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2
- 29
- 13
- 8
- 7
- 3
- 6
- 6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洁 李全朋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年35卷4期 287-2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两个月"入院.两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一周前在外院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大小约1. 5 cm×1. 5 cm,表面光滑,似黏膜下病变,活检钳触之质地较软(图1),未予活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琼 卢忠生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7年34卷6期 423-4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应用EMR、ESD治疗的12例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雯 仲林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7年46卷2期 75-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53岁。因腹部不适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约26~36 cm见散在颗粒状隆起,其中5处隆起性病变较明显,表面黄色、粗糙(图1),病灶处取活检。胃角、胃窦黏膜粗糙,胃窦黏膜散在隆起糜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散在充血增生。余胃及十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辉 张汝鹏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12年50卷2期 106-1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83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204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男性106例,女性98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3.7岁.其中胃底病变41例(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强 钟芸诗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年15卷7期 675-67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术的78例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瑞军 陈星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年28卷11期 638-6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内镜下反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部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是球部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此部位由于操作空间受限,易存在盲区,尤其是在内镜下治疗操作时更加困难.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中心采用反转技术对10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进行了内镜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宏英 周少明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年22卷5期 458-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状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内镜下表现的特点.方法 应用C13尿素呼气试验,对905例以慢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儿进行检测,对C13呼气试验阳性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 905例慢性腹痛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尚明 马丰庆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年13卷1期 12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 男,35岁,渔民.因胃部烧灼感1个月,无明显诱因呕血1次于2007年4月27日入院.既往无腹痛及胃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肝、胆、胰、脾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黏膜糜烂,易脱落,局部有一息肉状隆起,直径约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剑鸣 吴文乔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9年38卷7期 4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74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尿黄、眼黄1个月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降段癌?MRI示十二指肠乳头区占位性病变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血癌胚抗原((CEA)1.91μg/L,血CA199 40.76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力 程峰涛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10期 1343-1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探头超声(UMP)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4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UMP检查.结果 发现食管间质瘤6例,食道息肉1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3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科 王成文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8年28卷7期 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6岁,因反酸、上腹部间断隐痛半年,胃窦隆起病变1 d来我院诊治.患者半年前出现反酸、上腹部间断隐痛,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予抑酸等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1 d前在外院复查胃镜提示胃隆起性病变性质待定.体检:腹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德飞 李松英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6年21卷11期 792-7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4月-2005年10月32例胰管结石中8例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胰腺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患者中5例术前未获得明确诊断.3例胰管结石合并胰头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维琼 刘凤斌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6年26卷10期 7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小肠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1].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更少见,其好发部位依次为降部、水平部、球部及升部[2],球部恶性病变十分罕见,易漏诊、误诊.现报道我院2001-2005年间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婉秋 黄开宇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年21卷19期 1298-1298,1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发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胃镜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以期提高对腹型HSP的认识.方法 将腹型HSP患儿26例进行胃镜检查,并取黏膜送病理检查,分析其胃镜表现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胃镜下26例患儿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均有改变.其中十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咏冬 张澍田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6年45卷3期 263-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上腹痛7个月,于2005年5月27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位于脐上偏右,为持续隐痛或钝痛,饥饿时明显,伴有反酸、烧心,疼痛不向肩背部放散,无恶心、呕吐.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波 戈之铮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6年26卷4期 227-2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异常关系.方法连续调查8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患者,并以40例球部基本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病变组Hp阳性患者接受三联根除治疗(奥美拉唑2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丽萍 张金顺 《中华消化杂志》 2005年25卷8期 473-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异位胰胆管共同开口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及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总结4年来1000例ERCP检查中发现的5例胰胆管共同通道开口异位部位和特点,以及异位乳头周围黏膜病变及胆胰病变特点.结果5例中乳头开口异位于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智明 邹寿椿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年8卷1期 35-3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0月至200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runner腺瘤5例,间质瘤4例,平滑肌瘤2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上腹部不适(6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德良 霍继荣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5年25卷3期 134-1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经内镜皮圈套扎(EBL)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Dieulafoy病出血患者随机采用EBL(n=16)或硬化剂注射(EIS,n=15)治疗,20例患者病灶位于胃,8例位于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
【关键词】 Dieulafoy病;出血;内镜下注射止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忠胜 朱兆华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4年43卷11期 8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6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隐痛,无向他处放射,多于饥饿时发生,进食后可缓解,无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示肝转移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行琦 周翠萍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20卷4期 237-2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途经的食管、胃、大肠病变的诊断价值,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对37例受检者进行了38次检查.其中健康志愿者10例,有消化道症状者27例.结果胶囊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大跃 谭兴国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年18卷5期 2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0岁,因突发上腹胀痛、呕吐2 d入住当地医院.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肿物致幽门梗阻,隆起病变性质待定(恶性病变?).活检标本的病理报告:肿物为慢性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共文 叶剑 《中华眼科杂志》 2003年39卷11期 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62岁.因腰骶占位性病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肝硬化于2001年4月27日入院.入院后经术前准备于2001年5月21日硬膜外麻醉下行腰骶病变探查、病灶清除术.术中患者俯卧于弓形脊柱托架上,面部朝下,手术持续时间为4.3 h.术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向阳 罗爱伦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年22卷7期 440-4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7岁,体重65kg,因间断腹痛、黑便4年,发现肝内囊性占位性病变3年,水样泻9个月,加重4个月于1996年8月入院.患者在4年前因上腹痛、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术后发现糖尿病,空腹血糖7.8mmol/L,饮食控制,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捷 金晓荣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19卷5期 3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60岁.上腹部烧灼感、反酸、嗳气2年,近1个月反复出现黑便收入院.体检:贫血貌,右上腹可触及包块,约6 cm×4 cm,质软,轻微压痛,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红细胞2 8×1012/L,血红蛋白70 g/L,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家增 李勤裕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2卷2期 172-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小肠出血病人43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排除十二指肠球部以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病变,选择应用小肠钡灌、小肠镜、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选影(DSA)、核素扫描(ECT)等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楠 王寿九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19卷2期 86-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73岁,因胸骨后不适1周呕吐鲜血约1 000ml1h而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脉搏108次/min,血压17/10 kpa,贫血貌,余未见异常体征.入院后予以输血、输液及止血、制酸等治疗后,未继续出血.4 d后行电子胃镜检查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18卷3期 178-1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正常幽门是区分胃、十二指肠的明确标志,但当胃窦部持续收缩或变形时,易导致狭窄,形成小孔,此即所谓"假幽门”.由于假幽门偏位及狭窄,常将其远侧病变遗漏或误认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延误诊断.因此及时识别假幽门,对患者的诊疗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新 娄本信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18卷2期 1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失误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因而需要再次手术。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施行LC2650例,因手术失误而再剖腹手术15例,占同期LC的0.5 7%,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庆涛 王化冰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年20卷2期 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75岁。6个月前开始出现低热,体温最高37.8°C,多为午后低热,至夜间渐恢复正常,体重下降3 kg,于2000年10月13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 5年前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半年前诊断2型糖尿病。查体:贫血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