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6
- 18
- 7
- 83
- 18
- 6
- 3
- 3
- 23
- 11
- 11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晨 陈东帆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4年3期 315-319页ISTICPKUCA
【摘要】 在人体声带生理与病理研究中,针对声带的难以侵入性的问题,从声带的解剖结构和发声机理出发,建立了人体声带的振动模型。基于真实人体喉部扫描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声带与声门气管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声带外形轮廓,然后通过黏稠性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吉祥 邱庆军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年14卷2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记波扫描图像(videokymography,VKG)中声带振动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以避免检查者的主观判断及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判断误差,为声带振动参数的量化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直接基于灰度的类Snake模型方法,对记波扫描声带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红雁 张成永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2年10卷4期 235-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电声门图检测,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健康人在胸声区以不同音频发声所产生的声带振动变化规律. 方法对120例正常男、女受试者(其中老年男性、老年女性、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各30例)分别行电声门图检查,嘱受试者在胸声区以不同音频发声,检 测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吉祥 杨宝琦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1年9卷3期 138-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喉记波扫描摄像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喉记波扫描摄像技术,检测50例发声障碍患者和5例发声正常人。结果 50例发声障碍患者,声带振动的重要参数(对称性、周期性、闭合度、开放商、粘膜波等)均可发现异常。正常人中除1例声带振动轻微不对称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萍 张澍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0卷z1期 60-62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麻痹后的临床特征及声音嘶哑的程度与特点.方法: 对45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病因、麻痹后的声带位、声带振动的改变及声音嘶哑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单侧声带麻痹的病因中,肿瘤占33.3%,其余依次为手术、特发性、外伤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束维龙 黄学勤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7年17卷49期 78,8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速视觉喉镜下通过定点数据的分析技术比较左、右声带振动特点是否有差距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门诊患者中,随机收集声带正常者40例,在相同检测条件下用高速视觉喉镜记录被检查者的声带振动图象,利用open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强 顾立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9卷4期 174-17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电视波纹摄影术在嗓音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电视波纹摄影系统观察记录声带振动.结果电视波纹图中可观察到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幅度、声门周期间的开放和关闭相、开启相和闭拢相的移动、声带上下缘的移位、粘膜波的播散、左右声带的开闭过程是否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雷鸣 李迎新 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7卷3期 317-320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声带振动波形图诊断嗓音疾病,避免人眼主观误差得出准确的结论.方法:参照电声门图的研究方法,利用16个特征点,运用数学分析,建立声带振动波形图分析方法及量化分析公式.结果:提出了声带振动波形图所特有的声带双侧振动对称性研究方法及公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雷鸣 杨久敏 等 《医疗设备信息》 2000年15卷1期 6-8页ISTIC
【摘要】 为了使用线阵CCD高速采集系统直接记录声带振动影像(即波形),通过设计取景器克服线阵CCD成像无法实时观察这一困难.线阵CCD高速采集系统通过取景器和喉镜相连接即可记录声带振动的波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学勤 束维龙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年16卷A5期 44-4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速视觉喉镜下通过定点数据的分析技术是否能评价声带疾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随机收集声带正常者40例,声带肥厚病例30例,在相同检测条件下用高速视觉喉镜记录被检查者的声带振动图象,收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声带无论是哪个采样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吉伟 曹辉 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1卷4期 35-39页
【摘要】 从声带的生理结构和发声机理出发,考虑声带的分层结构及病理情况,运用声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声带的三质量块振动模型.采用电-力-声类比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声门声阻抗等效电路图,并建立声带振动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声带病变后可能发生的变化,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澄 洪卫 等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0年9卷4期 50-51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电视喉动态镜对声嘶患者声带细微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视喉动态镜对163例声嘶患者进行声带振动和声带粘膜波的观察分析.结果:声带粘膜的浅层病变引起粘膜波的改变明显,而对声带振动影响相对较小;侵及声带固有层及肌层的病变对声带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春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0卷10期 74-77页
【摘要】 目的 探析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患者嗓音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接受多巴丝肼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24例(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用药前后观察组频闪喉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春生 王薇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年13卷6期 248-2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声带振动功能的定量检测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60例正常人动态喉镜图像和电声门图参数,结合性别、频率和声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声带振动周期中发声频率增加伴随开放相相对延长(CQ减小,OQ增大),而声强增加则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华 李心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年7期 59-61页
