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34
- 52
- 21
- 582
- 162
- 62
- 41
- 14
- 119
- 105
- 81
- 76
- 7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妙 陆小伟 等 《实用老年医学》 2023年37卷8期 781-784,78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病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发生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012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我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 264 例老年病人术后TR的情...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电极导线介导三尖瓣反流; 右心室起搏;
【中文期刊】 贾晓艳 李赐恩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10卷1期 78-81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室心尖起搏(RVAP)在保持左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因房室传导阻滞住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共39例患者,其中...
【中文期刊】 高见书 李江津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年16卷4期 340-3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右室心尖(RVA)起搏是否引起心力衰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80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心功能正常患者,随机1:1分为右室心尖起搏组和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术前抽取外周血,测定心肌肌浆网Ca2+-...
【关键词】 右室心尖起搏; 心肌肌浆网Ca2+-ATP酶; 视神经萎缩症蛋白;
【中文期刊】 胡军 李阳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343-348页 ISTIC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中远期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2月,收...
【中文期刊】 陈建华 范林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26卷4期 253-25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即起搏心率占总心率的百分比)不同情况下右室心尖起搏患者心力衰竭新发风险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将74例NYHA心功能Ⅰ-Ⅱ级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右室心...
【中文期刊】 姚丙南 吉越英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4卷23期 80-82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迄今为止,传统右室心尖起搏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该起搏方法可以改变正常房室激动顺序,并使左右心室收缩去同步化,从而引起诸多不利影响,甚至心力衰竭[1-3].然而,在临床获益的同时,老年右室心尖起搏的风险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资料及评估手段.
【中文期刊】 巩雪 潘文志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年23卷4期 313-315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起搏QRS波时限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106例右室心尖起搏患者,分成左室射血分数(LVEF)<0.55的病例组(n=48)和LVEF>0.55的对照组(n=58).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QRS波时限,行超声心动图检...
【中文期刊】 陈小珠 周美珍 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43卷6期 62-64页 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右室心尖起搏(RVAP)VVI型对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20例RVAP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心尖四腔切面的室间隔和左室外侧壁速度和位移曲线进行观察,测量心...
【中文期刊】 向睿 赵建全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47卷5期 513-51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植入VVI起搏器患者,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是否具有减少并发症的优势性.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至2012年43例植入VVI起搏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右室电极放置部位分为...
【中文期刊】 董珍珍 张慧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5卷6期 866-87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直接左室间隔面起搏(direct lef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DL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两种电极植入方式及效果的差异....
【中文期刊】 黄琴 李奎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24年53卷1期 68-7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AV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BP组和RVAP组各52例,HBP组行HBP治疗,RVAP组行...
【中文期刊】 田亮 唐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5卷3期 366-3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治疗老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
【中文期刊】 刘振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19卷20期 43-45页
【摘要】 目的 探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不同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 例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按照起搏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植入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试验组植入部位为右心室间隔.对比两组患者植入前后心...
【中文期刊】 李妍妍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22卷5期 52-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肌损伤情况、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心尖组(...
【中文期刊】 林锦英 严锋燕 等 《西藏医药》 2024年45卷2期 28-3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心肌运动指数(MPI)即Tei指数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双腔全自动心脏永久起搏器或单腔同步型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8例...
【中文期刊】 郭英杰 宁彬 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25卷4期 384-38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右心室间隔部、心尖部起搏对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8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分组,将38例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作为对照组,...
【中文期刊】 信满坤 杨庚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42卷7期 672-67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长期慢性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对于基线LVEF ≥ 50%、无严重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电极参数变化及左心室同步性、形态和收缩功能改变.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5月1日...
【关键词】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电极参数; 左心形态学;
【中文期刊】 陈建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23年7卷18期 31-33页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起搏部位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58例需行...
【中文期刊】 全晓璐 赵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39卷17期 2935-294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造影图像指导下的新的左束支起搏(LBBP)植入技术.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0例有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行LBBP(LBBP组),另20例患者行传统右...
【中文期刊】 朱琳 《中国医药》 2022年17卷2期 183-185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右心室心尖部(RVA)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诱导心肌病(PICM)发生情况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351例患者,筛选其中心脏收缩功能正常且高度...
【中文期刊】 朱路勇 王岳松 等 《山东医药》 2022年62卷7期 26-3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用于心室起搏电极植入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心动过缓需起搏治疗的患者111例,依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将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组、LBB...
【中文期刊】 金洪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8卷5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到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植入部位为心脏右室心尖部,...
【中文期刊】 崔姣姣 张申伟 《上海医药》 2022年43卷23期 37-40页 CA
【摘要】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植入在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AV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右室心尖部植入起搏器治疗,观察组采用右室间隔部植入起搏器治疗,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
【中文期刊】 邓静 李进嵩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11卷3期 60-6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起搏器植入术的39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起搏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HBP组(1...
【中文期刊】 程颖 许莎莎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23卷2期 273,27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右室间隔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因CAVB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术后起搏比例≥40%、随访≥1年并进...
【中文期刊】 汤祥瑞 丁钰轩 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18卷3期 144-146页 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希氏束起搏(HBP)应用于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优势.方法:随机连续性纳入具备起搏器Ia类植入指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老年患者(年龄超过65岁)共138例,所有患者均予我院心内...
【中文期刊】 赵清珍 刘刚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20卷18期 2197-220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起搏器植入部位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以期引起医生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重视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因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中文期刊】 张立立 曹媛媛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6卷29期 89-91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需安装起搏器的80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将患者分为R组(RVAP治疗,60例)与L组(LBBP治疗...
【中文期刊】 曹婉燕 《大医生》 2021年6卷17期 29-3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120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按照心室电极固定位置分成心尖部组与间隔部组,各60例.回顾性研究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