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4
- 1
- 38
- 17
- 5
- 2
- 1
- 7
- 6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科朝 何文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10期 2751-27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荷木(Schima superba)树冠空间层次上叶片形态、光合日变化和叶绿素含量的分析,揭示荷木树冠在空间层次(顶层、中层、底层)上叶片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顶层叶片的比叶面积显著低于中层和底层,叶长和最大叶宽表现为顶层<中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华 卢琦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1期 88-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形态是指示植物适应特定环境的重要指标.由于植物叶片形态不仅对时空环境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可塑性,而且能够通过叶片形态的调整调节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所以叶片形态学研究一直是植物生理及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该文在总结前人叶片形态学研究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雪彬 高康 等 《植物学报》 2021年56卷1期 10-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变异丰富,然而至今仍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义和分类,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形态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和叶形遗传解析.利用数量化分析方法对植物形态进行定义和分类,是植物性状遗传解析的前提.对436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的24个叶形性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继鸿 李亚楠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10期 863-8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性状-环境关系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至关重要.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常见阔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从47个样点采集了332个物种共666个种群的叶片,测量了15个叶片性状,调查了该区域木本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异程度,并从种内和种间水平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冰 李新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1期 1189-12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荒漠植物叶片表皮微形态结构对长期荒漠环境的适应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应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干旱半干旱荒漠区28科74属117种200多个自然居群的植物叶片(或同化枝)表皮微形态进行了研究。荒漠植物叶(或同化枝)表皮的基本特征是:表皮附属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华栋 焦菊英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0期 2914-2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地植被演替前期优势种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对该区立地环境的适应性,探讨猪毛蒿演替生态位的变化,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3种立地环境下(阳峁坡、峁顶、阴峁坡)猪毛蒿叶片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青吉 李宏林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6期 593-6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研究,用于解释不同层次的复杂的生态学过程,而绿色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长期被认为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对玛曲高寒沼泽化草甸51个植物种(分属于14科)的叶片形态和光合性状进行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星光 曹玉芬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5期 1327-13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异位保存在国家梨资源圃的48份我国原产山梨品种和2份秋子梨地方品种为材料,比较了野生山梨与地方秋子梨品种间差异,研究了我国野生山梨的光合特征以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山梨光合及瞬时水分利用特征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茂森 关德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7期 1871-18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表面的水滴形态不仅可以反映叶片的润湿性和持水能力,对了解森林的降雨截留及再分配过程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紫椴(Tilia amurense)叶片上20~ 100 μL水量的水滴形态(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胜 史作民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9期 793-8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该研究通过获取植物标本提供的叶片形态信息,结合相关分析和标准化主轴分析,探讨了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Quercus)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 冯锦霞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3期 248-2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测定了旱季和雨季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刺槐的树高、胸径、小枝凌晨水势、叶片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叶面积、比叶重和气体交换指标;分析了刺槐旱季和雨季的水分状况和土层厚度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龙丽 何永美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4期 882-8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大田原位种植条件下,人工模拟UV-B辐射增强(0、2.5、5.0、7.5 kJ·m-2)对元阳梯田2个地方水稻品种——月亮谷、白脚老粳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增强导致2个供试水稻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军 王莹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14期 2061-20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怀地黄不同主栽品种叶的形状,非腺毛和气孔器大小、密度等特征,为怀地黄主栽品种的鉴定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直尺测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在扫描电镜下计数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表面非腺毛和气孔的密度,测量其长度.结果:叶片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郎学东 苏建荣 等 《植物研究》 2012年32卷1期 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期以来,对高山三尖杉(Cephalotaxus alpina(Li)L.K.Fu)分类地位的争议缺少可靠证据.本文从居群采样的水平上比较了高山三尖杉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er)的叶片和种子形态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浩 黄钰辉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2年30卷3期 250-2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层不同部位的4种附生植物: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ex Benth.)、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 L.)