【摘要】 声带小结是最常见和发病率最高的喉部疾病,为了提高其诊断效率和安全性,基于医院实际应用需求,将声带振动模型应用于喉部疾病诊断中.首先对声带振动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声带小结声学信号的分析方法,最后将实验结果与传统喉内窥镜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骏 王闰生 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11卷4期 230-2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速内窥镜摄像及相关分析技术在评价声带功能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2008年1 ~12月来我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收集正常发声及具有典型体征者111例,分为4组(其中1组为正常发声者).在相同的检查条件下用高速内窥镜摄影记录被检者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束维龙 黄学勤 等 《智慧健康》 2017年3卷22期 54-5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速视觉喉镜下通过定点振动数据的分析技术是否能评价声带息肉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从2014年至2015年到我科就诊的声带正常者、右侧声带息肉患者中分别选取40例与20例进行研究观察,在相同检测条件下用高速视觉喉镜记录被检查者的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聪 唐姗姗 等 《中国科技论文》 2015年14期 1645-1650,1681页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结合电声门图仪和全数字化超声系统,共同完成声带振动特定相位观测的动态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外围硬件电路对电声门图信号的特征相位点进行识别,并通过单片机对图像采集时刻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控制,可以完成声带振动频率的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素品 鞠烽炽 等 《仪器仪表学报》 2001年22卷5期 543-546页
【摘要】 讨论了一种用半导体微型压力传感器测量声门上下压力梯度,以此来估计声门气流体积速度的方法.该技术可比测量口腔输出气流的反滤波法得到更可靠和更准确的结果.借助于压力梯度测量流速的原理,通过动物实验、人体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新林导师:李湘平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博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与意义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与嗓音间的关系非常密切,LPR不仅会引起嗓音功能障碍,还会导致声带增生性疾病,超过50%的嗓音门诊患者患有LPR。既往研究认为,LPR通过导致咽喉部黏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学萌导师:朱晓华 洪弘 南京理工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2013年
【摘要】
非接触式声带振动感测技术采用雷达感测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微振动,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与被测人体声带振动相关的参数,从而还原声音信息。应用领域将可扩及至医疗、通讯及国防军事用途。
本文基于非接触式声带振动感测...
【关键词】 非接触式声带振动感测 ; 数字下变频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玎导师:郑宏良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1)改良用于评估单侧声带麻痹的动态喉镜评分表。(2)研究晚期症状性单侧声带麻痹的动态喉镜特征。(3)探讨动态喉镜记波扫描(VSK)评价晚期症状性单侧声带麻痹的声带振动特征的可行性。
方法:(1)根据单侧声带麻痹临床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骏导师:蒋家琪 复旦大学 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第一部分声带振动多点定量分析
背景:高速内窥镜摄像技术能完整记录声带振动周期的原始动态图像,为研究声带发声机制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定量分析途径,有关方法学与技术层面近年来进展神速,与临床应用相关研究未见报导,本课题旨在用KIPS对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吉祥 200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 2004年
【摘要】 声带振动的开放商、关闭商、基频、对称性、周期性等重要特征都可以对记波扫描图像的自动分析获得,对这些参数自动量化既可以避免检查者的主观判断,又能防止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判断误差,最终可以通过对某种病理特性的大病例研究,得出定量指标,为自动诊断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宝琦 第五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通过高速摄影技术看到声带振动的情况,正常发声时声门闭合,声门下压升高,声带全体被推向外上方,由于声门的压力作用被推开,但声门还处于闭合状态,故声门下压继续升高。按着声门上缘向外侧分开,声门下腔空气逸出,声门下压开始下降。由于呼出的气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虹 翟红丽 等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31卷5期 542-5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发声训练对甲状腺术后声带麻痹患者嗓音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5例甲状腺术后声带麻痹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康复,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晓力 徐新林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7年25卷4期 333-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喉三维CT重建下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测量方法,探索声门闭合不全对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影响,分析声门闭合不全发声疲劳可能的气流动力学原因.方法 采用双源薄层CT,嘱受试者发/i:/音时扫描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门闭合组),深吸气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慧华 诸葛盼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6年24卷1期 85-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声带息肉患者主客观嗓音评估特征.方法 对66例声带息肉患者(息肉组)及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动态喉镜、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VHI)、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峻波 高晓慧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21卷6期 695-7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研究完全性腭裂术后儿童的嗓音特点,并探索主、客观各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完全性术后腭裂儿童和34例正常儿童的自然/a/音进行电声门图分析,并比较两类儿童的差异;对腭裂儿童长音/a/进行GRBAS(嘶哑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晓葳 欧阳杰(综述)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6期 661-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声带的振动模式决定嗓音的质量,对声带振动特质的评估在诊断和治疗嗓音障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声带振动是一个高速、复杂和精细的三维运动,既包括开放相和关闭相,又包括垂直-水平向的黏膜波,声学测量不能直接记录声带的振动,不能提供关于声带振动模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