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1
- 93
- 3
- 2
- 1
- 1
- 9
- 6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沁祺 刘果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1期 71-75页ISTIC
【摘要】 虎杖作为国内外广泛分布的中药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虎杖临床功效繁多,本文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运用的梳理,挖掘古今虎杖的临床运用功效及变化,梳理临床用虎杖通脉散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通络散风、通腑散结的相关发展变化,在近年来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海浩 《天津中医药》 2010年27卷3期 223-225页ISTICCA
【摘要】 收集炙甘草汤古代病案101例和现代验案3175例,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古今应用在主要症状方面均为心悸、脉结代,但古今应用上有所不同,古代是侧重阴虚内热,以外感温热病为主;以心悸、发热、口渴咽燥、肉(瞤)筋惕、神昏、烦躁、咳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翔 《光明中医》 2013年28卷6期 1276-1278页
【摘要】 桂枝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原方载于<伤寒论>中第20条.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鉴于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彬 章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2卷5期 137-138页ISTICCA
【摘要】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多习惯用大量清热解毒药物,而运用温阳法治疗肿瘤以个案报道居多,并且许多学者对于温阳药治疗肿瘤存在争议,故将古今运用温阳散寒法治疗肿瘤的文献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以阐明温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东森 解粲然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3期 506-514页ISTICCSCDCA
【摘要】 经典名方举元煎被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本研究采用溯源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法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举元煎的药物组成、历史沿革、药物基源、药物炮制、药物剂量、煎服方法、主治功效和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娟 梁绿圆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9期 87-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系统梳理与考证分析古今文献中养精种玉汤的相关研究及现代临床运用,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养精种玉汤的临床拓展应用和药物深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与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法对《中华医典》(第5版)等古籍数据库以"养精种玉汤"及"地黄、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筱青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0期 2023-2026页
【摘要】 慢性咳嗽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西医对症治疗或可短期控制,但咳嗽症状容易反复.中医辨证以寒饮伏肺证较多,表现为干咳少痰,入夜尤甚,常于感冒后迁延难愈.传统中医药治疗相关病证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总结古今医家经验,自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文 阚明韵 等 《现代中医药》 2025年45卷4期 139-144页CA
【摘要】 毒性中药黄药子的相关研究集中于"认知、控制与驾驭毒性"三个方面.古代医家认为,黄药子药性偏凉,不可久服,脾胃虚弱、痈疽已溃、阴证痈疽等阴寒性症候不宜使用.现代医家逐渐认识到黄药子久服具有肝毒性,对其毒性成分及肝损伤毒性机制尚在研究中.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杰 陆峰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期 68-71页
【摘要】 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日渐复杂,气、血、痰饮3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表现为阴虚阳亢等复合证型.中医学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的理论,将原发性高血压与之相对应,予以补肾阴、平肝阳、活血、化痰等治疗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上取得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向东 汪梓超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5期 233-238页
【摘要】 大黄为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因作用广泛,疗效突出,而得历代医家青睐,因大黄炮制方法不同,临床疗效亦不相同,是典型的"生熟异用"中药.通过梳理古今文献,对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及临床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规范炮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嘉欣 冯沁祺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4期 46-49页ISTICPKUCA
【摘要】 以"护膜"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发现古今"护膜"有不同涵义.古籍中护膜有保护疮疡基底面、内疡基底面和固护三焦膜系、膜原之意,而现代医家多认为护膜是通过辨证运用中药,应用局部给药途径,达到增强黏膜屏障,促进局部病灶修复的作用,最终治疗消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强 逯艳婷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10期 165-169页ISTICCA
【摘要】 经典方剂的制剂研发逐渐成为热潮.深化对经典名方的研究和开发,应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以此来稳固其研究和开发的根基.该研究运用溯源法与文献计量学的方式,通过深入探讨葛根汤的源流发展、病机病证、主治功效、组方精义、临床运用等方面,旨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金华 林胜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3期 312-3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林胜友教授基于病机演变理论辨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诊,整理医案和古今文献学习,以病机演变为出发点,总结林师临床运用病机演变理论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经验,并附一则临床验案予以佐证.[结果]由于放射线对人体的特殊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灯彩 聂皎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5期 88-90页
【摘要】 升降散出自《伤寒瘟疫条辨》,具有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善治外感疫病.逐本溯源,升降散遣方用药遵从《内经》"火郁发之"的理论,古今医家在临床运用中谨守病机,灵活化裁,不仅用其治疗外感疫病,聂皎副教授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升降散,多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李乐愚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31卷10期 685-689页
【摘要】 目的 对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有效的相关病例进行数据挖掘.方法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选取《中华医典》数据文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截至2022年8月31日前发表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有效的病例,通过数据整理后进行资料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平东 王雪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0期 208-212页
