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46
- 2
- 38
- 35
- 16
- 5
- 3
- 29
- 23
- 20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康溥 任照文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3年50卷5期 2001-2011页
【摘要】 [目的]使用贝叶斯系统动力学方法重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2,PRRSV-2)谱系8毒株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5个省份间的...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子流行病学;贝叶斯系统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长宁 易龙 等 《果树学报》 2021年38卷6期 957-966页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湘赣南部地区野生柑橘上的CTV种群特征,为解析CTV种群的遗传进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RT-PCR对江西崇义、湖南道县、湖南莽山和湖南江永4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野生柑橘CTV分离株的CP基因和p2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所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铸 徐艳春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期 307-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系统地理学是研究种间及种内不同种群的形成、现有分布格局的历史原因和演化过程的一门学科.基于分子水平,能够更准确地界定物种分布格局,促进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分子系统地理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对啮齿动物物种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理解.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南 江志毅 《四川动物》 2012年31卷2期 317-322页ISTICPKU
【摘要】 蜡蝉总科隶属于半翅目头喙亚目,大致可分为18 ~21个科.中国记载16科.蜡蝉总科的科级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着广泛争议,至今尚无一个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系统.因此,研究蜡蝉总科的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从种及种下阶元的分类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贤 罗广生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5期 712-7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文章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系统发育地理学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mtDNA和ITS等使用最频繁的分子标记,其研究方法最好是测序加上RAPD,RFLP分析,同工酶电泳,SSCP 和 DSCP中的1种以上或几种方法的组合,数据分析最好是2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岗 章群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4期 473-4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沙塘鳢属鱼类为东亚特有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中国产沙塘鳢属鱼类分类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文测定了中国产沙塘鳢属鱼类全部种类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下载的2种日本沙塘鳢属鱼类和塘鳢科鱼类同源序列,探讨中国产4种沙...
【关键词】 沙塘鳢属;线粒体12S Rrna基因;分子系统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祎玲 郭元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6期 1250-12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系统地理学这个概念框架来源于早期对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的研究.随着系统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渗透,出现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分子系统地理学(Molecular phylo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露 王红 等 《植物学通报》 2005年22卷6期 658-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珠树属(Gaultheria)在杜鹃花科(Ericaceae)系统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系统位置和演化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白珠树属已经不再属于传统上的越橘亚科(Vaccinioideae)的綟木族(And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蒙世杰 等 《兽类学报》 2003年23卷1期 10-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羚牛是亚洲大陆一种特有的大型珍稀动物,目前正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片段化和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这种濒危动物,全面了解羚牛的种群结构、进化历史和整个分布区内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以mtDNA D-loop 330 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强 王恒昌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年21卷1期 31-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山毛榉科水青冈属6种、1亚种、1栽培变种的ITS区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对其中2个具有ITS序列多态性的分类群进行了ITS区克隆.水青冈属ITS系统发育树聚成两支,位于基部的是分布于北美的大叶水青冈,另一分支则包括了欧洲和东亚的类群.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浪 陈小勇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1期 1983-19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冰期(尤其是更新世冰期)对当今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遗传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生物冰期避难所对于了解不同生物区系间的关系、物种形成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冰期避难所的确定最初是根据特有种的分布、化石、孢粉等证据推测而来,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佩红 《生物学教学》 2006年31卷2期 4-5页PKU
【摘要】 本文简要叙述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应用概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斌 张丽 等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13年40卷2期 92-96页ISTICCA
【摘要】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着对线粒体DNA的认识而开始发展的一门学科,为湖北钉螺的群体遗传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该文对分子地理系统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以及湖北钉螺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磊 乔格侠 《生物学通报》 2005年40卷11期 5-7页ISTICCA
【摘要】 从形态特征、生活周期、食性、行为等角度系统介绍了蚜虫类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并从系统分类、物种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分子系统学、行为学等方面报道了蚜虫学研究的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佳琳 董丙君 《科技展望》 2017年27卷5期 286页
