13
- 10
- 6
- 6
- 10
- 10
- 7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连萍 俞慧燕 《眼科新进展》 2006年26卷1期 4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CAMP视觉刺激仪、凸透镜和三棱镜(CAMP+CONVEX+PRISM,CCP)3者结合应用对儿童近视眼异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AC/A)的影响.方法对年龄6~16岁的330名患者,根据其年龄分为6~12岁组和12~16岁组;按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雄 《中国学校卫生》 2000年21卷2期 1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笔者在矫治中、轻度近视的探索中,采用凹透镜与凸透镜(+1.50D)两副眼镜交替使用(看近物如阅读时戴凸透镜;看远影或活动时戴充分矫正视力的近视眼镜),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由于重度近视眼(≤4.5)看近时用眼的远点,不需要眼的调节,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连萍 俞慧燕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2期 136-137,1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CAMP视觉刺激仪+凸透镜+三棱镜(CAMP+CONVEX+PRISM,以下简称 CCP)三者结合应用对近视儿童异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简称AC/A)的影响.[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视光门诊的330名患者,根据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洋 李君 《今传媒(学术版)》 2014年3期 129-130页
【摘要】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维护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构建医患关系中的责任。由于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及患者角色意识的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并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媒体不应只以凸透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姜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06卷25期 75-7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病因、诊治方法,并提出防治建议.方法 对眼科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的95例190只眼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转归等进行分折.结果 95例190只眼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1~3个疗程,近视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燕 马海涛 《实用防盲技术》 2008年3卷2期 19-2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多功能近视治疗仪联合低度凸透镜近用眼镜预防边缘性远视力近视化的效果.方法 70名边缘性远视力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观察一年.结果 实验组近视检出率为17%,对比组近视检出率为80%,显示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显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友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7年9期 117-119页
【摘要】 实践证明在近视作业中使用低度凸透眼镜可以有效预防眼睛近视.在近视作业距离不固定情况下,可以考虑为同一副眼镜的两片镜片分别选取不同焦距,即可在从短焦距的1/2处至长焦距内都能轻松、清晰地观看.在近视眼凹透镜前面也设置这样的低度凸透眼镜,也能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采华 王钢 等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23卷3期 76-77页
【摘要】 目的探讨低度凸透镜预防小学生视近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男女各半的1600名小学三年级正视眼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配戴+1.00D光学凸透镜,对照组不戴镜.试验1年、2年、3年后检查两组学生近视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1年、2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忠 李延娟 等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3期 115-116页
【摘要】 探讨凸透镜防治少年儿童近视眼的远期效果、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少年儿童单纯性轻度及假性近视,根据不同近视度数,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近用(俗称"小花镜")预防和抑制少年儿童近视的发展有较好效果.经两年随诊观察作统计分析,其结果有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菲 盛敏杰 等 《国际眼科纵览》 2007年31卷1期 53-56页
【摘要】 配戴框架凸透镜是矫正老视的主要方式,如单光眼镜、双光眼镜、渐变多焦镜及其他新兴衍射镜片.屈光性手术也为矫正老视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分为角膜屈光性手术、晶状体摘除联合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以及巩膜屈光性手术.角膜屈光性手术通过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德周 王建光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2期 35-37页ISTICCA
【摘要】 传统实验利用"固体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曲度不能连续改变,而使用"交互电子模型"可以模拟晶状体曲度连续变化,便于学生理解眼球成像的原理.利用交互电子模型进行教学,能够显示眼球各种结构与成像的关系,动态呈现眼球调节与成像的过程,利于突破眼球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思杨 周莹莹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0卷2期 152-156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凸透镜式病灶切除术对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84例,并分为新式手术组(行开腹凸透镜式病灶切除术)、传统手术组(行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宗涛 《生物学教学》 2021年46卷10期 39-41页PKU
【摘要】 针对初中"眼和视觉"一节教学中的3个难点问题,本文融合物理学知识,借助"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演示实验,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实现对教学难点问题的突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俊 《护理学杂志》 2015年30卷15期 54-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功能医用镊子的适用性.方法 自行设计制作多功能医用镊子,由镊柄、弹性镊套、长镊臂、凸透镜、宽镊头、短镊臂、蝶形螺母组成,具有伸缩、旋转、放大等多种功能.结果 经内外科医护人员临床应用,获得肯定.结论 多功能医用镊子设计合理、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天才 高凌云 等 《放射学实践》 2013年28卷10期 1002-10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大脑中动脉开窗变异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1月-2012年2月的3778例患者的CTA资料,将所有原始图像经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大脑中...
