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4
- 312
- 4
- 1
- 74
- 16
- 15
- 12
- 8
- 146
- 124
- 97
- 44
- 4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国运东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4年33卷2期 149-158页MEDLINEISTIC
【摘要】 由于野外采集环境的限制,常常无法采集得到完整规则的野外地震数据,为后续地震处理、解释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地震数据重构.凸集投影(POCS)方法利用地震波形在Curvelet域的稀疏特性,可以重构出高信噪比地震数据,该迭代算法稳定,其收敛...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构;凸集映射(POCS);曲波变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丽 刘晓雨 等 《中国应急救援》 2024年3期 50-54页
【摘要】 为满足"全灾种、大应急"框架下的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要求,在梳理当前地震应急响应技术系统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出新一代全国地震应急响应服务技术系统的建设构想,全方位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更高"智"量、更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泽仁志玛 刘大鹏 等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54卷4期 455-465页
【摘要】 张衡一号电磁卫星是中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天基观测平台,其科学目标是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数据,对中国及其周边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途径.张衡一号电磁卫星系列的第一颗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大业 董春丽 等 《山西地震》 2023年2期 15-22页
【摘要】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于 2015 年开始建设,山西预警工程子项目是其中的一部分,于2022 年4月进入内部测试运行阶段.文章从台站运行、台基背景噪声水平及事件波形记录三方面对山西预警工程子项目 30个新建基准站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雪景 扈桂让 等 《山西地震》 2023年3期 41-45页
【摘要】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数据库模板、入库软件等,简述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转换入库、检测汇交的过程,并以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例进行成果展示,讨论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卓 王运生 等 《山地学报》 2023年41卷1期 93-102页
【摘要】 在揭示山体不同部位和不同场地条件对斜坡地震动响应程度的研究中,学者们多采用振动台和建模等方法,较少使用天然地震下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以2022年芦山MS 6.1级地震为对象,分析了布置于石棉县的强震监测仪所记录到的主震数据...
【关键词】 芦山MS6.1级地震;石棉县城谷坡;实测地震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蕾 朱宏 等 《震灾防御技术》 2023年18卷2期 389-397页
【摘要】 为实现地震预警网络环境实时监控与分析,明确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和范围,根据地震预警系统业务分区梳理关键业务、网段和终端,并通过数据流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系统网络流量监控.通过数据包采集与解码技术,实现对主要业务系统关键指标的监控,从而对地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杰 郑树平 《山西地震》 2023年1期 41-44页
【摘要】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综合地区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经济、行业统计、开展救援等相关数据的综合性数据库,在地震应急、震害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更新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地图的兴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旭辉 黄建平 等 《地震科学进展》 2022年52卷1期 1-25页
【摘要】 地震监测预警和预测预报是当前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所面临的最艰巨的问题之一,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安全与国计民生的亟待攻克的科学难题.为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建设,我国于世纪之交提出了建立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战略发展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爽 王小明 等 《科技与创新》 2022年8期 20-26页
【摘要】 区域总人口数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产出灾情报告的重要参数,而上海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人员密集,且人流量大,各区早晚总人口数差异显著.目前上海市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读取的应急基础数据库中的人口数据,没有考虑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和人口的变化规律.拟...
【关键词】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灾情报告;人口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英 魏薇 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43卷3期 172-177页
【摘要】 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北京时间)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发生MS 5.0地震.江苏盐城、南通等地区震感强烈,上海普遍有感,山东和浙江等部分地区亦有震感.上海地震台在震后7 min发布人工速报结果,并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品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鹏 陈秀清 等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42卷3期 485-491页
【摘要】 基于矩阵秩减理论的联合去噪与重建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勘探地震和天然地震的波形数据重建.经典的多道奇异谱分析(MSSA)方法在对频域切片分量数据投影的块Hankel矩阵降秩过程中采用了常规截断奇异值分解,其固有理论缺陷及不适当的秩选参数均容易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颖 王海云 等 《世界地震工程》 2022年38卷4期 204-210页
【摘要】 土层的剪切波速是描述土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金银岛岩土台阵记录的8次浅源地方震的弱震动数据,使用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识别的剪切波走时,评估了该台阵两个水平方向的原位剪切波速剖面.结果 表明:在44.2 m深度以上,估计与实测的平均...
