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3
- 40
- 14
- 2
- 139
- 17
- 14
- 3
- 2
- 155
- 49
- 16
- 12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章晓云 李坤健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年29卷14期 3070-308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近年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动物模型研究的逐渐深入,动物模型已然成为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及实验基础,因此了解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目的:分析国内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云鹭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5期 890-90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针对失眠伴抑郁焦虑症状,对经典名方酸枣仁汤和百合知母汤的加减中药复方进行药效验证及机制初探.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经典名方及经验方中可以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中药材进行统计,结合药食同源目录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择筛选后的中药材对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鹏 刘皓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46卷2期 90-94页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有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受损和骨质脆性增加等.中药复方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作用发挥疗效.中药复方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诸多优势,如整体调节、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故研究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麒 孙蕊 等 《肿瘤药学》 2024年14卷3期 261-2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非靶标技术探索胃复方干预SGC-7901荷瘤裸鼠的潜在代谢通路,为研究胃复方的体内代谢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将胃癌细胞SGC-7901接种于6只裸鼠右侧乳垫处皮下,制备供瘤鼠模型.供瘤鼠瘤块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啸 王冬凌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22卷23期 4235-4243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所涉及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的药效评价、不良反应评价以及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泽琨 刘沈林 等 《中国药房》 2023年34卷9期 1093-109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枣仁颗粒改善失眠的机制.方法 将49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艾司唑仑片0.5 mg/kg)、阳性对照组2(舒眠胶囊0.6 g/kg)和复方枣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每组7只.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蓉丽 黄玉荣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年28卷9期 988-9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中生物碱类成分在治疗肺癌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ewis小鼠肺癌瘤株接种于C57小鼠建立肺癌模型,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CKI组.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玉娇 张杰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2年32卷11期 68-74,1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该研究旨在从内源代谢物的角度阐明甘参复方(Glycyrrhiza Uralensis and Salvia Miltrorrhiza,GUSM)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CCl4溶液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肝形态学指标和H...
【关键词】 甘参复方剂;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恒和 王苗森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23卷1期 7-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运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整合调节作用.课题组提出的"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理论指出,不同的证候存在"证相关代谢谱群"和"证相关生物标...
【关键词】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证治代谢组学;整合调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昱涵 王志萍 等 《中国药师》 2022年25卷1期 114-118页ISTICCA
【摘要】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串联(UPLC-Q-TOF-MS)技术特点是效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也能获取一些信息,比如离子碎片、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等,能迅速确定出相关化合物结构.中药尤其复方制剂是极端复杂的体系,存在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中药;复方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曼 刘欣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53卷12期 4461-4469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归芪益母复方制剂对产后奶牛瘤胃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调节作用.将19头待产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头,试验组9头.试验组奶牛产后每天灌服归芪益母复方制剂500 mL,对照组奶牛每天灌服等体积饮用水,连续6 d.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妤 田俊生 《中成药》 2019年41卷9期 2090-20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阿胶浆改善溶血性贫血的代谢调控机制.方法 乙酰苯肼建立大鼠溶血性贫血模型,1周后给予复方阿胶浆(6 mL/kg),1次/d,持续2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液学常规指标,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语晴 郭婉琴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1卷6期 962-966页ISTICCA
【摘要】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可以对小分子代谢终端产物进行动态、多元化的网络检测.2型糖尿病是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本文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不同证候2型糖尿病患者或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作用下生物体内代谢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潇瑶 肖炳坤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20卷8期 1345-13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代谢组学是通过测定生物体代谢网络变化来反映机体状况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医理念十分契合,因此代谢组学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安全性评价、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简维雄 肖隋熙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8期 655-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钩藤降压片对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干预的代谢产物变化及其机制.方法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复方钩藤降压片组、替米沙坦组(每组8只),另外选取Wistar-Kyoto(WKY)大鼠8只为空白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丹 张海潮 等 《数字中医药(英文版)》 2021年4卷4期 328-342页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血清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复方阿胶浆(FFEJJ)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med,中医药综合药理研究平台(TCMIP),Bioinfor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丹 徐建良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7卷8期 206-209页
【摘要】 代谢组学采用高通量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定量分析机体受到内外环境扰动引起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变化水平,整体描述机体病理生理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本质.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药研究,有助于解决中药成分复杂、有效物质不明、中医药治疗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焰 岳稳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1年33卷4期 2311-2320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银杏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免疫应激仔猪的血清代谢组学特征.选择"杜×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每天灌服110 mL生理盐水)、LPS应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厌草 单进军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0卷2期 197-2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及其复方的领域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包括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中药治疗中医证侯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和中药资源和质量控制以及中药有效成分体内过程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涛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2014年5期 549-552,556页ISTICPKUCA
【摘要】 同一疾病相同治疗却出现不同疗效,这是临床常见现象与中医学强调“同病异治”的原因所在。既往研究证实,中药新药扶正化瘀方抗乙肝肝纤维化的有效率为52%,为何另约一半患者未出现肝组织纤维化逆转?从这一问题出发,结合中医据病分证、疾病遗传背景差异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娜 赵良友 等 《中医药学报》 2020年48卷7期 8-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马钱子是通络止痛的要药,但其不良反应临床上常有发生,基于中医“异类相制”理论探讨马钱子复方配伍减毒,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血清生化检测、肾组织病理HE染色技术,观察血清生化指标CREA和UREA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光 陈海彬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2期 161-1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延泽 邓毅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25卷1期 132-135页ISTICCSCDCA
【摘要】 代谢组学是一门通过研究生物体代谢网络和整体内在代谢变化的组学,以此阐释药物作用机理及疾病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整体观有一定相似性.代谢组学技术有利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本文阐述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其近年来在中医证候、中药质量及成分、中药复方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努尔阿米那·阿不都哈力克 祖丽菲亚·吾斯曼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9期 2581-2589页
【摘要】 目的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hydroge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讨一种中药复方颗粒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尿液代谢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48只,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宇 魏玮 等 《环球中医药》 2015年11期 1416-1421页ISTICCA
【摘要】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基于全局观点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基于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复方,既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等指导思想,又能与现代科学先进技术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病证相关领域研究,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等研究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旭山 王键旋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9期 36-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银屑1号对HaCaT细胞的总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用银屑1号的含药血清体外干预HaCaT细胞株,采用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筛查中药复方银屑1号影响HaCaT细胞增殖有关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药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佳钰 苏永华 《江苏中医药》 2012年44卷5期 73-75页ISTICCA
【摘要】 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以往科技手段无法将其一一揭示并量化.代谢组学是近年来生物信息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组学,具有非破坏性、整体性、动态性、非靶向等特点.它通过检测生物体液的"代谢指纹图谱"和分析引起代谢谱变化的原因,可以整体评价中药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世瑞 李俊 等 《安徽医药》 2010年14卷11期 1243-1245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药复方药动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本文综述了关于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新思路,并加以评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耀华 王淑萍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10年28卷6期 401-405,455页ISTIC
【摘要】 代谢组学主要是通过分析生物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相对分子量较低的代谢产物,来推断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它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以及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复方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借助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荣增 韩林涛 等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11卷5期 45-48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药复方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它们大多数组方严谨,疗效显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作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是目前科学工作者所面临而没有取得突破的重大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