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7
- 40
- 4
- 1
- 113
- 34
- 11
- 10
- 9
- 72
- 13
- 13
- 12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凯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34期 40-42页
【摘要】 从相关高考试题引入,总结叶绿体除光合作用以外的其他主要生理功能,如合成相关蛋白质、合成光合色素、合成赤霉素和脱落酸、氮的同化作用、景天酸代谢途径、光呼吸等,并着重介绍了在这些生理过程中,叶绿体与其他细胞结构间的相互协作,以促进教师更加全面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昀 胡凯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1年8期 1-4,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介绍叶绿体功能基因工程改造的目的、受体材料、主要方法、转入外源基因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林 涂玉莲 等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125-128页
【摘要】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是一类由核基因编码且高度保守的线粒体DNA结合单体蛋白质,对线粒体、叶绿体功能的调控、生物进化、基因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从mTERF基因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关系、mTERF基因的种类和结构和mTERF基因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聪 朱成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2049-20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索叶绿体及其功能与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激发的关系,揭示UWL与植物生长生理的关系及植物中UWL产生来源,以欧李(Cerasus humilis)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盐胁迫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雷 华春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年37卷5期 468-4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叶绿体中水-水循环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娟 张玉秀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0年3期 19-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热激下植物体内合成多种smHSP,其中包括由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smHSP (HSP21). HSP21是热激诱导表达蛋白,Met-毛刷是其独特的结构域.HSP21在植物体内通常以高度有序的高分子量寡聚体形式存在,热激下有依赖于温度的动态重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岩 《生物学教学》 2015年6期 58-59,60页PKU
【摘要】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细胞器,其在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等方面表现出与大自然奇妙地和谐,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学民 高忠明 等 《生物学通报》 2010年45卷7期 5-8页ISTICCA
【摘要】 叶绿体是代谢功能最强的质体.概述了叶绿体的非光合功能,C3植物和C4植物与阴生叶和阳生叶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叶绿体周质网、变形质体、质体小管的特征以及保卫细胞叶绿体在气孔开放与关闭方面的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玉永 姚庆收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3年14卷3期 402-406页
【摘要】 [目的]构建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表达载体,以期为油菜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油菜叶绿体DNA序列AF267640和Z50868,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方法获得了两段甘蓝型油菜叶绿体DNA片段,分别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伯云 《中学生物学》 2013年29卷12期 33-34页
【摘要】 改常规使用的普通显微镜为液晶数码一体的新型显微镜,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叙述了在“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从设置不同浓度的染液比较染色效果、选择不同种类动植物材料进行观察、加深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加真 夏更寿 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3期 487-493页
【摘要】 台湾沟叶结缕草接受强辐射、极度遮荫胁迫后,形态上表现出适阳型、适阴型两种生态型.继续实施弱光、弱光+盐胁迫处理,在0.5 mol/L NaCl溶液水培通气24 d后,所有处理下叶绿体可溶性蛋白、叶绿体MDA表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与弱光相比,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玲 张江 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年27卷1期 26-30页
【摘要】 根据已知序列(GeneBank X076075),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获得了一段大豆叶绿体DNA片段,命名为soy.将来源于质粒pBluescript SK(+)的含氨苄抗性基因Ampr和大肠杆菌质粒复制起始点ColE1 ori的一段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云华 张新 等 《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7卷6期 4-8页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序列,通过PCR技术克隆了一系列构建烟草叶绿体多顺反子表达载体所需的元件:质体核糖体(16S)RNA操纵元启动子(Prrn)、质体psb A基因3'端(psb A3')、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烟草叶绿体高频同源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宏辉 何礼 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38卷6期 899-904页
【摘要】 突变大麦类囊体膜吸收光谱的蓝区峰值明显高于野生型;A683/A652比值较高;CD谱信号较弱,这说明其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发生了变化.SDSPAGE结果表明,突变大麦的Rubisco的水平与野生型一致,但在类囊体膜上分子量为24~30 kD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雷 王蕾蕾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年30卷11期 2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过氧化物还原蛋白BAS1是巯基依赖的过氧化物酶,通过催化的Cys残基还原过氧化氢,依赖NADPH的叶绿体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保持BAS1的还原态.玉米含有两种BAS1:2-CysPrxA和2-Cys PrxB.利用RT-PCR方法从玉米幼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莉 俞嘉宁 《生命科学》 2009年21卷3期 438-443页ISTICCSCD
