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49
- 20
- 18
- 8
- 2
- 2058
- 974
- 877
- 853
- 816
- 435
- 331
- 247
- 236
- 20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佳萱 戚晓楠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5年31卷5期 729-7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与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经常以共病的形式存在,但在病理上却呈现相反的钙化特征,这被称作"钙化悖论".二者共病显著增加了患者同时罹患脆性骨折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良 赵晨琼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5年37卷6期 1149-1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杜仲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和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及关键靶点.通过TCMSP等数据库筛选杜仲治疗AD及OP的潜在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晓翠 曹继刚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5年36卷5期 925-929页PKUCSCDCA
【摘要】 中医辨证论治认为当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证型,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证同治亦同,所谓"异病同治".基于团队前期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影响精子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章分析HUA与少弱精子症(oligoasthenosper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彤彤 胡继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3卷14期 2081-2091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异病同治"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和高脂血症(HLP)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挖掘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借助Gen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寰 刘凯雯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24期 144-148,154页ISTICCA
【摘要】 膝骨关节炎(KOA)和骨质疏松症(OP)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临床上常见同时存在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异病同治"是中医的一种治疗理论,对病机相同的两种疾病,可采用相似的治疗方法.近年来,OP与KOA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既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婉霖 崔镇海 等 《吉林中医药》 2025年45卷6期 639-642页ISTIC
【摘要】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最早载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都有不同见解,该理论可理解为旨在应用温阳益气之法来论治阳气亏损发展而成的虚性疾病.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具体的症状分型,课题组从"肾阳不足、脾阳不足、卫阳不足"三方面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雅麒 王旭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21期 113-116页ISTICCA
【摘要】 中医治疗疾病重视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理论是中医诊治疾病之精髓.三甲复脉汤源自《温病条辨》,为吴鞠通治疗温病后期邪入下焦、阴虚风动之主方,具有滋阴复脉、熄风潜阳之效,主治热邪伤阴所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候.该方对火毒积蓄,虚阳浮动所致快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桂成 谈勇 等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6期 1-5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历来重视"调经种子"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现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调周学说"创立,对不孕症的治疗倡导"调周种子",临床收效颇丰,其中对经间期(排卵期)的调节最为关键.经间期的阴阳、气血、脏腑协调等直接关系到排卵与受孕.经间期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婷婷 刘雁峰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2卷7期 1733-17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依据,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腺肌病(AM)、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文皎 张煦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6期 79-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三生四味丸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证实三生四味丸临床治疗HUA切实有效;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探三生四味丸治疗HUA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拓展三生四味丸用药的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符合HUA诊断标准患者 5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 杨凤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3期 285-291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金代医家宋云公所著《伤寒类证》进行简考并深入挖掘其学术思想,以期为临证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伤寒类证》50门内容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伤寒论》条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该书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整理.[结果]《伤寒类证》是金代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晓晨 修静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7期 162-1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共同致病机制和靶点,预测异病同治中药.方法 在疾病数据库(GeneCards、OM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梓铤 黄逸唯 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25卷1期 25-32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元汤"异病同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补元汤的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宏 宋梓铱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5期 36-40页ISTIC
【摘要】 叶天士继承仲景理论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次提出"阳化内风"学说,并将此病机特点贯穿于中风、肝风、眩晕、头风、头痛、痉厥、癫痫等各门脑病急症的诊疗中.叶氏认为导致上(脑)病的原因是下虚,所以"阳化内风"的病位主在肝,因此在治法上强调从肝本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奚香君 谭英斌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34卷9期 1321-13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四逆散合二陈汤"异病同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抑郁症(major de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鹏宇 崔鑫瑞 等 《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 2025年2卷2期 50-55页
【摘要】 心律失常和抑郁症作为临床中常见病,均有较高发病率,两者虽为不同类型的疾病,但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均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索对这两种疾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异病同治"理念,从"肝郁克脾,脾虚生痰,痰蒙心窍"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姗姗 赵慧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15卷11期 103-10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淫羊藿-鹿角对乳腺增生症及焦虑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筛选淫羊藿-鹿角活性成分及靶点;基因卡片数据库(GeneCards)获取乳腺增生症及焦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艳 张倩 等 《湖北中医杂志》 2025年47卷10期 35-38页
【摘要】 刘真教授为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工作及中医治未病工作近40年.在心血管疾病、内科疑难病症、中医治未病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荆防败毒散源于人参败毒散,用药组方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赞澈 王晓翔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35卷2期 155-161页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宫腔以外生长,是一类雌激素依赖的炎症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为下腹痛、痛经,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生率为10%~15%[1-2].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正伟 余佼林 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5年45卷8期 78-80页
【摘要】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慢性胃肠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费时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和(或)手法辅助排便,同时可伴有便意减少、排便频次降低或粪便干硬等.其属于中医学"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佳铃 胡伟琼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4年35卷1期 83-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与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四逆散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CTD、TTD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和抑郁症的疾病相关靶点;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玉石 吴红飞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4年30卷3期 391-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祖国医学认为"肾精所化生之髓"在骨的形成、维持其功能等方面至关重要,肾气虚则髓减骨枯,骨量减少,发为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同样以肾精亏虚为本,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等层面均有较强关联,二者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慧 徐艳明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4年35卷9期 1364-13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 2 型糖尿病(T2DM)和阿尔兹海默症(AD)"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SymMap等数据库检索和筛选补阳还五汤中 7 味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并利用PharmMap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玮琳 符之逸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4年35卷6期 928-9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微环境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医学认为"血水同病",即湿瘀互结是EMs的关键病机,炎症微环境是EMs湿瘀状态的体现,正气不足导致水湿内生,瘀血停滞是湿瘀互结状态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晓铭 何敏聪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12期 45-48,后插18页ISTICPKUCA
【摘要】 时空分子影像学(spatiotemporal molecular imaging,SMI)是分子事件在临床影像(如X线、CT、MR、超声、介入放射学和心电图)中的动力学和定位,可将"临床-影像-分子-病理"串联,解释疾病在微观层面的异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婷婷 霍少川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4期 973-9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异病同治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获取桂枝茯苓丸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PharmGKB、TTD数据库分别筛选PCOS和E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伟 贡欣 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44卷11期 1269-1273页ISTIC
【摘要】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其共同的病因病机,同属于"癥瘕"范畴.这与"异病同治"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即"疾病不同,病机相同".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大伟 王鹂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9期 114-117页ISTIC
【摘要】 升降散作为温病"郁热内伏"之专方,其要义在气之升降,古今沿用,不乏奇效,前景广阔.章永红在癌毒致病学说的基础上,认为肿瘤并发杂症如便秘、发热、风疹、肺胀等为实者,多因"郁"而起.其从气机升降理论入手,灵活运用升降散化裁论治,精求方义,不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宁 孙雨颉 等 《天津中医药》 2024年41卷11期 1394-1397页ISTICCA
【摘要】 纤维化疾病在各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存在共性.通过考辨此类疾病中医病机证治源流,认为其病位在络,聚结癥瘕,异病同机,共同病理基础为痰瘀互结,病机责之于气、血、痰相因为患,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器官纤维化与络脉癥瘕的联系及辨治,同治有基础法,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国志 林贤灿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6期 1260-1264页ISTIC
【摘要】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肌少症(Sarcopenia,SP)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同时发生时被称为肌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