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8
- 1
- 47
- 22
- 12
- 11
- 10
- 16
- 15
- 13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俞姝含 张其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27卷9期 1162-11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ESD治疗的37例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灶大小、病变位置、术后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29卷9期 1707-171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隆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检查为十二指肠降部隆起病变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内镜及病理诊断.结果:156例十二指肠降部隆起性病变患者经超声内镜检查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晓阳 周晓黎 等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28卷4期 203-2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隆起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的51个十二指肠降部隆起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判断其病变层次、范围、超声特点,确立诊断;根据不同病变选择内镜下结扎治疗或电切除术,部分病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51个...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部隆起病变;内镜超声;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娟 苏秉忠 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8期 1591-15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淋巴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1例上腹不适的患者除一般的血清学、尿液、腹部CT等检查外,接受胃镜检查并取粘膜行病理活检。结果: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见不规则乳白色颗粒样隆起,病理示粘膜固有层见大小不一扩张的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云 张岩 等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3卷2期 179-179页
【摘要】 <篇首> 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在临床上较少见,诊断往往依靠内镜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但容易漏诊.我院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共检查出十二指肠降部病变39例,占胃镜检出的0.5%,分析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 郝玲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12年18卷9期 958-9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部黏膜下层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内镜超声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17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下层隆起性病变采用Olympus GIF H260型胃镜及Olympus UM-25R型及UM-3R型微探头超声胃镜确定病变层次、范围、超声特...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部黏膜下层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幼祥 何怀纯 《中国内镜杂志》 2003年9卷8期 20-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发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方法:分析本院近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病变207例,探讨其主要疾病及临床特点,胃镜诊断情况.结果:降部病变男多于女;以降部溃疡最常见(40.6%),其次为降部息肉(1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宁丹丹 导师:高善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消化系病)(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分析,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变的认识和检出率。
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经电子胃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ERCP等检查方法,检出的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隆起性病变共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华波 周少明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39卷10期 1500-15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的胃镜、腹部彩超特点,探讨胃镜联合腹部彩超检查早期协助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32例腹型H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萍 王平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3年30卷8期 74-76页
【摘要】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duodenal 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DGP)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借由其特征性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免疫组化染色可做出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女性58岁患者,C T示十二指肠降部不规则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军 王要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24卷4期 302-3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估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 ~2021年5月山东潍坊阳光融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51例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均于静脉麻醉下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2卷1期 38-4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入组患儿分为阳性(n=40例)与阴性(n=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以手术病...
【关键词】 胃镜;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青 王莉瑛 等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8卷6期 387-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 42岁, 主诉 "上腹不适5个月, 尿色加深1个月" 于2017年3月1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现病史2016年9月起, 患者开始出现餐后上腹不适, 进食量减少1/3, 无腹痛、 恶心、 呕吐. 2016年10月当地医院胃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瑛 石杰如 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年11卷6期 450-4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免疫荧光试验与黏膜病变程度在过敏性紫癜( HSP)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局限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初诊的HSP或怀疑HSP,且辅助诊断至少有胃镜检查并行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 李晓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年32卷11期 1820-1821页ISTICPKUCA
【摘要】 患者 男,33岁,右上腹部间断性疼痛1年余.体检: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食管钡剂通过顺利,轮廓光整,未见狭窄及充盈缺损;黏膜纹正常,蠕动可.胃呈鱼钩形,位置正常,无滞留液,胃腔蠕动对称.张力中等.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飞 范国华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年31卷12期 2046-20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十二指肠降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MSCT图像进行MPR后处理,分析病变的形态、部位、累及范围及强化程度.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肿瘤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玖根 朱昌华 等 《放射学实践》 2014年5期 574-5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上腹部不适,黑便4天,伴头晕、心悸1天入院。体检:T 36.5℃,P 78次/分,R 20次/分,BP 124/60 mmHg,贫血貌,精神差,腹平软,未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康 赵泽华 等 《放射学实践》 2013年28卷2期 191-1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CT对肠道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n=18)或结肠镜(n=4)证实的肠道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22例中5例仅行CT平扫,余17例均行CT平扫、增强及多平面重组(MPR),另有6例行CTA检查.结果: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义亮 王芳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年28卷2期 227-22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例1,女性,75岁.患者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隐痛,以右上腹为重,可耐受,伴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于2009年11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心肺听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涛 宦怡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0年26卷4期 504-5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张饮水MRCP结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在十二指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齐全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例,该组患者均曾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低张饮水MRCP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直接及间接征象.结果 本组5例均经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毅敏 王一鸣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16期 2983-29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成人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均行胃镜检查,9例行肠镜检查.结果:15例发病前有相应的诱因.26例中腹型12例,混合型14例,均以腹痛为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必富 谢鹏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年26卷3期 277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患者 男,26岁.车祸致背部受伤,入院后感腹胀、腹痛,食欲欠佳.体检:腹部隆起,中腹部触及肿块,压痛明显.钡餐造影:胃明显扩张、胀气,钡剂于十二指肠降部通过受阻,可见球部充盈,降部充盈缺损及对比剂"绕流征"(图1).诊断:十二指肠降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新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年25卷3期 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病历简介男性病人,63岁.反复解黑便11年,加重7年.每20d左右解柏油样便,每日1次,持续4~5d.无腹痛、呕吐、发热、黄疸及皮肤黏膜出血史.1989~1998年5次胃镜检查仅2次报告十二指肠降部有鲜血,但未见出血灶.肠系钡餐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明刚 谭成祥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1年26卷1期 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自1999年2月~2000年10月,行胃镜检查9 678例,检出十二脂肠降部病变7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男51例,女25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7.3岁。其中≤39岁19例,40~49岁24例,50~59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海英 魏经国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年17卷12期 945-94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26岁,间断性右腰部钝痛2个月,于2000-08-02入院.体检:腹平软,双肾未扪及包块,肾区无隆起无压痛,右肾区有轻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沉52 mm*L-1.B超检查:肾中极外缘皮质见约2.4 cm×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颖 胡晓娟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6期 476-4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例1、男,49岁。1995年7月因右上腹不适1月并发热1周,疑为胆囊炎行B超检查:胆囊正常:右肾与肝之间见14cm×10.0cm×9.3cm分叶状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中部回声稍强,彩色血流信号丰富;肝门、右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分明 宋信英 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5卷5期 44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1995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8例全部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将急诊胃镜检查结果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8例患者中,男165例,女6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平均45.5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增侠 雷武昭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0年16卷12期 759-760页ISTICPKUCA
【摘要】 例1 男,17岁。以阵发性右腹痛4月,加重伴腹块1周入院,4月前进食柿子后突感右中上腹阵发性剧痛,经治疗无效,既往体健。查体:T 38.2℃,P 86次/min Bp 14/10 kPa。消瘦,精神差,轻度贫血貌。腹软呈舟状,未见肠型,于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淑娟 《疑难病杂志》 2019年18卷11期 1174-1178页ISTICCA
【摘要】 沟槽状胰腺炎(GP)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胰腺炎,其病变累及由胰头背部、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远端、壶腹、后腹膜构成的解剖区域——"沟槽状区域".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与其他实体病变有相似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