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2
- 57
- 12
- 6
- 3
- 2
- 13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楚英杰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年14卷2期 84-8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交替下传的文氏现象为Lewis于1912年首先报道,1972年Halpern正式为之命名,其实质是房室交界区的分层阻滞,其与高度房室阻滞易于混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蕊 兰飞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63卷14期 59-6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层递进教学方式在麻醉学第一阶段规范化培训中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3 至 2024 级和 2021 至 2022 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住院医师共 30 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4年33卷1期 77页ISTIC
【摘要】 心电图分层阻滞(hierarchical block)又称多层阻滞(multilevel block),其涵盖并涉及到多种心电图现象.该概念的历史弥久,近年来的认识又有很大进展.因此,分层阻滞既是心电学的一个难点,又是心电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3年32卷6期 468页ISTIC
【摘要】 继1965年Moe发现并阐明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后,1987年,JH Guo经心脏电生理的研究与证实,发现并提出与Moe的经典裂隙现象相似而又不相同的裂隙现象.并将其命名为变异型裂隙现象(Variant GAP Phenomen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原 王云龙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3期 227-2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病例简介]患者男,62岁,反复心悸10年,经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心房扑动.窦律心电图(图1)无特殊,心房扑动时心室率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2∶1与4∶1交替下传(图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善 《当代医学》 2001年7卷6期 31-37页
【摘要】 近年来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诊断及其危险分层与治疗取得很大进展.其发病学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蚀或破裂,附壁血栓形成,急剧影响心肌的血供而引起临床症状.基于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段改变和心肌细胞损伤的生化标志物的危险分层有助于确立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大明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同层次存在不同的不应期及传导特性,由此而引起的程度和方式不同的传导障碍称为分层阻滞(也称多层阻滞)。心脏传导系统有纵向分离,出现多径路传导现象,也有横向或水平分离,出现分层阻滞现象。因此可产生多种复杂的心律失常,如隐匿性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干艳捷 田少江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29卷6期 43-44页ISTICCA
【摘要】 分层阻滞是因为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同层次存在不同不应期和传导性,所以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导障碍,心脏传导系统横向或水平分离,出现分层阻滞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房室交界区,房室传导分层阻滞现象在心电图上十分少见,易与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山 卢娟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36卷7期 104-1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房室阻滞诊断中应注意问题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一些心律失常中常见的心电现象对房室阻滞诊断的影响,明确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酷似各类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资料,除外双径路、隐匿传导、干扰等的影响进行再分析.结果 经正确性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琴 关小玲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4卷11期 999页ISTIC
【摘要】 <篇首> 1资料病人,女,60岁.主诉心悸、水肿1个月来院就诊.血压110/90 mmHg(1 mmHg=0.133kPa).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常规行心电图检查示:心房扑动的分层阻滞与交替下传的文氏现象(房率:250/min,室率固定规整: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长萍 邱盛 等 《河北医药》 2005年27卷12期 952-9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50岁.2004年12月4日以胸闷、心悸23年,加重伴气喘、双下肢水肿10年、再发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快速心房纤颤(心室率平均110次/min),心功能Ⅳ级;(2)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春玲 要金芳 等 《临床荟萃》 2003年18卷13期 771-7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40岁,主因胸前区持续性疼痛2小时来院就诊.听诊心音低钝,节律不规整,急查心电图,P′Ⅰ、Ⅱ、Ⅲ、aVF倒置,aVR显示不清,P′- P′间期为0.28秒,规整,R-R间期不规整,但仍有其规律性,第一组R-R间期逐渐缩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文 赵瑞红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22卷4期 760-761页
【摘要】 2:1交替文氏现象多由房室结分层阻滞和隐匿性传导引起,其发生机制是房室结存在两个水平和功能不同的阻滞区,一个阻滞区呈2:1传导,另一个呈文氏型传导.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房室结本身存在病变的基础上,但绝大多数是由于过快的心房率在房室结遇上不应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仁泰 齐治平 等 《心电学杂志》 2011年30卷6期 495-497,499页
【摘要】 <篇首> 一、概念房室交接区存在双层传导阻滞区.在房室交接区近端有一双向完全传导阻滞区,心房所有的激动皆不能顺传,这个阻滞区下方的任何主动或被动性的激动亦不能逆行通过近端阻滞区产生心房夺获.在房室交接区远端有一文氏传导阻滞区,近端阻滞区平面以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立新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15卷28期 3825-38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分型原理通过对既往诊断为2:1房室传导阻滞及三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资料的再分析,阐述两者如何鉴别诊断的标准及原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大量2:1房室传导阻滞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发现可根据其中的不同分型为:1.经典型(除外干...