【摘要】 RNA编辑普遍存在于陆生植物中,在高等植物叶绿体中以C→U的替换为主,可能是叶绿体产生功能蛋白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使用体外分析、叶绿体转化和紫外交联等技术,使叶绿体RNA编辑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这些新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高等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春妮 陈惠君 《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 2012年8期 72页
【摘要】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本文对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了整体概述,为老师和学生对这两种细胞器及其相关功能的学习提供方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元刚 张衷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6期 998-10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是世界性的入侵有害植物,对其入侵特性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揭示入侵机理和开展植物入侵的防治工作.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入侵植物薇甘菊入侵特性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开展对薇甘菊非同化器官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立军 余朝文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1期 167-16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运用分子标记,鉴定药用植物天门冬及伪冒天门冬的同属植物.方法 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组两个片段的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 DelA和De1B两个片段很保守,供试材料除天门冬外序列完全一样;天门冬在DelA和De1B两个片段上存在96个和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龙 范多旺 等 《光电子·激光》 2006年17卷3期 337-342页
【摘要】 酸雨和大气污染会对植物叶片内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而植物光诱导延迟发光(DLE)被认为主要产生于叶绿体的PSⅡ中.利用自制的弱光探测系统,以生长周期长、叶片面积大的紫荆花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和SO2对其DLE特性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瑾蓉 董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1期 164-1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重要场所.类囊体腔是由类囊体膜包围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在类囊体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蛋白家族,包括高叶绿素荧光(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HCF)蛋白、亲免蛋白、放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晓敏 云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9期 1441-14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验证IPT基因在新麦草中的功能,为后续新麦草IPT基因进一步功能验证提供试验材料和理论依据.研究以DT型和ST型的新麦草分蘖节为材料,通过RNA-seq分析和qRT-PCR试验验证IPT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GO富集分析,采用PCR法克隆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子菲 苏应娟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年31卷4期 541-5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ycf94基因是近年来在叶绿体基因组中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在蕨类植物中表现高度保守.该研究共选取94种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背景下,对ycf94基因的结构特征、密码子偏好性、进化速率和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cf94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瑞 导师:朱世新 郑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入侵种和土著种之间存在的生态学差异是抽象的概念,且很难量化,生态学家基于现代物种共存理论从亲缘关系和性状差异的维度综合一系列入侵机制假说强调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差异和适合度差异对入侵成功的影响,强调入侵种在这两方面的独特性。菊科(Aster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家骐 导师:张琳 杨丙贤 浙江理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生物碱是植物在长期的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为抵御动物、微生物、病毒及其它植物攻击而形成的一大类含氮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积累可通过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来提升。有研究指出,叶绿体光合电子传递链是生物碱作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系统和生理表型的潜在活性靶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峰 唐晓敏 等 《南方农业》 2023年17卷5期 215-218,226页
【摘要】 南药高良姜系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亚欧国家常用的药材和香辛料,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目前高良姜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栽培资源种源混乱和品种缺乏已经制约了高良姜产业发展.总结高良姜的系统进化、遗传多样性(AFLP分子标记、SSR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文丹 高复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2卷4期 461-467页
【摘要】 为了研究拟南芥逆境响应蛋白SEP1的生物学功能,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SEP1基因缺失的拟南芥突变体sep1-1.和从诺丁汉拟南芥种子库(NASC)购买的SEP1基因敲降突变体sep1-2一样,sep1-1在正常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利贤 导师:CHAN HONG KIM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叶绿体需要上千种蛋白质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在植物细胞内,90%以上的叶绿体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组编码的,这些蛋白质需要从细胞质中转运到叶绿体中才能维持叶绿体的功能,因此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慧敏 导师:余庆波 上海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叶绿体起源于内共生的蓝细菌,为半自主型细胞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叶绿体保留有自身少量的遗传物质。叶绿体基因的正确表达需要自身编码的因子和核编码的因子共同参与。本硕士论文对核编码的因子pTAC13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序列分析发现,pTAC13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