【关键词】 血管畸形;大脑中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官 邱维加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年28卷10期 1496-1498,15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成窗变异的CTA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椎基底动脉成窗变异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发生率、部位、形态、及与周围血管和骨质的关系及其合并症.结果 722例头颈部或头部CTA检查中发现16例椎基底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飞 刘银社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7卷4期 191-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成窗的发生率及CT血管成像(CTA)特征,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4例经头颈部64排螺旋CTA诊断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成窗9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大脑前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大脑前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荣领 徐广第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期 79-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早在1949年,Duke-Elder眼科学教科书上就明确提出验光配镜时应以视线距代替瞳孔距.徐广第[1]教授非常重视视线距的测定工作,2003年发表了"视线距代替瞳孔距和视线距的测定法".准确测定视线距对于科学验光配镜,特别是对于近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玉文 黄振平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4年17卷3期 284-28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ple focus intraocular lens, MIOL)应用折射和(或)衍射的光学原理,使经过MIOL的光线产生两个或多个焦点,则远处和近处物体发出的光线均能聚焦于视网膜上[1],能使患者获得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波 谢强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4年25卷6期 742-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组于1998年提出,青少年看书时配戴低度凸透镜是目前预防近视的理想方法,应继续在试验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1].以前的近雾视镜存在技术缺陷,主要是采用固定的屈光度与光学中心的镜片,忽略了调节与辅辏的关系,而且白色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山 葛沐雨 等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12期 23-24页PKU
【摘要】 设计并制作了液滴微生物投影仪,通过推动注射器把微生物培养液推进塑料管形成悬挂的液滴(相当于凸透镜),用激光照射液滴即可投射出微生物的放大影像.该仪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和易于携带,在课堂上可让众多的学生同时清晰地观察到微生物,提高了实验教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林 林青鸿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19卷9期 1479-14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及其与切削深度、等效球镜度、有效光区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08/11我院行SMILE手术的近视或近视合并散光患者61例61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6...
【关键词】 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角膜上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一.造成老花眼的原因老花眼是由于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功能衰退,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步人中老年后会出现的视觉问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眼调节功能逐渐衰退,导致眼睛无法把目光聚焦在近处[1],难以在近距离工作并且不能持久,必须在屈光矫正后外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超 杨小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4卷22期 154-1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在基底动脉开窗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颅脑MRA的235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对其主诉临床症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晨旭 陈建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9年8期 117,129页
【摘要】 本文基于共轭成像法测定薄凸透镜焦距实验教学,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测定薄透镜焦距的原理,讨论了实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主要的误差来源,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给出了重点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优化设计及改进,增强了该实验教学的教学适用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锴 《健康必读》 2019年36期 267页
【摘要】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年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一般均以50岁以上的人群多见,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进行性的视力障碍,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多成混浊状态,也因此导致了白内障患者的视觉障碍.晶状体是光学部件,是一个富有弹性,呈现一个凸透镜状态的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湘 王艺 等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5期 113-1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手持放大镜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和两种不同使用方法下的最佳阅读距离.方法:探讨以下2种情况.①不同手持式放大镜的使用法方法对最佳阅读距离的影响.②不同屈光状态对手持式放大镜最佳阅读距离的影响.结果:①在老花状态下,使用方法2比方法1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廷 冯丽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23卷4期 493-4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360例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主要观察动脉开窗畸形的存在及表现.结果 360例中发现动脉开窗畸形18例,其中9例位于椎动脉,5例...
【关键词】 动脉;开窗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锦 李倩 等 《新医学》 2011年42卷10期 672-6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1%阿托品眼膏控制青少年早期近视的疗效.方法:将60例(120眼)轻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验光配镜,治疗组间断应用1%阿托品眼膏配合+1.00 D凸透镜辅助视近,2年后观察两组的远视力、屈光度、眼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