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7
- 2
- 2
- 18
- 14
- 6
- 3
- 1
- 12
- 11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雷琪 罗江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10期 1688-16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水蚯蚓和配合饲料驯养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嗅觉系统影响,研究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长江鲟嗅觉器官发育,利用嗅觉电生理技术测量其嗅觉敏感性及采用行为选择实验比较两组不同饵料驯养长江鲟的摄食偏好差异.结果显示:4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龙娃 刘柱东 等 《昆虫知识》 2009年46卷2期 249-2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顶空采样方法,比较健康油松、人工损伤油松以及抗性油松在单萜烯成分组成上的差异.GC.MS分析表明,在自然状况下,油松树干释放的萜烯类成分很少,以α-蒎烯占绝对优势(>97%);人工损伤后,油松萜烯类成分明显增多,除α-蒎烯为主要成分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莹 李燕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年23卷1期 216-21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评述了当前国际上嗅觉和味觉组织、细胞电生理及其芯片技术的研究状况.介绍了细胞胞内记录技术在嗅觉和味觉的电生理研究中应用,分析该技术在实现组织-细胞以及胞间信号传导过程的实时动态检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细胞阵列和单细胞芯片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莹 倪道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3卷6期 81-82页ISTIC
【摘要】 嗅觉能力的检测或嗅觉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主观检测和客观检测,本文重点介绍嗅觉功能的电生理学测试,包括嗅觉事件相关电位、嗅觉脑磁图、伴发负变异、嗅觉系统结构影响和嗅觉功能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庆梅 刘清君 等 《微纳电子技术》 2010年47卷11期 689-695页
【摘要】 微纳传感技术在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揭示细胞网络属性、研究神经传导及药物安全性测试等方面展现了它独特优势.针对组织电生理检测的多种微纳传感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描述与评价,着重对多点实时监测的微阵列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庆梅 肖丽丹 等 《自然科学进展》 2009年19卷4期 361-369页
【摘要】 应用于组织切片的传感阵列技术是在组织电生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体外研究组织电生理及神经传导的前沿技术.该技术能够对组织进行多点、实时、无损检测,在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揭示细胞网络属性、分析不同细胞或细胞群之间的兴奋与抑制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加菜 魏成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11期 3146-31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单感器记录技术是一种昆虫细胞外电生理技术,可以测量昆虫单个感受器对刺激物的电生理反应.该技术有助于探明昆虫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对不同信息化合物的电生理响应机制,将单感器记录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阐明昆虫嗅觉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可以研制昆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 占小俊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57卷8期 974-97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事件相关电位(trigemin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s,tERPs)在不同类型的嗅觉障碍性疾病中的检测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嗅觉味觉诊疗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Lu DC ; Zhang H ; 等 《The FASEB Journal》 2008年22卷9期 3216-3223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nimals;Aquaporin 4;Behavi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Das P ; Parsons AD ; 等 《Physiology & behavior》 2005年86卷3期 287-296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Behavior;Animal;Electrophysiolog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宁 导师:刘寒 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 水产养殖(硕士) 2022年
【摘要】 嗅觉是鱼类最重要的化学感受器之一,可广泛感知食物气味和各类信息素,在鱼类摄食选择、洄游及躲避敌害中起重要作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是中国特有的淡水植食性经济鱼类,主要喜食轮叶黑藻(Hydrilla v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盼盼 张杰 等 《昆虫学报》 2025年68卷6期 785-7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针对全球重要果蔬害虫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基于雄性引诱剂的雄性歼灭技术(male annihilation technique,MAT)已被广泛应用,其中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ME)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宾 吕鸿雁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5年31卷4期 385-3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德国小蠊对 16 种植物源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筛选对德国小蠊具有引诱活性的植物源单体化合物.方法 使用触角电位仪、方箱试验与四臂嗅觉仪测定德国小蠊的触角电位(EAG)和行为反应,使用SPSS 2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欣 赖燕蔚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6期 602-609页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嗅觉障碍、感觉障碍、吞咽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崔伟婵 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非常灵敏的嗅觉系统,它主要通过昆虫触角上的感器来完成一系列行为反应.昆虫的感器是由一到多个感受神经元和三个辅细胞组成,可以与气味分子特异识别的气味受体就位于神经树突表面.本研究对多种植物挥发物进行筛选,利用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晓娟 导师:张维天 苏州大学 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嗅觉障碍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发病原因多样,既往研究提示,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阶段的肝脏疾病对嗅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嗅觉损伤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相关,并且,嗅觉中枢可能是主要的损伤靶标,但是机制不明。