【关键词】 原位剪切波速剖面;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弱震动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旭东 蒋弘毅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40卷4期 12-18页
【摘要】 目前河北地震预警系统有JEEW和EEW两套系统,两套产出的日志文件内容没有参数说明,不便于后期分析处理工作.新设计的地震预警日志分析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采用B/S架构,可将两套预警系统产出的日志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以表格和地图展示的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玲 胡玉良 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43卷5期 220-228页
【摘要】 基于山西省地震局区域中心市县地震前兆数据库,依据中国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规范录入基础数据,使用SQL语言,通过新增字段、创建数据库表和评估清单视图等操作,据山西省"市县地震前兆监测台站名录"三级考核台站的测项信息进行分类,实现山西地震前兆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宏英 段晋超 等 《中国防痨杂志》 2018年40卷9期 979-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绵阳市地震灾害发生后10年间极重与重灾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7年绵阳市9个县(市、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的资料,以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梓潼县、盐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成成 王琐琛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1年10期 39-41页
【摘要】 为提升地震业务工作信息化程度,实现地震台站监控自动化、智能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地震监测数据流程业务链,重点抓住地震业务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聚焦"台网监控、快速定位、震情服务、综合展示",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建设地震台站运行监控平台,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全才 张庆云 等 《世界地震工程》 2021年37卷3期 189-199页
【摘要】 综合利用强震数据、GPS数据和InSAR数据基于双断层模型反演熊本地震滑动分布,通过选择合理的介质模型和平滑因子,分别对数据进行单独反演和联合反演.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三种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最优,最终滑动模型为:断层1走向为236°,倾角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恒 胡秀英 《护理学杂志》 2014年29卷23期 48-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了解经历过2008年汶川地震的灾区医院在职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现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以国际护士会(ICN)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制定的灾害护理能力框架为指导,对四川省经历过汶川地震的18所灾区医院的723名护理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锐 王杭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35期 6871-6874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华西口腔医院5.12地震口腔颌面部创伤调查表对2008-05-12/06-30在汶川地震中以及随后余震中受伤的共419例颌面部创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00软件建立华西口腔医学院颌面部创伤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仁才 刘明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2期 5795-5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实施汶川地震生态环境影响应急评估工作过程中,考虑到时间紧、范围大的现实情况,对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与方法上进行了深入探索,成功地采用多源数据集成与融合技术,将不同传感器、不同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了集成与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杰 陈智勇 《地震工程学报》 2020年42卷1期 123-128页
【摘要】 针对当前提取地震前兆数据易受到噪声干扰,且数据库中数据更新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相关的地震前兆数据库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方法.利用快速Myriad滤波器,引入滑动窗,选择窗口数据参与到计算中,将计算结果当作目前窗口滤波输出值,实现数据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启阳 庹先国 等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年39卷3期 91-93,97页
【摘要】 针对隧道微地震监测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及多通道数据并行采集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Zynq-7000平台的多通道微地震数据采集节点.在Zynq-7000芯片的PL部分采用逻辑状态机实现外部12路ADC并行采集控制,在PS部分编写PL外设内核驱动模...
【关键词】 Zynq-7000平台;微地震数据采集;嵌入式Linu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树平 徐博 等 《计算机时代》 2020年3期 93-95页
【摘要】 概述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和天地图平台,提出通过数据处理,建立以天地图平台为基础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应急评估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解决要素数据的涉密限制问题,提高信息交流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扩展地震应急信息服务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厚林 陆栋梁 等 《科技资讯》 2020年18卷21期 51-54页
【摘要】 该文描述了佛子岭地震台GS-2000-DC超低频电磁扰动仪的的基本情况、工作原理等,介绍了GS-2000-DC超低频电磁扰动仪在佛子岭台的运行情况.通过收集佛子岭台近年来电磁波观测资料的处理与映震分析,初步分析了GS-2000-DC电磁扰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雪姣 庹先国 等 《测控技术》 2019年38卷2期 142-145,150页
【摘要】 “大数据”物探时代下,为了进行高速度、多通道的地震数据采集工作,对数据采集驱动展开研究.针对多路并行地震数据采集应用层驱动存在系统调用频繁、硬件控制实时性不高以及数据采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总线设备驱动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将数据采集的实时和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峰 王霞 等 《山西地震》 2019年4期 41-43,51页
【摘要】 该文简要介绍地震会商综合预报业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功能实现.该系统依托数据专家(Datist)平台实现周、月震情监视跟踪报告与PPT一键化,解决了手工下载、人工查询与提取等效率低下的问题,完成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前兆异常时间进程图、空间分布图及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一鸣 李怀良 等 《物探与化探》 2019年43卷2期 367-372页
【摘要】 精确的初至拾取是微地震数据处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流的长短时窗比法(STA/LTA)和基于自回归模型的赤池信息准则(AR-AIC)方法,对强噪声数据的拾取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为精确的估计强噪声数据初至,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W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璇 王卢阳 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9卷10期 1385-1389页
【摘要】 通过分析美国加州地区地震数据关系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网络拓扑结构基本度量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网络规模迅速变小,并最终达到稳定;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加呈波动性下降.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鹤飞 李立新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9年30卷6期 96-97页ISTICCA
【摘要】 阐述了远程会诊车在"5·12"地震救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远程会诊系统在救灾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该系统在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为远程医学在军事和民用应急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远程医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