、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庆梅 周凤琴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14期 1927-19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忍冬11个农家品种叶的形态和表皮毛密度、大小等特征,为忍冬栽培品种的划分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直尺测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在生物显微镜下计数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叶表面非腺毛的密度,测量其长度、壁的厚度等.结果 叶片的长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燕 乔格侠 等 《昆虫学报》 2011年54卷2期 157-1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对寄主植物之间的形态适应性是两者相互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植食性蚜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不同种类寄主植物叶片的形态适应.选取寄生于禾本科、杨柳科、壳斗科和松科4科7属植物叶片上的26种蚜虫,基于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在光学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丽 杨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9期 2201-22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中国沙棘雌雄株叶片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时,中国沙棘雌雄株的叶片结构旱化特征较明显,并且雌株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侧脉维管束距离均较小,而下表皮毛厚度、密度和栅栏组织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向芬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吉首蒲儿根为近年发现的自然分布狭窄的珍稀植物,为了揭示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及机制,本文选择野外自然分布的3种河谷生境和人工引种的2种河谷外生境中吉首蒲儿根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发现,3种河谷生境吉首蒲儿根的叶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玉琴 张洋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2期 426-4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缘裂刻性状是甘蓝型油菜遗传育种的理想形态标记.叶缘裂刻性状变异材料的创建对丰富甘蓝型油菜叶片形态和优良品种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中双11和甘蓝型油菜叶缘裂刻新品系Y176为亲本(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获得),从F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雪 李树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10年32卷6期 519-52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原生地和引种地对高山花卉中甸角蒿(1ncarvillea zhongdianensis)光合作用和叶片性状对生长光强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香格里拉,光合速率 (Pn)、类胡萝卜素(Car)、色素比(Chla/b)均随光强的降低而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梦颖 刘光立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期 35-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明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对海拔及高山环境的形态学适应特征,沿海拔梯度选择了5个海拔的全缘叶绿绒蒿分布区域(3681、3841、4081、4215和4452 m),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和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雪 饶良懿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2期 3633-36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桑树因具有较强的耐水淹特性,近年来成为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备选树种.为探讨饲料桑适应水淹胁迫的机理,以2年生盆栽饲料桑苗为对象,采取室内模拟水淹的方法,研究不同水淹时间和深度下桑苗叶片形态以及叶片内无氧呼吸酶(PDC、ADH、LDH)、抗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伟文 欧阳小健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11期 2542-254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琴叶榕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研究并记录琴叶榕植物性状特征、各部分组织显微特征;并对比琴叶榕(原变种)与全缘琴叶榕及条叶榕的生药特征.结果:琴叶榕与变种全缘琴叶榕和条叶榕有多个共同特征:叶上表皮含有钟乳体;腺毛5细胞,腺柄1个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岑宇 刘美珍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11期 1199-12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凝结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该文研究了干旱处理下模拟凝结水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生理性状和叶片表面结构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干旱无凝结水、干旱每周发生3次和5次凝结水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尚青 朱师丹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6年34卷6期 909-9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肉导度和叶片导水率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重要过程,叶肉导度通过影响从气孔下腔到Rubi-SCO酶位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梯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而叶片导水率则通过影响水分供应或气孔行为来影响光合作用,然而对这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协同性研究较少.本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红 徐健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9期 871-8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气候变暖正持续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异速生长关系被认为是生物界中的一种普遍规律,但我们对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植物异速生长特征所知甚少。该文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对野外自然生境进行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胜平 汪阳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7期 1665-16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山苍子(Litsea cubeba)天然种群叶片和种实性状的表型变异程度及其变异规律,调查了长江以南7个省份共10个天然种群的叶片和种实性状,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苍子的叶片和种实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 岳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5期 950-9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独叶草是特产于中国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独叶草自然居群的叶片形态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分布于陕西、四川、甘肃的9个自然居群,对独叶草叶片的叶面积、叶柄长、总齿数、末级叶脉数、盲脉数、网结脉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独叶草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锋 吴洋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33卷5期 8-10,25页CSCD
【摘要】 以药用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大田种植实验条件下,长期调节中波紫外辐射(UV-B,280 ~ 320 nm)对细叶远志植株生长发育、植株形态、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U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