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0
- 15
- 7
- 1
- 1
- 12
- 11
- 10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小妮 陈露雨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2期 4988-49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输入方式的改变导致凋落物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对森林土壤氮矿化产生影响.选择未被入侵的次生阔叶林和毛竹入侵后形成的毛竹纯林为对象,对地表凋落物进行保留、去除与置换处理,采用室内培养法同时添加抗生素(链霉素和放线菌酮)分析真菌和细菌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小芳 胡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2期 405-4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悉生培养微缩体系,探讨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华美新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数量和活性及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线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小芳 李辉信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6期 1112-11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悉生培养微缩体系,探讨了不同食细菌线虫取食密度下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对细菌(Bacillus subtilis)数量和活性及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对细菌的取食,促进了细菌的增殖,并在不同线虫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常慧 邢雪荣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1期 2184-21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素是各种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牧草从土壤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形式存在,而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是无机态氮.这些有机态氮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由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转化为可被植物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巨晓棠 刘学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2期 2241-22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田间试验结果研究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并用间隙淋洗好气培养试验结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田间氮素矿化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量在年际间和作物间的变异很大,夏玉米季一般高于冬小麦季,从而导致夏玉米季施用氮肥的增产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晶 田红灯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11期 110-114页
【摘要】 土壤氮素矿化过程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总结现阶段土壤中有机氮矿化的研究成果入手,阐述了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因子:氮素矿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可以归结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茂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25卷3期 298-303页
【摘要】 土壤氮素矿化研究对从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到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因素.从目前的研究看,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土壤环境因子,土壤有机质质量,土壤生物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主要是在对单个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茂洁 《四川环境》 2004年23卷4期 37-42页
【摘要】 土壤氮素矿化研究对从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到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氮素矿化模型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还是以简单功能模型模拟和预测氮素矿化量为主,以双组分一阶动力学模型和一阶-零阶混和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对机理模型的研究还处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士喆 刘芬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6期 70-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形态的氮输入对湿地植物根际周围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的影响机制,于 2021 年 8 月采集了德州减河湿地芦苇及原位土进行加富栽培实验,并利用连续淹水培养法进行氮矿化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氮输入对植物根际分泌物的释放有不同影响,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易 黄立华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年28卷10期 1816-1827页
【摘要】 [目的]为探明土壤盐碱化对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盐碱化条件下氮素的矿化和硝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土壤盐分、养分含量的关系,为盐碱化土壤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随机采集了 30个不同盐碱化程度的稻田土壤(0-20 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紫燕 李世清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940-49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黄土高原从北向南不同地区典型土壤类为对象,采用Bremner淹水培养法,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淹水培养期间矿化出的部分NH+4 N会被粘土矿物固定,固定量因土壤不同而异,因此在测定有机氮矿化量时,只有考虑这一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发会 李世清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期 227-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对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和氮素矿化势(NO)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c、BN和NO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关中平原至陕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发会 李世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2期 2739-27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黄土高原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与土壤氮素矿化势(N0)、全氮(TN)、有机碳(OC)及土壤颗粒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BC、BN与TN、OC呈极显著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伏生 曾德慧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2期 341-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才平 欧阳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2期 204-2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更好地了解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从而估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在实验室条件下,控制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将不同含水量(0.12、0.20、0.28、0.35、0.40kg.kg-1)的土柱置于5℃、15℃、25℃和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斌 陈竹君 等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10期 1718-17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论述了土壤中微生物体氮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矿化特性及其与土壤矿化氮间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土壤供氮指标间的关系等.提出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不同耕作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文清 余明泉 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33卷6期 1236-1241页
【摘要】 以南昌“城区—郊区—乡村”梯度下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原位控制和PVC顶盖埋管法,开展凋落物管理措施和城市化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氮素(N)转化及其有效性季节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移除有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玉晨 郝鲜俊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年26卷2期 378-3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的氮素矿化过程的影响,以山西省孝义市水峪煤矿采煤塌陷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0 mg/kg施氮水平下(以全氮计),施用鸡粪、猪粪和牛粪,并以不施肥处理为空白对照,在培养温度为20℃和30℃下,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妮 杨清培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2期 3297-33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分变化会影响森林土壤氮素矿化作用,进而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采用室内好氧培养法,分析了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15%、30%、45%含水率)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金玲 吴福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3期 610-6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气候变暖情景下季节性冻融格局的改变可能显著影响高寒森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本文采用原状土壤移位培养的方法,以海拔梯度形成的温度差异模拟气候变暖,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在生长季节和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的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在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晓 刘化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6期 1450-14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广东南雄烟区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烤烟氮素累积分配规律以及当季施入肥料氮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南雄烟区土壤氮素矿化量随着生育期推移呈上升趋势,在移栽后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伏生 余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7期 1529-15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温度、水分和演替阶段及其交互作用对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演替阶段对土壤氨化速率影响显著,其中12 ℃<24 ℃<36 ℃,灌丛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低于常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好 马维伟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0期 3906-3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矿化是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和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研究高寒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氮矿化演变特征,对揭示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干扰背景下的湿地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尕海湿地 4 种不同退化梯度(未退化、轻度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丽 侯向阳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095-5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为平台,以样带上未放牧和重度放牧配对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重度放牧对欧亚温带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1)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土壤氮积累量和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呈现出干燥度指数较大的样点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贵才 韩兴国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2期 194-20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封顶埋管法,我们于11月21日至次年4月15日,分3个培养期共165天(包括干季初期、中期和末期),对哀牢山原生木果柯林(Lithocarpusxylocarpusforest)、栎类次生林(secondary oakforest)和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妮 杨清培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2期 7309-7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原位培养法和时空替代法,对江西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人工马褂木林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森林转换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前后各森林土壤无机氮库(NH4-N、NO3-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天相 胡锋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3期 7545-75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蚯蚓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碳氮循环和N2O排放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接种蚯蚓(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农田土壤特性及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分析蚯蚓在土壤N2O排放中的作用,于2007-2008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军柱 乔玉辉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1017-10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蚯蚓在有机物分解和土壤的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室内微宇宙模拟试验,研究接种不同密度的蚯蚓对秸秆分解和土壤氮素矿化的贡献.设置3个处理,HDT为接种6条蚯蚓,LDT为接种2条(相当于田间蚯蚓密度水平),ZDT为不接种作为对照.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民杰 王传宽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7期 3747-3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PVC管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了东北地区4种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硬阔叶林、蒙古栎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土壤氮素矿化、硝化的时间动态及氮矿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种森林土壤氮素矿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蒙古栎和红松林土壤在6月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娜 周建斌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9期 1937-19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黄土高原南部17年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及撂荒条件下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灭菌与不灭菌条件下不同肥力土壤对施入外源硝态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配施(MNPK)及长期撂荒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