【摘要】 分子系统地理学伴随着对线粒体DNA的不断认识和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渗透而开始逐步发展.本文简述了该学科的发展简史及内容,着重介绍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李明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01年26卷4期 431-439页ISTICCSCDBP
【摘要】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着对线粒体DNA的认识而开始酝酿发展的.本文回顾了该学科自诞生以来的发展简史,阐述了其研究内容,着重从3个方面介绍了该领域在其它相关学科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学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点应解决的3个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 龚黄莎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41卷10期 4280-4282页
【摘要】 在植物基因组中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其中18S rDNA与5.8S、26S rDNA共同构成一个转录单位.ITS(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分布在18S-5.8S-26S区域,该区域包括3个部分:ITS1和ITS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高度保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汤杰 李慧芳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07年38卷2期 133-138页
【摘要】 通过对江淮流域9个家鸭品种106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区的序列分析,探讨了各品种体现在该特征的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格局及其地理演化过程.对检测出的31个单倍型的分析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的家鸭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东部地区的家鸭品种.品种之间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嘉琪 导师:吕振明 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近盲虾虎鱼亚科(Amblyopinae)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虾虎鱼科(Gobiidae),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在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也有广泛分布。迄今该亚科已报道的国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俊杰 导师:张洪海 曲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狼(Canis lupus)是一种世界性广泛分布的物种,但当前狼的分布区已大大缩小,特别是在北美和西欧。在国内,狼在除台湾、海南岛及一些岛屿外的各个省区都有记载,但目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以及东北等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狼的适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书培 导师:郑荣泉 浙江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棘蛙属属于两栖纲(Amphibian),无尾目,蛙科(Ranidae)。Paa属是亚洲特有的属,但是其系统发生和分类地位却一直存在着争议。本研究运用分子系统地理学方法,使用线粒体DNA作为基因标记,发现了棘蛙属存在隐种及渐渗杂交现象。实验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安蓓 导师:刘迺发 兰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动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西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是雪鸡属鸟类中分布海拔最高的种类,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udae)雪鸡属(Tetraogallus)。本研究选取线粒体DNA控制区和核DNA微卫星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路 张雁云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4期 4082-40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当代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重建种内和种上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阐释进化历史,并通过分析近缘生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其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间的相关性构建生物区系历史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结合的产物.中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琳 赵玲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年22卷6期 625-6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遗传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的发展为湖北钉螺分子系统地理学和群体遗传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了景观遗传学的产生、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系统分析了景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在湖北钉螺分子系统地理学和群体遗传分化研究中的应用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维军 谢珍玉 等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9卷3期 258-263页
【摘要】 采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烟台群体(YT)、青岛群体(QD)、珠海群体(ZH)(为3个野生群体)以及阳江群体(YJ)(为养殖群体)等4个地理种群的51个中国明对虾个体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中国明对虾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并在51个样品中...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遗传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叶琴 《海洋学研究》 2009年27卷1期 83-89页
【摘要】 同工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虾类群体遗传学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方面.同工酶电泳显示对虾有相应的亚群差异,暖水性虾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冷温性种类;连续分布的且在不同生活史阶段所处的栖息地环境变化幅度大的种类往往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态性,虾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Abdur Rehman 导师:杜予州 扬州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 2024年
【摘要】 襀翅目(Plecoptera,石蝇)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溪流和河流中,其稚虫的多样性是水质和生态健康的指标。在中国,襀翅目已记录10科、700多种。北襀亚目Arctoperlaria中的两个主要类群,原颚组Syste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立 导师:丁雨龙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24年
【摘要】 槭属(Acer L.)是一个广泛分布、多样性高的属,在北温带森林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共有150余种,主要分布于东亚,也有少量分布于北美和欧洲。自建属以来,许多研究者对槭属的分类系统以及属下各组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该属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