【关键词】 分型原理及其他标准;2;1房室传导阻滞及三度房室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明武 《中外医疗》 2008年27卷19期 3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锁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均采用C穿刺一点分层阻滞的颈丛阻滞进行麻醉.结果 60例手术中52例麻醉效果优,8例麻醉效果良、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利用C4一点穿刺分层阻滞的颈丛阻滞麻醉进行锁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洪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33期 8295-82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认识房室径路分层阻滞对分析诊断疑难复杂的心律失常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GEST2400型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对12例房室径路分层阻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交替性文氏传导或分层阻滞是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基础上发生的心电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 朱珠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21卷1期 29-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新生儿发生低血糖临床风险因素及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新生儿低血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南京市某医院 133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 7:3 分为建模组(n=931)、验证组(n=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丹丹 李贝 等 《新疆医学》 2023年53卷1期 31-34,5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竖脊肌神经阻滞组(E组)和局麻组(L组)(n=40):E组:通过B超定位,行双侧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但素平 《微循环学杂志》 2022年32卷3期 83-87页ISTIC
【摘要】 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可以准确反映和预测与心力衰竭相关的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塑.众多研究已表明sST2是伴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病情进展、预后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故考虑将sST2作为HF...
【关键词】 可溶性ST2;β受体阻滞剂;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明 杨希立 等 《西部医学》 2022年34卷12期 1817-18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在心率减速力(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275例ACS患者,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英 沈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39卷10期 2382-23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增长对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高危PTE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超声心动图资料,134例非高危PTE患者根据年龄被分为18~59岁组34例、60~69岁组36例、70~79岁组3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祺 朱圣炜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6年32卷20期 3299-33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关系,为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初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性别分层后以有无高血压病史分成合并组和非合并组,前者再根据服降压药的情...
【关键词】 糖尿病,2型;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奉丹 黄艳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28期 3220-322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用药情况,探索社区医师规范用药,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方法 将四平社区2009年高血压综合管理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不同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旸 刘明江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年9卷11期 1169-11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治疗现状,为探索城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方式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双楠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9±3.9岁.按其使用降压药物种类的不同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国英 《中国循环杂志》 2008年23卷5期 392-3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对"血栓事件"认识的加深和对抗栓治疗的关注,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性也浮出水面.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更新中都加进了出血事件的相关内容.对出血风险的预测和危险分层评估有重要指导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开文 李建华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年24卷9期 746-7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小儿经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中,对刺激域电流进行分析.方法 78例拟行卜肢手术患儿,PNS定位下行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根据刺激域电流对样本行Q型分层聚类分析,比较类间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刺激域电流、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锋鹏 雷寒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32卷8期 843-845,8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窦性心率震荡(HRT)是新出现的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探讨HRT和心率变异(HRV)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进行监测,同时收集一般临床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年15卷7期 609-6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壁内积聚的血液导致结构分层的病理改变.AD形成可导致血压急剧增高.疼痛、主动脉真腔缩小、内膜功能障碍、中枢神经和肾脏缺血是血压增高的重要原因.AD造成主动脉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时,肢体血压测定可能"假性降低".急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金茂 陈茂玉 等 《高血压杂志》 2006年14卷1期 6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治疗的依从性对治疗后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8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10)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4组治疗.药物选取利尿剂、ACEI、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等;治疗1年、3年和5年,按依从与不依从进行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