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1
- 34
- 6
- 186
- 26
- 25
- 9
- 5
- 31
- 28
- 27
- 21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芊 吴效科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卷1期 132-135,1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取穴和标准化取穴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5月—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免疫门诊就诊的80例PCOS患者,采用中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个体化取穴组和标准化取穴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静 徐海膀 等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2卷5期 40-44页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痛敏穴苗医药棒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方法:通过WAGNER压痛仪检测筛选出颈型颈椎病痛敏穴,采用苗医药棒疗法在痛敏穴与标准取穴上施治,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6次,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Northwick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望影 沈雪勇 等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5期 510-5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风市穴直立位人工测量与仰卧位人工测量定位的不同,以明确定位.方法:对197名志愿者进行风市穴直立位人工测量、并对其中92名志愿者进行仰卧位人工测量,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间的不同.结果:直立位人工测量结果显示,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距离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泰骄 叶声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年27卷7期 1750-17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腹针疗法中任脉在腹部的取穴是以“腹白线”作为标准,与当前广泛认为的任脉腹部取穴均以人体前正中线作为标准不同,引发了笔者对任脉与“腹白线”关系的探讨.笔者通过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并结合腹针疗法,从任脉循行分布、任脉生理作用及临床实践3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洁汶 范春 《新中医》 2025年57卷18期 88-91页ISTICCA
【摘要】 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涉及的针灸原文为依据,分析孙思邈的针刺选穴思想.孙思邈的针刺选穴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包括精准定位取穴、诊脉辨证选穴、重视经外奇穴、首创阿是穴和善用五输穴.孙思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针灸腧穴学,对后世针灸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娅 黄登清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46卷2期 72-7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上关、下关透刺配合辨证取穴治疗Meige综合征-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例Meige综合征-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予以上关、下关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疗程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明媛 王朝晖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7期 107-110页
【摘要】 目的 了解点穴治疗痛经的应用概况,从而指导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SpringerLink、PubMed数据库,从各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10月30日进行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颖颖 傅云其 《山西中医》 2025年41卷4期 30-32页
【摘要】 目的:观察辨经取穴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疼痛点分脊柱型(Ⅰ型)腰痛与非脊柱型(Ⅱ型)腰痛,再随机将每一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予腰痛常规取穴和辨经取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颖 屈静 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2期 128-132页ISTIC
【摘要】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劳动效率下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方案概述了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分型、西医治疗方案,并从中医辨证分型、方药施治、中药提前干预、针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小丁 韦企平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34卷10期 981-984,988页ISTIC
【摘要】 皮质盲(CB)是各种原因造成大脑枕叶皮质损害后导致的双眼失明.该病多属其他疾病的继发损害,成年人较为常见的原发病因有脑部疾病、各类操作手术等;儿童继发CB的原因多与控制不良的高热相关.因CB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故西医治疗主要以治疗原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兵兵 王婷婷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8期 1537-15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紧张性头痛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的自建库起至 2023 年3 月31 日有关针刺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航 万义芹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56卷4期 317-32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辨证取穴法的利咽针刺法对改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文将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树贤 刁萌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5卷1期 42-4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舌三针与督脉取穴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 年6 月—2023 年6 月收治的 84 例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晗 曾心玥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3期 483-48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古代医籍灸法治疗眩晕的选穴历史源流,指导现代临床治疗.方法 以"眩""晕""如坐舟车"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分析不同朝代选穴及穴位与证型和分布部位的特征.结果 灸法治疗眩晕穴位记载频数最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 莫靖煊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5期 866-8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远端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3例与药物牵引组34例.药物牵引组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联合腰椎牵引.针刺组在其基础上予针灸远端取穴治疗(先牵引后针刺).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嘉瑶 王颖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23年42卷6期 673-676页ISTICCSCD
