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73
- 215
- 134
- 80
- 2
- 384
- 336
- 173
- 150
- 144
- 420
- 219
- 216
- 160
- 1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思思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21期 2672-2674页ISTICPKU
【摘要】 癫痫(epilepsy,EP)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部神经系统类慢性疾病[1]。大多数癫痫病人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但是部分癫痫病人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癫痫药物后仍不能完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凯 虞文魁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3期 249-25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迷走神经电刺激可在多种病理生理情况下保护肠屏障功能。文中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腹部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建立腹部创伤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腹部创伤)和实验组(腹部创伤模型+迷走神经刺激),每组12只。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继良 洪洋 等 《磁共振成像》 2014年6期 416-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脑通路,为耳迷走神经刺激调制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假说提供证据。材料与方法随机录用16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经皮电刺激右耳甲部迷走神经分布区(tVNS),以同侧上耳舟部刺激为对照,记录刺激的耳部感觉,观察全脑6 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鑫 王胜宝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6期 317-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VNS)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根据体质量,采用计算机法将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6只)、VNS治疗组(16只),每组又随机平均分为刺激左、右侧迷走神经亚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守嫔 李海龙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年15卷3期 225-2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a)、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CLP组、CLP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兰峰 李菁锦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31期 7052-70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长期反复痫性发作可影响记忆功能以及发生许多意料不到的并发症.如何控制和预防其发作是临床和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目的:应用大鼠癫痫模型,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癫痫的最佳启动时间.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军 胡三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2卷8期 716-718,7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的抑制作用.方法在青霉素诱发的大鼠癫痫模型上,记录大鼠癫痫活动时肌电、脑电以及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电刺激迷走神经,以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动物行为、肌电和脑电、单个神经元等不同水平观察到迷走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陈豫 王立新 《西部中医药》 2019年32卷11期 113-115页ISTIC
【摘要】 从传统中医理论对偏头痛的认识、中医学与耳针治疗技术、耳与神经的关系、耳穴与偏头痛以及针刺穴位的选择、经耳迷走神经刺激与偏头痛5方面入手探讨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偏头痛的科学性,指出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走形于头侧的少阳经相关,又与肝失疏泄、气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春永 蔡秋菊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22期 2370-23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平分为3组,即迷走神经刺激组(VNS组,造模后予迷走神经刺激)、模型组(重复VNS组步骤但不刺激迷走神经)及假...
【关键词】 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迷走神经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宏 王凌志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15期 2051-205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兔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与甲基泼尼松龙(MP)进行比较.方法 12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5只)、SCI组(25只)、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鸣 许开亮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5期 526-5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感染性休克大鼠模型,探索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中钙结合蛋白 S100A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 SD 大鼠3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假电针正常组;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立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6卷18期 21-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强度刺激迷走神经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16只体质量20~23 kg的狗为研究对象,麻醉后9只用50%阈值低强度刺激迷走神经,另外7只作为对照则未进行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然后在心房、心耳和肺静脉处放置多极电极导管,在基础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洋 李亘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0年2期 229-23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迷走神经刺激对蟾蜍离体心脏的心率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将蟾蜍心脏和右侧迷走交感干离体后,以不同频率电刺激神经,记录心电图曲线并作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交感神经阻断后,电刺激迷走交感千,心率(HR)显著下降(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建初 浦涧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8年37卷10期 1288-12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迷走神经刺激组,分别测定3组不同时段血清中TNF-a、IL-6、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各细胞因子均处于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云 方红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年18卷3期 328-331,3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烟碱样胆碱能通路对胶原性关节炎(CIA)的作用,为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迷走神经刺激(VNS)组和假手术组,VNS组在完全清醒状态下给予持续迷走神经刺激(5 v,2 ms,...
【关键词】 迷走神经;电刺激;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朝晖 李建国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28卷6期 703-706,750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①假CLP组(Sham);② CLP组(CLP);③迷走神经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越 李建国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7卷5期 639-642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严重烫伤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取24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00-240 g),30%TBSAⅢ度烫伤,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组)、烫伤组(Scald组)、迷走神经切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伟 周虹 《中国急救医学》 2005年25卷12期 910-9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炎症反应是机体在外界刺激(如严重创伤、病原微生物感染、大面积烧伤等)条件下,体内稳态被打乱后所产生的一种正常的保护和防御反应.传统的观点认为,免疫系统接受刺激迅速发生免疫应答,同时将免疫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小国 胡森 等 《感染、炎症、修复》 2004年5卷3期 95-9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大鼠分离并切断双侧迷走神经,静注脂多糖(LPS)后持续刺激左侧迷走神经20min,间隔10min后重复刺激20min,共刺激3次,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芳 李建国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25卷4期 368-371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肝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取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假CLP组、CLP组、迷切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艳杰 贾国良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16卷3期 202-204页ISTIC
【摘要】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后,迷走神经刺激对心室肌不同部位复极时程和复极离散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LVB),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离、结扎并剪断双侧颈迷走、心交感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心室复极时程以心外膜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35卷3期 138-139页
【摘要】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是将电极缠绕在左侧颈部的迷走神经上,由埋藏于锁骨下的脉冲发生器产生电流刺激迷走神经,通过特殊传导通路直接调节皮质重要区域的功能,从而达到抑制癫痫发作.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洁 余集才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6期 135-138页
【摘要】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院前急救方法和疗效。方法以我市急救中心某分站2012年1~12月现场处置的16例Psvt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现场急救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物理治疗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转复成功2例,药物治疗方法(普罗帕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阁 王巧玲 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6卷2期 1-5,1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长期高频(10Hz)电刺激迷走神经(VNS)对高脂饮食大鼠摄食、体重及激素分泌的影响,探讨迷走神经调控摄食和体重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植入微电极(MS),电极末端包裹膈下迷走神经,每日18:00时到第天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友雯 邵翙 《天津护理》 2014年22卷1期 35-36页
【摘要】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尽管目前癫痫的药物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20%~30%的患者对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部分癫痫发作难以有效控制,即所谓的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小波 《医药前沿》 2014年11期 179-180页
【摘要】 目的:观察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联合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于心功能和血压正常的患者,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无效再按摩左侧,每次5~10秒,切勿同时按摩双侧),咽喉刺激诱导恶心、...
【关键词】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堃 姜洪波 等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年25卷3期 235-237页
【摘要】 目的 寻找家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迷走神经适宜的刺激参数(刺激强度及频率).方法 分离家兔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其外周端,由小至大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直至观察到血压变化,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 适宜的刺激强度[(0.79±0.68)v]、刺激频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彬元 李玉霞 等 《中医研究》 2013年26卷1期 64-66页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左侧迷走神经组、右侧迷走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崇明 徐鑫荣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4年18卷3期 137-140页MEDLINE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兔内毒素(LPS)血症肝脏损害的作用.方法:16 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干,按100μg/kg静注大肠杆菌LPS,A组选择左迷走神经近心端接刺激电极,在注射LPS前后各持续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超 张莉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年28卷8期 734-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刺激迷走神经(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血清、孤束核炎性因子及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