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0
- 1
- 21
- 21
- 18
- 16
- 12
- 49
- 45
- 43
- 36
- 3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岑夺丰 黄达 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7卷3期 984-993页
【摘要】 为了研究块裂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基于PFC2D平行黏结模型和持续增加重力加速度方法,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应力-变形及能量耗散演化,并用临界重力加速度量化研究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倾倒和溃屈破坏3类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阳益 邓辉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年16卷25期 16-24页
【摘要】 澜沧江上游某电站左岸近坝大面积发育倾倒变形体.倾倒变形体早期河谷下切,受重力作用,产生一定范围的倾倒变形破坏,水库蓄水以后,地下水位抬升,倾倒变形体将被大面积浸泡并软化,导致其力学抗剪强度指标降低,倾倒变形体将有可能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威胁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超 任光明 等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年33卷6期 94-98页
【摘要】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边坡的地形地貌、坡体结构、变形破坏和江岸纹泥沉积特征,分析认为滑坡在变形破坏后高速下滑,撞击对岸山体并堰塞堵江,在经历长期的河湖相沉积后逐渐溢流溃决,部分滑体分别残留于左、右岸山坡上。根据恢复的原始地形,通过刚体极限平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秀 赵其华 等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5年51卷5期 26-29页
【摘要】 以隐晶质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不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探讨了玄武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声发射特征.研究表明: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玄武岩的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应变与围压呈线性增长,峰前以弹性变形为主,无明显的屈服过程.峰后具有明显的应力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国 王恩元 等 《煤炭技术》 2015年34卷6期 155-157页
【摘要】 基于弹塑性理论与渗流机理,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的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功能,考虑煤层钻孔变形破坏,模拟了单孔状态和多孔布置形式下煤层钻孔瓦斯渗流,分析了变形破坏成因和瓦斯流场分布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永祥 许模 等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年1期 5-8,9页
【摘要】 库水位升降与降雨是库岸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以三峡库区塘角村2号滑坡为例,在室内建立了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前缘涉水部分影响较大,对中部和后缘影响较小;降雨对滑坡前缘、中部、后缘影响相对显著,主要表现在土压力及孔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峥 许强 等 《振动与冲击》 2014年19期 134-139,151页
【摘要】 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含反倾软弱夹层的斜坡的动力变形破坏特征和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①地震动作用下斜坡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与地震波类型、加载方向、振动强度有关,同时还与斜坡所含软弱夹层的厚度和坡体高程等因素有关。②含反倾软弱夹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萍 蔡俊超 等 《路基工程》 2014年2期 153-158页
【摘要】 某边坡是典型的倾倒变形体,其变形破坏的本质是近直立的块状板裂化花岗岩,在重力弯矩的作用下产生结构性弯曲,从而显现出倾倒-折断的变形特征.针对边坡的倾倒变形问题,在掌握其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边坡的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岩体倾倒变形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树刚 成小雨 等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4年5期 21-25页
【摘要】 余吾煤业S2206工作面进风巷处于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松软煤层中,巷道围岩极易发生变形破坏,为了能够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保证巷道掘进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利用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计算分析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最终研究得出适用于软岩煤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锐 蔡俊超 《路基工程》 2014年2期 169-173页
【摘要】 结合贵州香树坪滑坡所处地质环境,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软硬互层斜坡在河谷边坡形成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得出:初始应力场中,σv垂直应力均为压应力,近水平平行分层分布,由坡顶向深部基本呈线性递增,增加梯度大致与岩体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仁俊 王俊超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3年35卷3期 360-364页
【摘要】 急倾斜煤层巷道大多采用单一的支护体系,变形破坏极为严重.为了找出适合急倾斜煤层巷道的支护体系,对急倾斜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赵家坝煤矿3964运输平巷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岩石点荷载试验、围岩松动圈测试和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巷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民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3年49卷2期 30-32,37页
【摘要】 在对四川某高速K 49段现场斜坡路堤破坏调查的基础上,对路堤破坏的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路堤填土粒径过大,压实度不够是导致该段路堤破坏的内因,连续降雨渗透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土体重量增大、路堤边坡较陡及大量片石堆积是路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永平 翟锦 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6期 671-675页
【摘要】 矿山巷道埋藏条件和开采环境复杂,为了探讨矿山煤岩巷道在采掘扰动中衍生的各种矿压显现特征,运用相似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半斜墙拱形煤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试验分析.在试验设计中,对巷道模型边界采用了两相不等围压加载模式.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达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年29卷3期 502-512页
【摘要】 岩体工程开挖是一个卸荷过程,通过裂隙岩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2种卸荷应力路径下裂隙岩体的强度、变形及破坏特征,并探讨裂隙的扩展演化过程和力学机制.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强度、变形破坏及裂隙扩展均受裂隙与卸荷方向夹角及裂隙间的组合关系影响;卸荷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光明 夏敏 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z1期 3193-3200页