【摘要】 对于背部腧穴来说,由于骨性标志的参考较不清晰,定取常不够确切,其体表取穴法存在难点与不便.一般来说,取穴位置是否准确取决于背部脊柱棘突的定位与背部横向骨度的折量.该文以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重要穴位——肝俞穴为例,将现代肌骨触诊取穴法的应用与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宁 刘晓俊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15卷21期 57-6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循经取穴针刺联合中医康复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吞咽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治疗的54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英 袁秀丽 《新疆中医药》 2022年40卷6期 125-128页
【摘要】 检索1980年以来中国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文献,从中筛选临床资料相对较全面、内容较翔实可靠的50篇文献,对检索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收录的文献总样本量为3316例,从有性别、年龄和病程记载的文献来看,男性占51.1%,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伊琳 华灿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31卷24期 66-69页
【摘要】 目前,中风后复视尚无明确治疗方案.文章通过检索近20年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出临床上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主要有局部辨证取穴、循经取穴、体针辨证取穴、醒脑开窍针刺法、皮肤针、头针、眼针,以及针刺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已取得一些成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维柱 2018国际中医微创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中医微创共同体年会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微创专委会年会 2018年
【摘要】 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内外特定的穴区进行针刺等刺激,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灸术的一部分,在古代医籍中未有过记载,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彭静山教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而首创的.此后经过他的高徒田维柱教授进一步改进、充实、发扬和提高而使之完善,成为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嘉 庞立健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5期 804-8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剖析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以指导临床针刺取穴及配伍.方法:首先检索并浏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近年来相关文献,然后对文献中涉及的针刺处方进行总结并整合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其针刺处方中的选穴数据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建兵 导师:张会珍 河北医科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眼针(Ocular Acupuncture)是彭静山教授在中医五轮八廓学说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所首创的疗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和发展,眼针的“八区十三穴”的体系经过两次大的调整和变化,最终于2009年写入中华人民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勤仁 导师:唐纯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肩周炎的全称叫做肩关节周围炎症(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按照国外医学会给予的概念就是一类具有粘连特性的移动僵化的发生在上肢的盂肱关节部位的无菌炎症,在放射线的影像下可以只能看到肩关节骨量的减少变化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 胡玲 等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4期 273-2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人体头部各骨度分寸间存在的差异,探讨头部各穴位位置间的比例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18~25岁),男女各半,采用体重秤、人体测高仪、圆杆直角规、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瞳距尺和软卷尺等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受试者的身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继娟 王维华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28卷4期 310-3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腹针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分为两组.空白组(30例),予以术后常规处理,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勇 黄龙祥 《针刺研究》 2008年33卷2期 139-1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疗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取穴的准确,而经穴定位在很早就出现了分歧.在制定针灸经穴定位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中、日、韩3国专家对92个经穴定位产生了分歧.本文在系统考察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经穴定位分歧的基本因素:①骨度的理解;②骨度的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宜 方剑乔 《中医杂志》 2008年49卷6期 488-4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循行分布特点以经脉为纲纪,无脏腑属络;循行方向呈向心性;结、聚、交、合;呈片、面状分布.其病候特点、病理变化分为筋急与筋纵;病位分为经筋所过外周病候与内脏病候;治疗特点有"燔针劫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祥 《针刺研究》 2007年32卷4期 268-2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修订针灸腧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以及制订针灸经穴定位的国际标准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解剖学的新分支表面解剖学,以及影像学的方法,对于针灸腧穴定位与取穴进行试验性研究,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单纯依据文献分析方法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不仅为经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海英 于潇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10期 735-7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最佳配穴方法.方法:将96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与平衡阴阳针刺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针刺组按传统取穴方法,主要是阳经取穴,取肩髃、曲池、手三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超岱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2011年
【摘要】 目的:研究任脉在腹部的循行路线,探讨任脉与“腹白线”的关系。方法:由于腹针疗法中任脉在腹部的取穴是以“腹白线”作为标准,与当前广泛认为的任脉腹部取穴均以人体前正中线作为标准不同,引发了我们对任脉与“腹白线”关系的探讨。我们通过相关文献整理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