众所周知,胆红素引起的兴奋毒性是胆红素神经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添添 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动物具有异常灵敏的嗅觉,为了充分利用动物已发育完善的嗅觉来检测气体,本文分析了动物神经元的在体气味响应.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在大鼠的嗅球僧帽细胞层植入微电极阵列,采集编码气体信息的神经元的胞外动作电位,分析后可得到气味响应结果.数据分析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应楠 导师:夏灵 叶学松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研究神经系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析感觉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相比其余感觉神经系统,嗅觉神经系统由于结构简单,已经成为人们认知神经系统、探索脑信息处理机制以及记忆机制的良好的切入点。近年来,嗅球球旁细胞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演变机理及其在嗅觉信息编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小妹 导师:叶学松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8年
【摘要】 相对于动物的其他感觉系统,嗅觉系统是一种在种系发生上最原始、退化上最快、结构上最简单而研究上又起步较晚的化学感觉系统,它的研究对感觉神经系统、脑信息处理机制和记忆机制的探索和认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在嗅觉系统中,嗅球作为嗅觉传导通路的第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荣凤 导师: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 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新生期动物生存环境直接影响神经发育,可导致成年后动物行为的变化,这种影响甚至可以持续终身,如新生期母爱剥夺的幼猴,成年后出现智力低下,易恐惧和孤独等症状(Harlow.1949),而丰富环境可以完全抵消亲子分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单一视物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天鹏 导师: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 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嗅觉是外界与大脑直接联系的惟一感觉,嗅觉神经系统与动物的觅食、求偶、辨析安全与危险、情感交流等生存本能直接相关,也是目前人们了解得最少的感觉。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嗅觉神经系统的机理与大脑学习记忆的机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嗅质在慢波睡眠期间能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清君 导师:王平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06年
【摘要】 神经电生理研究,历来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目前神经元电信号的记录,仍主要依赖于以膜片钳为代表的细胞膜微电极穿刺或钳制技术。该类方法因其对细胞的穿刺损害作用,难以实现长时程测量,同时也难以实现对神经元网络的多位点同时测量。有鉴于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龙 谭荣荣 等 《昆虫学报》 2023年66卷7期 978-9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所接收的气味集合即昆虫的气味景观.昆虫依赖于对气味景观的感受和分辨,完成目标定位、取食、交配、产卵等生命活动.通过气味景观管理可操控昆虫的行为,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本文从昆虫气味景观的组成和扩散,气味景观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影响气味景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华 凌斯全 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38卷6期 7-14页
【摘要】 外来入侵物种曲纹紫灰蝶Chilades pandava是危害苏铁属的重要害虫.从植物中寻找驱避活性成分为曲纹紫灰蝶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支撑.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精油,对其化学组成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保敏 任利利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8年40卷2期 324-3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是国际上危害十分严重的林业入侵生物.本文在细致观察松树蜂交配行为和节律的基础上,收集4种不同状态下松树蜂雄蜂体表浸提物,分析松树蜂雌、雄蜂对雄蜂体表浸提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以期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刘杨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8年40卷6期 1201-12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嗅觉是昆虫的主要感觉模式,在昆虫的重要行为活动如寻找配偶、定位寄主、选择产卵场所等中起着关键作用.昆虫通过触角等外周嗅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化学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加工整合,最后通过大脑发出指令调控自身关键的行为.昆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斌 吴哲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8年37卷1期 57-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体生物电子鼻利用了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因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在嗅球中植入电极的过程中其位置主要根据经验确定,因此成功率并不理想.利用锰离子的钙离子相似性和强顺磁性,在10只大鼠单侧鼻腔中滴入锰离子并给予气味刺激,进行磁共振扫描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红 刘勇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期 351-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昆虫的取食危害可导致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发生质和量的变化,天敌利用植物在受到植食性昆虫的危害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来寻找寄主,这种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寻找寄主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 glomerata)是菜粉蝶(pi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洁 赵冬香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5807-58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培养皿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臭腺分泌物的乙醚提取物对成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乙醚提取物中具有5种挥发性物质,即(E)-2-辛烯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梅 鞠倩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2期 121-1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分离鉴定暗黑鳃金龟的性信息素成分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本研究对比摸索了3种触角的处理方法,并进行同一浓度(30 ng·μLM-1)二元混合物、不同配比的触角EAG测试.结果包括:建立了一种鳃叶状触角的触角电位(EAG)测定方法,即将暗黑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