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9
- 7
- 6
- 6
- 4
- 4
- 3
- 3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佳 高琪 等 《针刺研究》 2018年43卷9期 581-584,5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应用于针灸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并成为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腧穴结构和针灸效应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于LSCM的技术优势,针灸形态学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我们对腧穴和经络相关的组织结构以及针灸引起的组织...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针灸;形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利 王素梅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年21卷2期 187-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 syndrome,TS)是以多种运动性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1].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TS反复发作,给病患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 朱靖博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4期 434-4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中药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紫草酸在高温高压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探索其变化机理.方法:采用高温高压(120℃,0.2 MPa)条件对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及紫草酸进行处理,研究成分的变化情况及稳定性.结果:丹酚酸B与紫草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礼晓明 李学金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年37卷9期 1710-17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勒颈窒息死亡的血液生化学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K+、Cl-的检验对鉴定勒死的法医学意义.[方法]将家兔用勒颈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K+、Cl-的测定.[结果]勒死家兔血中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影 赵铱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51期 9617-962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颜面部硅橡胶赝复体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受到光、热、臭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硅橡胶变色、发黏、变硬、变脆,物理机械性能逐步下降,表现为强度降低、弹性消失,最终导致失去使用价值.目的:对比ZY-1、SY-1及A-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礼晓明 李学金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9年36卷18期 3524-352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捂死的血液生化学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K++、Cl-的检验对鉴定捂死的法医学意义.[方法]将家兔用捂死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K+、Cl-的测定.[结果]捂死家兔血中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1),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新菊 李西元 等 《法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4期 244-246,2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家兔钾中毒死亡后的尸体化学变化特征,为钾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浓度为0.3%和1%的KCl葡萄糖溶液分别以全速和100滴/min的速度输给家兔,至其死亡,测定家兔输液前后血、尿电解质浓度,比较两种不同输液方式所致钾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顺 杜士明 《中国药房》 2005年16卷20期 1583-158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热分析法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与温度关系的方法.在药学领域中,热分析法是研究药物晶型、纯度、稳定性及其与辅料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重要手段.此外,其在固体分散系统和脂质体中也有广泛应用.常用的热分析法较多,如差示扫描量热法( Diff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宝红 张立坚 等 《中国药房》 2004年15卷11期 660-6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以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槲皮素的固体分散体;分别测定槲皮素原料药、固体分散体以及机械混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对其进行红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槲皮素固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富森 汪吉宝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年37卷3期 188-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非聚焦超声(non-focused ultrasound, NFU)对耳蜗毛细胞的影响.方法以A型超声波诊断仪为超声发射器,分别以2.5 MHz、8 MHz照射各15耳豚鼠耳蜗6 h后30 min和8 h行耳蜗基底膜毛细胞铺片及冰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印洪林 周晓军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年35卷2期 8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胸腺微环境内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学变化.方法 (1) 25例MG病人(胸腺滤泡性增生者13例,无增生者12例)、7例先天性心脏病和1例新生儿胸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美琴 周建烈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2年10卷2期 146-1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食物烹调加工的目的在于使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和口味,并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或消除原有的有害物质如生物碱、皂苷等.食物经过烹调处理,可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有的变化能增进食品的色、香、味,使之容易消化吸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平 钟秀风 等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0年16卷4期 257-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在裸鼠眼内的生长特性.方法 将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Balb/c裸小鼠眼内.14~20 d处死裸鼠,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胚胎干细胞移植到裸鼠眼内,在眼前房和玻璃体腔内能见到黄白色物,逐渐增大.光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广 顾玉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年23卷3期 213-2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的防治一直是周围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明确失神经支配不同时期肌肉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我们对大鼠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的组织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变化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娥 李艳萍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9年14卷4期 224-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肾上腺皮质酶组织化学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机体状态和行为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皮下注射吗啡法建立雄性大鼠吗啡依赖性模型,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吗啡依赖大鼠肾上腺皮质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傲琼 让一峰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年32卷4期 396-402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条斑紫菜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方法 从条斑紫菜中提取多糖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 inhibitor,α-AI),分析其在不同浓度(2.5~30 mg/mL)下,经热(30~90℃,20 min)、酸(pH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亚利 张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7年38卷12期 1181-1184,后插1页ISTICCA
【摘要】 背景脑内神经元活动与血流/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功能脑成像技术可以实时检测脑能量代谢和神经化学相关信号,从而揭示脑功能在意识和无意识状态转换过程中神经元活动的动态变化特征.目的 探讨意识及全身麻醉诱导的无意识状态下神经能量代谢和神经化学特征.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光耀 邹慧敏 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9年10卷6期 77-80页
【摘要】 卒中后抑郁(PSD)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可以在脑卒中后出现,与未患有抑郁症的脑卒中患者相比,PSD患者的功能和恢复效果较差,在PSD患者中,自杀的风险也更高. PSD可能与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包括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功能缺陷...
【关键词】 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经颅磁刺激;卒中后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18期 1772-17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扼颈窒息死亡的血液生化学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K+,Cl-的检验对鉴定扼死的法医学意义. 方法:将家兔用扼颈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K+,Cl-的测定. 结果:扼死家兔血中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12期 2836-28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组(观察组)和普通干扰素a-2a联合利巴韦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液病毒学和生化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
【关键词】 肝炎,丙型,慢性/药物疗法;干扰素α-2a/治疗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嵇汝运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年6卷5期 321-328页ISTICCA
【摘要】 药物进入体内后,经有关酶的催化,进行化学变化,称代谢转化.药物经转化后水溶性增高,有利于排泄体外.多数情况代谢产物的活性或毒性降低,但也有不少实例经代谢转化后代谢产物药理活性或毒性增高.药物的酶促代谢不只通过单一途径,产生的也不仅单一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江峰 冯世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6年23卷9期 1151-11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所致的截瘫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关于外伤后SCI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关系包括了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和组织化学变化,血流动力学上的变化以及关于电生理的研究等[1],这些基础的研究对于阐明SCI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莉 宋永平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04年13卷3期 162-1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TPA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28例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分别应用TPA、RA和TPA联合RA进行药物干预培养,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并观察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变化.结果:干预培养的原代白血...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12-氧-14-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T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晓宇 《中国基层医药》 2002年9卷1期 2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药变色是由于中药本身所含的成分不稳定,加上贮藏、保管不当,在酶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使某些成分发生氧化、聚合作用或经过分解、缩合作用,产生有色化合物,使原有的色泽加深或改变,以致变质.这种现象称为中药的变色.一般认为,中药变色通常与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振东 黄如训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9卷2期 80-82页ISTIC
【摘要】 卒中后由于缺血缺氧,脑组织内发生一系列神经化学变化,包括兴奋性氨基酸过度释放、能量代谢紊乱、膜磷脂降解、单胺类递质紊乱等.用微透析方法能监测这些物质在脑细胞间液中的变化,临床用于急性重症卒中的监测.神经化学监测能有效而可靠地反映继发性脑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剑冰 王士平 等 《解剖学杂志》 1997年20卷5期 500-503页ISTICCA
【摘要】 观察了BALB/c小鼠胚胎至成年脾发育分化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1)胚胎12天,胃背系膜内出现由间充质细胞形成的脾原基.此后,脾窦、网状细胞及淋巴细胞相继出现;生后1天出现动脉周围淋巴鞘;以后逐渐形成脾小结.(2)胚胎13天时脾中出现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肖肖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4期 646-646页
【摘要】 尿液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泌尿系统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检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它为医生的初步诊断和鉴别疾病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近年来,尿常规分析也被作为健康人群体检的必检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