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1
- 32
- 4
- 3
- 1
- 1
- 10
- 6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葛苏 邹小宝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9期 1348-135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需要手术复位,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是最常用的术式,但目前的钉棒固定系统常通过加大连接棒的弯曲度来增加复位效果,导致置棒操作困难,增加了脊髓损伤概率.目的:评价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初步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耀兵 《智慧健康》 2022年8卷26期 102-1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用于寰枢椎脱位(AAD)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LCSS)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AAD合并LCSS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
【关键词】 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寰枢椎脱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伟 张仕涛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6卷17期 90-9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A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3例类风湿性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患者术...
【关键词】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运动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杰明 《饮食保健》 2020年7卷34期 42-4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治疗中后路钉棒撑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16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8例)采用寰枢侧块螺钉棒系统行寰枢复位内固定的方法 治疗,研究组(8例)采...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后路钉棒撑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再超 陈建 等 《医药前沿》 2020年10卷15期 17-18页
【摘要】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通过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效果和应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脊柱外科接收的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患者22例,对患者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V A S评分、J O A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斌 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索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在保留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至2012年间14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病人,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冀 郭群峰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4年34卷3期 248-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后路结构性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向阳 邹小宝 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3年16卷5期 408-4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介绍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评价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应用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5例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症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测量寰齿前间隙(A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科峰 肖俊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28卷4期 339-3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枢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脊柱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9年7月,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Anderson-D'Alonzo Ⅱ型齿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宝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28期 4529-453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随着寰枢椎手术量的增加,寰枢椎植骨融合的问题也一直备受重视,无论寰枢椎前路或者后路融合器,虽然对寰枢椎融合器的研究从未停止,但由于手术技术难度、手术风险、设计不成熟等诸多原因,目前仍未有相关的寰枢椎融合器可应用于临床.后路寰枢椎板间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宝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11期 1688-169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常用手术方法,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目前,临床中寰枢椎后路手术可应用多种植骨材料及置钉方式,而术后患者获得植骨融合的时间也多有不同.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后路不同植骨材料及钉棒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辉 刘兰泽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年25卷12期 1129-1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对于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手术方法有多种,常用术式为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其中寰椎安全顺利置钉为手术成败的关键,若术中寰椎置钉不成功或不顺利,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加大,临床需要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补救措施.我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向阳 杨进城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年23卷5期 411-4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建平 冯大雄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年11卷1期 180-181,封3页ISTICPKUCA
【摘要】 文章探讨了Vertex内固定系统植入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效果与植入物材料学性能的相关性.选择2004-01/2006-0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脱位与不稳26例患者,采用美国美敦力·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Vertex颈椎后路钉棒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新生 陈立言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年27卷1期 93-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经侧块与椎弓根固定寰枢椎疗效.[方法]11例患者接受C1后弓和(或)侧块与C2椎弓根多轴螺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3例.C1-2脱位7例,肿瘤2例,C1Jefferson骨折并横韧带断裂及C2齿突及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荣森 曹正霖 等 《广西医学》 2019年41卷13期 1689-1693页ISTICCA
【摘要】 寰枢椎脱位或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法较多,鉴于寰枢椎特殊的解剖结构,正确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手术对患者的安全及保留颈椎活动功能至关重要.寰枢椎固定可采用前、侧或后方入路,后路内固定技术因具有手术适应证广、生物力学稳定性优越、植骨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挺挺 张文斌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20卷3期 272-2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寰枢椎钉棒暂时固定非融合与寰枢椎融合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例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按融合与否分为两组:非融合组9例,一期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不进行植骨融合,骨折愈合后拆除内固定;融合组8例,行后路寰枢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巍 胡慧敏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21卷3期 201-2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单纯后路松解寰枢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技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评价其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松解寰枢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于寰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德春 程跃 等 《颈腰痛杂志》 2017年38卷1期 40-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融合固定治疗Ⅱ型齿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02-2014-04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融合固定治疗Ⅱ型齿突骨折19例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岁;交通伤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胜利 张远征 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年13卷5期 412-4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C1-2螺钉棒内固定系统行后路复位、固定和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对30例我科收治的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患者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峡部螺钉(或下关节突螺钉、颈3椎弓根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巍 陈水连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年24卷31期 103-1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钉棒系统治疗可复性寰枢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32例寰枢关节失稳患者,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2岁.术前行床边颅骨牵引2周,并床边照片,见寰枢关节可经牵引复位,再行后路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松 邵诗泽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年6卷14期 4130-413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很多,如Gallie钢丝法、Brooks钢丝法、Apofix椎板钩等,后来随着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Magerl螺钉)技术的出现,使后路固定技术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但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多,Magerl螺钉的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礼明 胡靖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13卷6期 603-6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寰椎侧块及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0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采用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术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迎松 刘路平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10年8卷1期 1-3,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5月~2008年1月收治的17例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梓锋 林斌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12卷4期 364-3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11例上颈椎骨折患者接受C1后弓与C2椎弓根多轴螺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术前均行X线片、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结果 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无椎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炳祥 龚遂良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年15卷5期 526-5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寰枢椎颈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齿状突Ⅲ度骨折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Anderson分型,对16例Ⅲ度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寰枢椎植骨融合. 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随访6~18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焱林 黄永红 等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7年9卷4期 204-20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8岁;改良Ande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向阳 杨进城 等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1期 5-9页
【摘要】 目的:评价寰枢椎脱位后路钉棒固定手术不同植骨材料的植骨融合效果。方法2002年11月至2012年7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468例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施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部分经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松波 刘先银 等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32卷4期 515-51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经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疗效.方法 应用经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同定、植骨融合治疗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术中在C臂辅助下行C1、C2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磨钻准备植骨床,取自体髂骨行椎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