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3
- 8
- 2
- 25
- 19
- 11
- 7
- 7
- 15
- 8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涛 王世恺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51卷6期 735-7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化学成分明确培养基(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CDM)对牙乳头细胞(dental papilla cells,DPCs)成骨分化潜能及体内牙周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分离大鼠DPCs,按培养基不同分为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会明 张焱珍 等 《菌物学报》 2014年33卷2期 208-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为主料设计了10个栽培配方,研究不同配方下7株荷叶离褶伞的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各菌株菌丝颜色以雪白色为主,在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上菌丝体生长优于以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配方,但均无子实体形成;以棉籽壳为主料有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昌彦 施杨 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年25卷9期 1444-14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因素对培养基pH值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为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配制供试培养基,每种分装4瓶,分为2组.每组中包含1瓶调整过pH值的培养基和1瓶未调整过pH值的培养基.分别在121℃和115℃下灭菌.采用精密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逢会 王波波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7年34卷5期 48-49页CA
【摘要】 目的:为了驯化和培养食线虫真菌,需要利用优质的培养基原料,制作出适宜食线虫真菌生长的培养基.方法:通过对食线虫培养基原料采用了烘箱干燥法、分光光度计法、高锰酸钾法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所测大麦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脂肪、钙、总磷平均含量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霖 孙旭东 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5期 536页MEDLINE
【摘要】 同一实验条件下,比较了Hyclone 公司和Gibco 公司的化学成分限定性培养基,在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中,对Anti-EGFR- CHO 细胞系的生长状况及蛋白增长率的影响.结果 显示:两大公司的培养基各有优势.
【关键词】 CHO细胞系;化学成分限定性培养基;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慧 王迎儿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6期 1486-1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质遗传影响作物正反杂交F1性状.印度南瓜×中国南瓜不存在生殖隔离,而其反交: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存在杂交不亲和性障碍,制约了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正反远缘杂交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和中国南瓜优良细胞质基因的转育进程.本研究选用抗病中国南瓜高代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忆 师璐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6期 1327-1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碱性丝氨酸蛋白酶(Subtilisin)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工业酶制剂.[目的]旨在通过优化启动子、信号肽及培养基组分来提高地衣芽胞杆菌中碱性丝氨酸蛋白酶产量.[方法]以地衣芽胞杆菌BL10为出发菌株,构建了含有4种不同类型启动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严月根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5期 102-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M1液体发酵产芽孢量,并考察其对实际废水的反硝化脱氮效果.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温度、转速和装液量等因子对M1液体发酵产芽孢量的影响.然后对其中显著性因子:氮源浓度、接种量、装液量、温度4个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紫嫣 马桥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7年44卷11期 2634-2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克隆和表达靛蓝合成基因,并将其用于靛蓝合成研究.[方法]对菌株Burkholderia sp.IDO3中靛蓝合成基因进行克隆和大肠杆菌异源表达,构建能合成蓝色色素的基因工程菌.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对产物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法对培养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鑫 阎振鑫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12期 74-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生物法合成间苯三酚的效率,探究生物合成间苯三酚的分子机理以及更加高效的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对来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phlD基因进行了克隆,在BL21(DE3)中重建间苯三酚的胞内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健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7期 190-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具有发酵产α-酮戊二酸能力的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ZY-4进行了紫外诱变和NTG诱变育种,筛选得到产量提高的突变株,并对突变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紫外诱变和NTG诱变后筛选到的突变株分别比原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艳 李岳飞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9卷5期 1036-10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研制出一种菌活性高、密度大、操作简便、易于生产应用的发酵工艺,阐明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的生产和应用.方法:选取嗜酸乳杆菌中国株为菌种,根据培养基成分的配比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优化培养条件以及MRS液体培养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方 杜先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33卷5期 481-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e protein derivative,PPD)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刺激效应.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
【关键词】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γδT细胞;流式细胞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美娟 张显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7期 1013-10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CN-乙酰鸟氨酸转氨酶(EC 2.6,1.11,ACOAT)是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精氨酸合成途径中的第4个酶,催化底物N-乙酰谷氨酸半醛生成产物N-乙酰鸟氨酸.为研究N-乙酰鸟氨酸转氨酶在钝齿棒杆菌中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为松 傅丽芳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年44卷9期 618-6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有效的黑素细胞个体化培养实验方案,并观察其治疗大面积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Hu16培养基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应用黑素细胞的分裂时间(DOT)、黑素含量(M)、黑素制造量(MP)和树突数作为黑素细胞生物学活性的指标。通过调整Hu16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迅 胡宜亮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12期 1639-16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生境白菜软腐病变组织与根系土壤相关细菌的群落结构,探讨白菜软腐细菌种群的多样性,以及与生境土壤细菌种群的相关性.[方法]样品采自河南省2个不同生态型白菜田,以成熟白菜软腐组织及病株根系土壤为目标,利用模拟原环境的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华 杨莺莺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年23卷12期 1068-10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海洋红酵母Y2高产类胡萝卜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在摇瓶条件下,研究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对海洋红酵母Y2生长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同时进行海洋红酵母Y2发酵过程的动态分析.结果 海洋红酵母Y2优化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4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学涛 田少奇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25卷10期 1250-12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在体外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分化成软骨细胞中的作用.方...
