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4
- 1
- 5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薄建杰 郝凯 等 《山西地震》 2019年3期 1-5页
【摘要】 生命线工程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对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输油气管道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工程之一,其地震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新疆某输油气管道的地震安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春 韩胜 《山西地震》 2013年1期 1-3,8页
【摘要】 依据地震地质构造和断裂带几何特征,将临汾盆地及其周缘划分为6个研究区域,运用近27年经过精确定位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采用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值的组合,结合震源深度分布、历史强震背景,分析临汾盆地及其周缘各研究区的现今活动状态.结果表明,现今应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果 冉洪流 等 《地震地质》 2022年44卷1期 150-169页
【摘要】 海域地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模型是中国下一代地震区划图的重点工作之一.文中基于最新编制的中国海域地震目录,首次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自适应空间平滑地震活动模型.首先对地震目录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云飞 雷建设 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5年34卷2期 191-204页MEDLINEISTIC
【摘要】 本研究收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08年 11月 18日至 2023年 10月 26日期间由 68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海南及邻区 415次地震事件的 6090条P波和 5545 条S波震相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开展重定位研究,最终获得 3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兵 郭啟良 等 《地质学报》 2023年97卷2期 339-348页
【摘要】 活动断层上盘浅部的高应力异常通常被认为是强震前兆之一,而低应力一般认为不会发生地震是安全的.然而多个震例表明,低应力状态下的地震危险性具有多解性.为进一步探讨强震前的应力异常特征,本研究利用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梅 杨静 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43卷4期 61-72页
【摘要】 利用2008-2017年夏县地震台断层气汞浓度观测数据,分析其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间的关联性,结合同时段震源机制解、库仑应力和由GPS基线推测的山西南部构造应力场、地壳形变特征,解释断层气汞浓度变化与区域构造活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按照气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雅萍 《西藏科技》 2019年3期 14-17页
【摘要】 文章主要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地震观测资料,对区域和近场开展地震活动性分析,结合地震构造活动性评价,研究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强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历史强震和现代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研究工程场地及周围有限区域一定时间段内地震环境和地震活动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z1期 45-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挤压综合征(CS)患者血常规特点,分析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研究 CS 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与外周造血功能及患者康复的相关性。方法用 ABX pentrer12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对17例被垮塌物挤压所致的地震挤压综合征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土登次仁 朱德富 等 《西藏科技》 2018年1期 20-22页
【摘要】 2017年1月12日至2017年3月15日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发生了显著震群,系统整理该地区震群,并对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震群与中强地震的关系,同时检验前兆震群类型的判断指标.结果表明:西藏当雄震群活动集中,强度以ML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土登次仁 格桑卓玛 等 《西藏科技》 2017年8期 30-33页
【摘要】 2016年1月22日至2016年2月17日西藏当雄地区发生了显著震群,系统整理该地区震群,并对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震群与中强地震的关系,同时检验前兆震群类型的判断指标.结果表明:西藏当雄震群活动集中,强度以ML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宋美琴 等 《地震》 2015年35卷2期 43-50页
【摘要】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中小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层状介质中点源位错模型的广义透射系数的快速算法和理论地震图拟合直达波最大振幅比来求取小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计算了2001年-2012年山西地区281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根据优势分布得到山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刘剑 等 《中国地震》 2015年31卷4期 647-655页
【摘要】 2015年1月15~27日,山西介休发生ML3.3震群活动.精定位结果显示:震源体很小,震源较浅;根据震源谱拐角频率和视应力特征认为,本次震群活动与水库诱发地震有相似之处.鉴于本次震群孕震过程可能有水等流体的参与,本文综合构造环境、震源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良好 袁道阳 等 《地震研究》 2015年38卷4期 558-567页
【摘要】 通过野外活动断裂地质填图,获得了云南西南部黑河断裂的断错微地貌、断错地层、最新活动时代及滑动速率等定量参数.对比分析表明,黑河断裂具有较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根据断层几何特征大致可划分3条次级断裂段,自西向东分别为沧源-木戛段、木戛-南代段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小厉 倪四道 等 《中国地震》 2015年31卷2期 308-318页
【摘要】 2011年11月6日3时,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发生了5.6级地震.此次地震是该地区100多年以来的最大地震,因该区地震活动性低,故需要对此次地震成因开展研究.本文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对该地震分别进行近震、远震以及近远震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刘素珍 等 《山西地震》 2013年3期 1-5页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2013年山西及其邻区3次ML3.0以上震群,从地震活动特征、序列参数、震源机制解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经计算得出,震群参数均具有前兆特性.同时,结合1981年至2013年,山西震群震例对应地震情况以及目前山西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春 宋美琴 等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6期 222页
【摘要】 结合临汾盆地历史地震资料、地震地质背景以及现今地震目录,首先,利用精定位的地震目录,绘制临汾盆地区域ML≥MC(完整性震级)地震的3D图像,分析现代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临汾盆地地质构造单元将其分为6个区域,由最近40年的精定位地震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培善 《地震学报》 2002年24卷2期 221-222页
【摘要】 <篇首>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床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6的事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建国 潘怀文 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0年21卷4期 156-166页
【摘要】 <篇首> 10.1观测仪器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基本参数,它在大气电特征、雷暴的产生与发展、太阳活动及环境监测、航空航天器的发射以及地震预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9208699 广东 P315.5 基础研究 地震服务
【成果简介】 该技术成果为工程选址和建设场地合理规划提供依据,也直接为工程抗震提供设计依据。该成果采用目前国内外工程场地震领域先进科学技术与方法,根据多种信息综合判定工程场地震影响区的潜在震源模型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分析地震烈度并导出地面加速度和反应谱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82864 安徽 P315.5 基础研究 地震服务
【成果简介】 该项课题从几个方面研究了地震活动和地震序列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若干新的地震活动和地震序列的规律和参数;提出了直接余震、间接余震的观点和余震趋势的预报原则、步骤,以及地震空间分布的统计规律;首次将η值进行时空扫描用于地震预报,收到了较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7200760 北京 P315.6 基础研究 地震服务
【成果简介】 溧阳—介休—五原北西地震带是唐山地震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我们通过研究发生在这个条带上强震的震源机制,破裂过程,震源参数及迁移特点,发现发生在这个条带的较强地震具有某些明显的特点。说明这个条带强震的破裂特征与其它地震带相比有相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