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25
- 108
- 84
- 718
- 574
- 392
- 110
- 73
- 1362
- 256
- 102
- 95
- 9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东侠 林海荣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年17卷5期 1255-12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两种四色抗体组合检测并计数国内健康个体骨髓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检测35例健康骨髓中Lin-HLA-DR+ CD11chiBDCA1+的mDC和Lin-HLA-DR+ CD123hiBDCA2+ 的pDC数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宝定 陶晓根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2年32卷3期 214-21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并探讨L-精氨酸(L-arg)对DCs表型表达及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贴壁细胞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汝平 周海滨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11期 2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取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方法 取健康人新鲜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凤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9年22卷6期 675-67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自1973年由美国学者Steinman和Cohn首先报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以来,国内外对DC进行大量的研究,自从Romani等建立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勤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07卷9期 79-80页
【摘要】 树突状细胞(DCs)是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APCs),它具有独特的刺激T淋巴细胞使其成为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能力,体外肿瘤抗原冲击的DCs用作“疫苗”回输肿瘤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实,DCs可由造血干细胞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等...
【关键词】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疫苗;妇科;恶性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刘婷 庄承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9期 1209-1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麻龙止咳方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气道功能、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晓微 郭东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24年46卷7期 573-577页CA
【摘要】 目的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靶向抑制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蛋白成分筛选及鉴定.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 CD14+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DCs),进一步诱导分化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DCs),鉴定 iDCs 纯度.酶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家禹 宋秀宇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年26卷4期 351-3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及其亚群的变化,并进行免疫机制探讨.方法:就诊于我院2008-11/2009-08的结核病患者32例(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1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结核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萍 杨宏友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1年24卷3期 206-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寻冻存树突状细胞(DCs)优化的冷冻保护剂组合.方法 配制含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的3种冷冻保护剂组合,A组:5%DMSO+6%羟乙基淀粉(HES)+4%人血清白蛋白(HAS);B组:10%DMSO+40%FCS;C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颖 路丽明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年24卷5期 565-5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异基因献血者来源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是否可被来自于肿瘤患者测序来源的新抗原肽诱导为特异反应性T细胞.方法 取健康献血者新鲜外周血白膜层,分离获得PBMC后,粘附获得单核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松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0卷19期 49-52页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微波消融术联合树突状细胞疫苗及效应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传苗 杨天华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年26卷3期 886-8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吗啡肽-1(EM-1)对高糖诱导的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PBDC)成熟表型、细胞因子分泌、T细胞增殖和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EM-1对DC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本研究外周血样品取自18-20岁学生志愿者,将外周血单个核细...
【关键词】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高糖;内吗啡肽-1(EM-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松 孙克伟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33卷2期 208-2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 0年4月-2011年1月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娟 彭大为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7卷10期 1003-10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A23187联合γ-干扰素(IFN-γ)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生成树突状细胞(DC),探索DC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健康人PBMNC,分别加入GM-CSF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明瑛 靳志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10期 1879-188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如何简易高效分离纯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未见标准化操作流程.目的:观察明胶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效率以及将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并与普通塑料黏附法对比.方法:使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竹青 郭海萍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32卷3期 311-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重组的恒河猴IL-4与变异IL-4在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方面功能的异同。[方法]利用葡聚糖-泛影葡胺梯度离心法分离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阴性筛选非CD3+细胞,随后贴壁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技术确定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 孙立荣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0年18卷5期 1240-12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探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对白血病患儿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体外扩增的影响.本实验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分为三个亚组即BCG组(单纯卡介苗),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霄 李志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10期 1913-191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常用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但其体型较小,试验条件受限.兔也足常用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之,但其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和鉴定方式需要进一步摸索.目的:探讨兔外周血源性及骨髓源性单核细胞体外向树突状细胞转化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艳平 岑溪南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年16卷2期 392-3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LMP2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的一种蛋白.本研究探讨应用适于不同HLA分型的EB病毒-LMP2抗原混合肽(MIX-LMP2)体外刺激EB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EB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取EB病毒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继红 陈同辛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10期 1234-1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脐血单核细胞(C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DC在分化和成熟过程中表型的变化,以探讨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方法 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旻 窦晓兵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7年23卷6期 539-544,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定向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s)及其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在含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刘宝瑞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7卷7期 676-679,封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从健康人外周血中体外诱导培养出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再用贴壁法获取单核细胞后加入GM-CSF和IL-4,培养5天后分5组:第1组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振宇 范学工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年6卷6期 368-37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功能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DCs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威 卢实春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8卷2期 234-2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处于乙肝病毒临床清除状态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8例术后肝移植受体为病例组,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以细胞因子诱导法从外周血获得树突状细胞,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处理后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彦 余佩武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8卷5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从胃癌患者外周血分离与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s,DCs)的有效方法.方法从胃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出贴壁单个核细胞,实验组将其与细胞因子GM-CSF、IL-4和TNF-α共同培养,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动态观察细胞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晓 余佩武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8卷5期 422-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树突状细胞(monocyte derived dendritic cells,MoDCs)为研究对象,检测功能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索改进MoDCs功能的方法.方法胃癌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怀东 宋振岚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6年14卷5期 985-9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对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无血清培养方案.以含胎牛血清(FCS)、人AB血清的培养液作为对照.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在不同培养液中分别加入GM-CSF(10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周健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1卷4期 741-74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体外对人CD34+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正常培养组为对照,伊马替尼不同浓度组分别为1 μmol/L,3 μmol/L,5μmol/L伊马替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虹 黄自明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1卷1期 71-7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人外周血和脐血体外诱导扩增的树突状细胞在冻融抗原激活后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或脐血单个核细胞,用重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将其分别诱导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bDC)及脐血树突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非 孟恒星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6年14卷6期 1163-11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比较先扩增、后诱导的两步法从脐血(CB)CD34+细胞和动员外周血(MPB)CD34+细胞诱导所得DC的产量及功能,将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的CB-CD34+细胞和MPB-CD34+细胞用FL、TPO、SCF、GM-CSF等细胞因子先扩增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