【摘要】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便秘方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治疗便秘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以丰富现代临床运用及科研思路,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便秘的方剂,提取文献信息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巧如 毕晓云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42卷4期 49-52页
【摘要】 通过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有关灸至百壮、千壮等大灸量的记载,系统梳理古代医家在大灸量灸法的适应症、取穴、操作法及有关灸量-灸感-灸效描述等的记载并进行频次统计,探究古代医家灸至百壮、千壮等大灸量灸法运用的规律性,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家豪 薛昊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11期 1143-1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异功散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异功散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异功散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为儿科经典名方异功散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瑶 徐前威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7期 1156-1159页ISTICCSCDCA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属于中医"消渴目病"范畴,其病机以虚为本,以瘀热为标,具有本缓标急的特点,而桃核承气汤具有泻热化瘀功效,与DR瘀热病机相应.通过古今文献梳理,该方应用于眼病始于清代,并呈现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媛 何若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3期 264-267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何若苹教授临床运用葛根药对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以及对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结合古今文献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总结何师临床使用的葛根相关药对及其辨证机制、应用特色,并举临床验案二则加以佐证.[结果]何师认为,葛根具有升发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正 李少创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12期 121-1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运用地黄饮子的证候规律与用药特点.方法 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为检索数据库,获取并挖掘地黄饮子临床医案数据.结果 共筛选到233例医案,以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莲 张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24卷8期 3121-31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水血同病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病机之一,中医证候表现为水瘀互结证,治疗时需兼顾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血不利则为水,血分与水分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可见血病及水、水病及血诸证.古代医家如陈无择、唐容川、喻嘉言、叶天士等均有使用活血利水法治疗水肿、尿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梦玥 郑波 等 《中医研究》 2023年36卷11期 10-14页
【摘要】 炭药止血是中医学常用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方法.为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炭药塞流止血,收集《严氏济生方》《太平圣惠方》《丹溪手镜》等古籍中的炭药方剂,整合古今医家临证施治方法和用药规律,将具有凉血、化瘀、益气、温经、收敛等功效的炭药分类,以便在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爽 李宗友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47卷4期 134-137页
【摘要】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其病机复杂,古今医家对其多有所阐释.梳理《辨证奇闻》可知,陈士铎辨不寐为心肾不交、肝郁血燥、胆虚气怯、肝虚火扰、胆虚风袭5类.临证精于五行生克的具体运用,立论治法贯五行以达旁通,视脏腑以导用药.其方多自撰,少袭前人书,方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平 郑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9期 1495-1498页ISTICCSCDCA
【摘要】 甘草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方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100方中有60方用到甘草,其中标用生甘草6方,炙甘草27方,甘草27方.本文基于经典名方中原方的记述、古今医家的临床运用和阐发,并结合方药分析,梳理并明确了两点:一是原方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一飞 宋翎玮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38卷9期 82-86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是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汇编的针灸学巨著,该书具有享誉世界的影响力,百会穴隶属督脉,是临床常用穴位,其定位方法历来是医家讨论的热点,《针灸大成》中关于百会穴定位方法的描述主要包括:"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在顶中陷中""可容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素萍 徐寅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5期 825-829页ISTICCA
【摘要】 《时病论》为清末医家雷丰所著,秉持经旨,书中针对泄泻和痢疾进行了详细论述,体现出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该书关于"泄""痢"共拟定方剂36首,包括以法代方13首、备用成方12首、前人名方5首、无名方剂6首.通过研读《时病论》中用于治疗泄泻和痢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心贤 刘泳锌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5卷6期 62-65页
【摘要】 以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医学发明》为主,旁参古今医家相关著作,对含羌活胜湿汤相关内容的材料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从李东垣羌活胜湿汤的制方法度中总结风药运用经验,为临床运用羌活胜湿汤及其他风药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发现,主治方面,可用于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琼琼 刘平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21卷5期 923-9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以跨学科的研究思路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5)这一大数据挖掘技术作基础,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搜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失眠的方剂,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丹 顾志坚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9期 2455-2459页ISTICPKUCA
【摘要】 本文通过颤证的治疗案例,介绍蒋健教授对此病证的证候识别要点、观察组方原则及其用药经验.基于古今医家关于颤证因机证治论述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蒋健教授认为震颤本质上为风病,风夹痰瘀是其最为常见的基本病机;治疗上重视联合运用祛痰除湿、活血化瘀、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