【关键词】 组织工程软骨;血小板裂解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志敏 隋志红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4期 698-7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ZJUT302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牛蒡子水提液中的牛蒡子苷,提高牛蒡了苷元的量.方法 A.niger ZJUT302在培养基成分为稻草粉50g/L、麦麸15g/L、大麦粉15 g/L...
【关键词】 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黑曲霉ZJUT3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辉 洪清林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7期 1065-10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评价虾青素高产菌株-法夫酵母JMU-MVP14的生产性能及建立虾青素高产发酵技术,通过测定糖、生物量、虾青素产量、总类胡萝卜素产量等发酵参数,用摇瓶试验对比了法夫酵母JMU-MVP14和出发菌株的差异,用7L罐试验对比了pH值调控方式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文兵 陈必钦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年30卷8期 112-1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Bacillus sp.HB20菌株合成(R)-扁桃酸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R)-扁桃酸产率的三个主要因素:麦芽糖、蛋白胨和牛肉膏.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娟 劳勋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5期 726-7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考察了在大肠杆菌中自诱导表达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融合蛋白的可行性,并对自诱导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提高蛋白产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9.17 g/L,酵母膏9.59 g/L,Na2HPO4 5.72 g/L...
【关键词】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自诱导;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赫荣乔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5期 7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益生乳酸菌菌种和发酵剂的研制对于我国相关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乳酸菌菌种和发酵剂的相关技术,张和平等人分离并系统研究了一株益生乳酸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ca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波财 姜淑英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年22卷5期 389-3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并优化藤黄微球菌降解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因素条件.方法 采用HPLC的检测方法对藤黄微球菌降解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影响因素(培养基、温度、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和金属离子等)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藤黄微球菌在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和 葛向阳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1期 9-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首次利用酿酒酵母Z-06和米曲霉L-09作为混合菌株,并通过对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使α-半乳糖苷酶和转化酶活力分别达到85.22 U/mL和563.44 U/mL.比单菌株发酵产酶活分别提高了5.9倍和8.3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峰 赵志莲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10期 1644-16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B5培养基主要成分对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细胞生长和产生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影响.方法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结合HPLC分析手段,通过改变B5培养基中CaCl2、NaH2PO4、(NH4)2SO4和KNO3...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10-去乙酰巴卡亭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剑锋 王璋 等 《菌物学报》 2009年28卷3期 440-4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单因子实验分析了培养基成分及初始pH对漏斗多孔菌液体发酵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和甘蔗半纤维素组成复合碳源、NH4C1和高C/N有利于漆酶的产生,Cu2+、米糠水解液和萘乙酸对漆酶合成具有诱导作用,1-萘酚、愈创木酚、联苯胺、乙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安安 程可可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8期 1195-11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离出一株可高效利用甘油生产乳酸的菌株,经过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其属于大肠埃希氏菌,命名为Escherichia coli AC-521.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初始甘油70 g/L,酵母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方兰 叶盛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5期 711-7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假丝酵母(Candida sp.)突变菌株YQ5摇瓶发酵产生S-腺苷甲硫氨酸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最适pH值为6.0,最佳碳源为8%蔗糖,最佳氮源为1.5%胰蛋白胨,酵母粉最适浓度为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雷 秦鲁南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年32卷4期 458-461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白喉杆菌发酵产毒过程中,通气方式、通气量大小、培养基成分等影响因素对其产毒的影响.方法 采用相对固定的通气和搅拌转速,对比发酵罐底部通气和顶部通气的产毒量;采用顶部通气、相对固定的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对比胰酶牛肉消化液培养基和酸水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