【摘要】 顺层岩质斜坡是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之一,对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形成机制研究已较深入,一般认为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或溃曲)模式为特征.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及大量现场调查发现,陡倾顺层岩质斜坡还存在一种典型的变形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国祥 黄润秋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08年16卷5期 598-604页
【摘要】 大渡河中游沿岸中海拔地区广泛分布的一层冰水堆积体大多具有较为密实的结构和一定程度的胶结,在风浪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与其他堆积体存在较大差别.通过对某电站库区高速公路冰水堆积路基岸坡调查和试验分析认为,该冰水堆积体属级配良好的含细颗粒的粗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维国 沈军辉 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年19卷4期 63-66页
【摘要】 通过对西部某县城商业街建筑物变形破坏特征的调查研究,结合建筑物场地地质结构条件,分析了建筑物开裂破坏的原因,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变形机制做了模拟分析.分析表明,该建筑物的开裂破坏与地基基础条件和临空条件密切相关,临空条件决定了结构松散的地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 宋建波 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7年18卷4期 67-73页
【摘要】 在贵州岩溶区某大型工程台址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采用地质历史过程机制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岩溶区层状缓倾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作系统研究,总结出了4种变形破坏机制,即高陡的层状缓倾内边坡(A类坡)主要发生倾倒-崩落或拉裂-崩落破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进 许强 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年18卷3期 25-29页
【摘要】 文章利用达州市渠县李馥乡南阳碥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补充了勘察资料对滑坡认识上的一些不足.针对2号滑坡中前部和中后部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认识,指出南阳碥滑坡不稳定2号滑坡体中后部房屋开裂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根兰 黄润秋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07年15卷3期 356-361页
【摘要】 西南某电站河床坝基开挖过程中,在河床底部出现大量表征岩体卸荷的变形破坏现象.开挖卸荷深度与卸荷强度成为大坝建设及其长期稳定性的关键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析开挖卸荷条件下坝基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现场卸荷裂隙现象调查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社琴 赵其华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06年13卷5期 124-127,131页
【摘要】 受暴雨及台风影响,位于浙江41省道公路里程K54+92~K54+224处边坡发生地质灾害.由于地形地貌、坡体岩土体组成及结构差异,使得在短短100 m左右宽度范围里,边坡变形破坏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表观特征.西边主要以滑坡形式破坏,东边主要为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史新鹏 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6年26卷2期 185-193页
【摘要】 某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的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以及边坡开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阐述了其变形机理,说明此高边坡存在如下变形破坏形式:①楔形体滑动破坏;②扩展式的平面型塌滑和滑移型崩塌破坏;③卸荷松弛变形破坏.采用三维块体分析和有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根兰 黄润秋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06年14卷2期 165-171页
【摘要】 倾倒破坏是陡倾层状岩体一类主要的变形破坏形式,一般发育于地表临空面附近的坡体浅部.根据文献资料,前人研究的倾倒破坏体能保持其完整形态者规模并不大.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高边坡由于其特殊地形地貌及其岩体结构条件,使得如此大规模的倾倒变形体能保持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强 王士天 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24卷2期 344-350页
【摘要】 尼泊尔色迪河桥于1995年开始修建,1998年9月竣工.1995年6月洪水期间,加德满都岸岸坡出现3条裂缝.1999年8月,该岸最外侧裂缝张开度开始加大,到目前为止,该裂缝最大宽度已超过4 m,对大桥的安全已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通过现场考察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国祥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2卷3期 278-283页
【摘要】 受岩层倾角变化的影响,某电站右坝肩变倾角岩质边坡在工程开挖后,上部和下部岩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形破坏迹象,并且其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作者在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着手分析了边坡变形和破坏特征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高守世 等 《煤炭科学技术》 2023年51卷3期 21-28页
【摘要】 为研究软岩巷道在不同水平应力边界条件下底鼓变形失稳规律,以贯屯煤矿50213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根据软岩巷道底板破坏特征,运用压杆理论建立软岩巷道底板结构力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确定了底板失稳的判别条件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并采用底板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涛 崔圣华 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年34卷3期 20-30页
【摘要】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环境耦合诱发的地质灾害事件频发,而耦合作用机制还待深入研究.文中以开挖和降雨耦合诱发的四川万源前进广场滑坡为例,结合前进广场滑坡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和降雨数据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前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杰 李法鑫 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4卷6期 2459-2472页
【摘要】 为探究不同岩煤(高度)比的灰岩-煤组合体试样变形破坏特征,首先,对5组组合体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其次,基于声发射系统和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采集了加载全程试样声发射信号及其表面应变信息;最后,从变形场演化、回弹变形、能量耗散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涛 潘凯 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5卷2期 43-49页
【摘要】 以某高速公路加宽路基溜塌案例为依托,详细调查了路基溜塌的特征、历史发展过程,并从结构设计、填料性质、降雨、地下水作用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路基溜塌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溜塌段路基填料属于级配不良的砂质细粒土,可发生渗透变形,填料性质不均、渗透性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宇煌 易武 等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37卷4期 446-454页
【摘要】 麻池村1 号滑坡是十堰市重点专业监测滑坡,至今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基于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查,在分析该滑坡动态变形特征、挖掘其位移监测数据与降雨响应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该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变形机理,进而评价其稳定性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