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8
- 6
- 3
- 3
- 2
- 7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绪翠 曲宝俊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4年34卷19期 2965-29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及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肝素结合蛋白(HBP)、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晨 刘庆丰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21卷8期 143-146页CA
【摘要】 目的:探究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 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2022 年 10 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64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41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
【关键词】 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系统性红斑狼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磊 王常杰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3年33卷2期 106-1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联合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S-TACE)对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
【关键词】 槐耳颗粒;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欢 谭钧元 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2年25卷5期 637-6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4(TLR4)和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1(B7-H1)表达变化.方法 2019年7月~...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Toll样受体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望 简学峰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9卷4期 100-10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
【关键词】 螺旋CT灌注参数;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亚兰 徐勇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1年32卷6期 49-5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 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HBC)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HBC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白细胞介素-18;乙肝肝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华 陈琛 等 《广东医学》 2020年41卷22期 2335-23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的表达.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作为急性胰腺炎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25~67岁,平...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锐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8卷18期 89-91页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B7-H3)、白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探讨其对SAP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S...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凌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年14卷5期 660-6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核转录因子(N F)-κB表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确诊为胰...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降钙素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阳 李鸣鹤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5年48卷6期 485-48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的相关性及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研究...
【关键词】 癌,肝细胞;灌注成像;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大勇 张杰 《四川医学》 2006年27卷11期 1118-1120页ISTICCA
【摘要】 细胞免疫是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参与细胞免疫.B7家族作为抗原提呈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其成员近年陆续发现,它们可使TEC发挥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B7家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苏建 郑波 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1卷3期 272-27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serum co-stimulatoy molecule B7 family 3,B7-H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
【关键词】 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降钙素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阳 王定淼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32卷7期 654-6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serum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 family,B7-H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降钙素原;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陈睿 赵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4年40卷1期 202-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B7H3(也称为CD276)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协同刺激分子,是免疫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中的一员.由于B7-H3的受体目前还没有被确认,所以有关于其免疫功能以及胞内信号传递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B7-H3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着极高的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珍 应慧群 等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26卷2期 115-118,1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协同刺激分子B7同源物l(B7-H1)的表达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HPV阳性患者160例.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玉华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2年18卷6期 521-5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B7-CD28属协同刺激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在T细胞上的CD28和表达在APC(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上的B7(B7-1、B7-2)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信号,是迄今公认的最基本的协同刺激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梦琪 王雁林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30卷4期 398-400页ISTIC
【摘要】 B7-H4是B7家族中的一种负性调节分子,于2003年首次被发现.B7-H4使人们对细胞层面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相关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发现.B7-H4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某些肿瘤细胞以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可以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中一 徐彧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41卷2期 125-128页
【摘要】 B7家族是一组具有免疫球蛋白结构特征的糖蛋白,其胞外域与IgV、IgC结构域具有同源性.迄今已确定了10名家庭成员,包括B7-1 (CD80)、B7-2(CD86)、B7-H1 (PD-L1或CD274)、B7-DC (PD-L2或CD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慧 冯林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4年5期 392-395页ISTICCA
【摘要】 B7-H4是最新发现的B7家族新成员,广泛分布在非淋巴组织中,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B7-H4在实体瘤中有异常高表达,在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B7-H4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翀 蒋敬庭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2年17卷5期 466-469页ISTICCA
【摘要】 协同刺激分子B7-H4是B7家族新成员,具有负性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B7-H4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调控和功能对肿瘤免疫逃逸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B7-H4在肿瘤微环境的表达及意义,不仅有助于阐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更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成 徐振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3期 89-91,78页
【摘要】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以CTLA-4/PD-1/PD-L1作为免疫卡控点单克隆抗体药物在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肾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惊喜的效果,其中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的PD-L1属于协同刺激因子中的B7家族,目前B7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建 《重庆医学》 2011年40卷26期 2690-269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有关共刺激分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重视.已知协同刺激分子分为3个家族:B7家族、TNF家族和细胞因子家族.B7家族作为惟一能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单向传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蔚 蒋敬庭 等 《医学综述》 2010年16卷1期 52-54页ISTICCA
【摘要】 协同刺激分子B7-H4是B7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它能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周期负性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同时大量表达B7-H4可以促进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保护表皮细胞免于失巢凋亡,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宏玲 杨艳华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1卷1期 116-1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T细胞活化和耐受的免疫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B7-CD28家族成员介导的T细胞共刺激信号转导,不仅在启动、增强和维持T细胞应答中提供了关键的正性信号,而且还可提供重要的负性信号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雪彬 王金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5卷4期 255-258页ISTICCA
【摘要】 协同刺激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就B7家族新成员B7h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秀丽 张逢春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5卷2期 133-137页ISTICCA
【摘要】 目前大量实验已证明,CD28家族分子与B7家族分子结合后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即第二信号在免疫应答的T细胞激活中起重要作用.CD28与B7两种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产生一个特殊的协同刺激使TCR介导的抗原识别信号导致细胞的活化而不是无能,现就CD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盛典 陈列平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3年23卷1期 1-5页ISTIC
【摘要】 T细胞活化不仅需要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还需要协同刺激信号.如果只有TCR介导的抗原特异性信号,而没有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不但不能有效活化,而且会处于无能(an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琳 卫军霞 等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31卷2期 33-36页ISTIC
【摘要】 T细胞适当活化是MHC-Ⅱ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与代R相互作用,一系列共刺激信号协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的解读,B7家族的四个新成员相继被发现.这些分子与B7-1,B7-2一起在免疫反应中有序作用,使致敏T细胞活化和/或无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贞 章宏 《上海医药》 2016年37卷10期 11-14页CA
【摘要】 协同刺激分子B7-H4是B7家族中的新成员,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因子产生和减慢细胞周期进程而负性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表明,B7-H4在多种肿瘤细胞及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关系密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实磊 李成荣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年25卷20期 1547-1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B7家族共刺激分子及其受体在1型糖尿病(TIDM)患儿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TIDM患儿20例(TlDM组),健康儿童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14+细胞B7-1、B7-2、B7H1及B7H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