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3
- 1
- 1
- 1
- 2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沐生 左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4期 11146-11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热岛效应与高密度、高强度发展的中心城区建成环境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屋顶绿化不额外占用建设用地,成为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针对当前屋顶绿化降温模拟与实际规划建设过程关联性较低、街区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丽珍 《兰台内外》 2023年2期 67-69页
【摘要】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被称为"第三代数字图书馆",其出现,完善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本文结合山西省晋城市投入使用自助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自助服务;自助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强 周伟奇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6期 2180-2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动态度反应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剧烈程度,对其进行量化是理解城市景观变化和进行城市生态空间监管的基础.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城市扩张引起的特定地类(如人工表面、植被等)的动态变化,缺乏对城市内部精细尺度上(如街区尺度)景观动态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耀军 王成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8期 2290-23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森林是城市中主要的生态功能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基于居民方便获取城市森林服务的要求,根据大型城市森林斑块、道路网和街区单元数据,利用ArcGIS9.2的Network Analyst工具,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在2km步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贝 焦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2期 533-5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雨洪灾害频发和存量规划的背景下,阐明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雨洪滞蓄效能间的关系与机制,成为实现有限城市绿地的最大雨洪滞蓄效能并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系统归纳了城市和街区尺度下绿地景观格局对雨洪滞蓄效能的影响要素、作用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阳 杨亦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12期 4223-42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热岛加剧了城市热胁迫问题,但针对城市街区的研究仍不多见.湿球温度指示气温和湿度的综合效应,能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热舒适度.本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对象,在不同时段、季节和天空状况下,基于移动观测方法获取气温、相对湿度和地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丹 张永霖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3期 10607-10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形成生态缓冲区来提升环境质量,还能保障居民的健康与福祉.随着城市区域的持续扩张,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地对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基于景感生态学的原理,提供了一种评估城市街区内绿化覆盖尺度的定量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绥 朱蕾 等 《城市发展研究》 2014年21卷1期 42-45页
【摘要】 当前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对其防治不仅是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环境问题,而且是影响公共安全的社会问题.重点分析了城市领域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在城市规划视角下,从城市形态结构、街道空间布局、建筑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曹宁 等 《档案与建设》 2013年5期 31-33页
【摘要】 明中叶以后至清同治、光绪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不同区域经济、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各大城市纷纷建立了一种地缘性的社会化群体组织——会馆.其繁衍广、影响大,几乎成为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社会时尚,客观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进 张海陵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2期 5674-5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热岛效应致使高密度老旧社区的热环境情况日益恶化.当前老旧社区室外热舒适评价相关研究仍存在评价维度相对单一、量化指标相关性不清晰、社区典型空间差异化对比不深入等问题.以厦门市高密度老旧社区深田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问卷调查以及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瑶 石龙宇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1期 5378-5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维绿量的科学测算对于评估城市绿化水平和开展生态效益定量研究至关重要.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遥感影像的绿量测量方法需结合实地调查,获取树种信息并构建不同树种树冠形态参数关系模型,这一过程费时费力.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直接量化的因子模拟单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阳 华文平 《城市建筑》 2023年20卷16期 169-171页
【摘要】 文章以深圳市华侨城东部工业区的发展为索引,以城市街区形态学和街区特性作为切入点,讨论华侨城的场地形态和街区环境,简要分析该街区的形成因素,以及它对周边居民、工作人员、管理者的影响.希望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深入地探讨城市、场地、人三者之间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之点 彭立华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9期 7120-7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探讨大面积屋顶绿化如何改善城市冠层内部三维空间的热环境,改善效果与城市形态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基于三维小气候模型ENVI-met 4.2,开展街区尺度屋顶绿化热效应研究.在南京市选择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特征的8个典型样区,每个样区设置2种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华 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高峰论坛暨2016园艺治疗学部学术与实践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近几年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多接触自然或人造景观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景观的治疗作用,不应该只限定在某一范围内.把治愈性景观运用到城市环境的建造中,才能让更多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得到改善.本研究尝试利用景观的疗养功能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得到放松,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文 刘茂松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4期 1480-14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RS技术支持下,采用分辨率为10 m的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应用Haar、Morlet、Mexican Hat 3种基小波,对南京市江北城郊、主城区和东南城郊3种不同景观类型进行了特征尺度研究.结果表明,Morlet基小波最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立明 傅绍良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4期 52页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关于"食安山东"服务品牌示范创建工作的要求,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工作为契机,淄博市张店区食药监局体育场所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示范街(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Robert Cervero Olga L. Sarmiento 等 《城市交通》 2016年14卷5期 83-96页
【摘要】 哥伦比亚波哥大以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闻名,包括其密集的自行车道网络以及Ciclovía系统——为骑车者和行人预留的道路空间,可在星期日和节假日休闲出行使用。探讨此类设施以及建成环境的其他属性——城市密度、混合用地、可达性以及与公共交通车站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颖 李德臣 《人民论坛》 2016年26期 132-133页
【摘要】 文章从商业模式下历史文化保护的发展现状入手,就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存在的实践问题,从政府、社会、企业协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保护策略和建议,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的历史文化商业保护新机制,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模式和城市整体规划相互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选国 《中国社会组织》 2014年10期 52-53页
【摘要】 清末汉口公民社会及慈善事业的态势呈现出民办官助、社会广泛参与的良性发展态势.汉口的善堂:从官办到民营善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慈善组织,明朝末年江南一些地区最先出现了善会、同善会,清朝建立以后,发展建立了善堂.1804年上海首次出现善堂.18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金阁 郑海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年25期 3639-3639页
【摘要】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老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该城市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风貌,记录着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孟波 郭晓君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9卷1期 54-58页
【摘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套能够科学衡量历史街区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开发方案,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更新目标,以有效保护历史街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类比法、层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振武 潘维军 《城市》 2012年2期 52-56页
【摘要】 当前,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制约着中国发展,各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对策有的认为要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城市化;有的认为要靠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村的扶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实际生活中的“城市病”使一些人绝望,有的市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300470193 河北 TU984.114 应用技术 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 2013年
【成果简介】 构建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相互协调机制,在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历史街区。使得历史街区既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现代化生活的新的需求;而又能够得以保护、再利用,城市文脉得以延续。借鉴管理学中的协调理论、资源经济学中总经济价值理论...
【关键词】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 城市发展 ; 资源经济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400350015 江苏 TU984.253 应用技术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00年
【成果简介】 该成果通过对扬州老城区重要地段的东圈门街区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查,对该地段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该地段保护和整治的目标,提出了该地段保护与整治的指导思想和规划设计原则,及保护和改造的具体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100200377 湖北 TU984.113 应用技术 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 文物及文化保护 2010年
【成果简介】 1、完成了历史街区与城市空间的网络组合:采用动态城市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对中国较为成功的历史街区保护案例在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将武汉市历史街区作为可用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加以评价、分析和归类,针对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