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
- 1
- 12
- 8
- 1
- 1
- 1
- 11
- 9
- 6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岳鹏鹏 黎成钦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41卷3期 325-3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可模拟人类KRT14强致病位点突变的高效靶向小鼠Krt14的CRISPR/Cas9系统.方法 本研究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筛查人类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BS)致病的基因KRT14强致病突变位点,并通过人和小鼠KRT14蛋白序列比对...
【关键词】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KRT14;基因编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艳梅 董双双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53卷3期 370-3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检测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懈症(DEB)家系的COL7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分析该家系成员COL7A1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内含子序列,并与50名健康个体及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懈症;突变类型;COL7A1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芳 高崇武 等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年14卷1期 90-9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2005年5月19日上午,延安市宝塔区某预防接种门诊为1名4岁男童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121702,有效期至2006年6月1日)第2剂0.5ml(20...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大疱性表皮松懈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垒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年36卷3期 314-3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pidenmoiysis bulbse,EB)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和黏膜的大疱性遗传性皮肤病.常幼年发病,临床上以轻微外伤、受压或磨擦皮肤或黏膜后出现水疱或大疱为特征.愈后常留有萎缩性瘢痕,可致组织粘连[1].笔者在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旭婷 李丹雯 《护理与康复》 2010年9卷1期 29-30页ISTIC
【摘要】 总结8例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懈症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及皮肤护理,防止皮肤受压、摩擦及感染,按医嘱用药,阻止表皮松懈发展,做好口腔护理、静脉穿刺护理,重视出院指导.经积极治疗及护理,5例治愈好转,2例转院治疗,1例放弃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卿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10期 187-188页
【摘要】 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S)是一种皮肤和黏膜轻微外伤后以大疱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至今分类尚不统一[1]。临床上分3种类型:单纯型、营养不良型和交接型。单纯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交界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利红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年2期 96-96页
【摘要】 <篇首>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inherited 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组较常见的以皮肤和黏膜轻微外伤后,出现水疱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病[1].2008年8月6日本院收治1例遗传性大疱...
【关键词】 新生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先天性皮肤发育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7年1期 65-66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是药疹中是严重的一型.发病急,皮肤先是红斑,迅速扩展增多,有红色变褐红色,并很快整合成片.广泛红斑上发生松弛大疱,大疱不规则,疱膜容易擦破撕裂,呈烫伤样表现.可合并多脏器衰竭,严重可危及生命,死亡率高.我科于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海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12卷5期 362-363页ISTICCSCD
【摘要】 1例83岁女性患者因胆道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次日,患者T 39.5℃,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继而出现大水疱,部分破溃,主要见于胸腹部、臀部及会阴部;尼氏征(+).实验室检查: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260-260页
【摘要】 目的:报告一例大疱性皮肤松懈症的皮肤护理。方法:通过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定制笼罩;防止皮肤与被子接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处理创面;皮肤溃烂严重处予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保持创面干燥促进生长。遵医嘱予糖皮质激素使用,输注红细胞悬液,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红芬 海峡两岸专科护理论坛 2018年
【摘要】 大疱性表皮松懈症是一组以皮肤和黏膜对机械损伤易感并形成大疱为特征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为一组典型的侵及皮肤基底膜区的疾病.而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可由药物、感染、卟啉病、淀粉样变等引起,临床上病情表现出极大的变异性.最初为片状红斑,迅速向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郎兴莹 导师:李芳 大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医学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pidermolysisbullosaacquisitaEBA)多数累及皮肤和黏膜表面,特别是口腔、鼻、咽、喉粘膜和结膜处出现红肿瘙痒,形成水疱、糜烂、疤痕等。EBA患者血循环中含有针对Ⅶ型胶原蛋白(COL-...
【关键词】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 ; 皮肤损伤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彦慧 导师:徐湘民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遗传病是临床遗传咨询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面对的最难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遗传病特别是散发性遗传病,千奇百怪,因遗传异质性、遗传机制以及环境作用等,是基因型到表型复杂化,而且对遗传病研究...
【关键词】 胫前型大疱性表皮松懈症 ; 颅面骨发育不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蓓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11期 240-240,241页ISTIC
【摘要】 目的:运用奥瑞姆自理模式对重症药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活动,思路清晰,便于护士开展工作。方法:对我院中毒性大疱表皮松懈型药疹患者入院后采用奥瑞姆自理模式与重症药疹护理相结合。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治疗,情绪稳定,了解病情,掌握自...
【关键词】 奥瑞姆自理模式;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玉霞 刘姗姗 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25卷12期 159-160页
【摘要】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种极其少见的皮肤和黏膜起疱的遗传性疾病,特点是皮肤受到轻微摩擦压迫后出现松弛水疱、糜烂、表皮坏死松解、脱落[1],至今分类尚不统一,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和遗传特征,可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双月 《河北医药》 2011年33卷23期 3663-3664页ISTICCA
【摘要】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形式[1],在药疹中大疱性表皮松懈型是最为严重的一[2],特点为发病急、皮疹初发全身皮肤弥散性潮红、深红至暗红及略带铁灰色斑,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用手轻轻推动表皮即可剥脱,整个皮肤犹如烫伤样外观,常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泽春 涂春 等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33卷2期 215-2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急,皮肤出现松驰性水疱及表皮松懈,黏膜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肺炎或出血[1],死亡率较高.2008年2月收治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秀梅 倪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5卷15期 125-12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引起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是药疹中较严重的类型.该病由于发病急,皮损广泛,重症患者常因败血症或全身衰竭而死亡[1].我科于2008年2月10日收治1例皮肤黏膜破损严重伴呼吸衰竭,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凌 《医学临床研究》 2006年23卷12期 2031-203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一种反应,反应严重可累及机体各系统[1].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抗生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催眠类、抗毒素与血清制品等[2].其中重症药疹包括多型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剥脱性皮炎型三...
【关键词】 药疹/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翠 瓦庆彪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25卷6期 574-57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TEN)是一种全身表皮广泛坏死剥脱,伴高烧及内脏病变的危重病症.其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位居药疹首位.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都是十分重要的.近期我们抢救成功2例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柳莹 薛丹 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77-78页
【摘要】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指药物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1]。重症药疹是皮肤科常见危急症之一,临床上常将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懈型、红皮病型或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其危害性大,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军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7期 265-265页
【摘要】 总结了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皮肤黏膜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药物的疗效、并发症,特别是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副作用的观察;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心理护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相娟 付群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475-476页
【摘要】 药疹又称之为药物性皮炎,主要是指通过注射、口服、外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的皮肤黏膜炎症的连锁反应。常累及皮肤、眼、口、鼻、肝脏、肾等器官,尤其是重症药物疹具有一定的死亡率。临床上药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T EN )或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芙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3年26卷8期 472页
【摘要】 大疱性表皮松懈药疹病是由于药物过敏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变态反应型药疹,该病为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皮肤有急性弥漫性潮红,肿胀导致皮肤松懈,大疱、剥脱、炎症、渗出、糜烂,如治疗护理不及时,易死于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是治疗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玲加提 宋顼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24卷13期 2017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属于皮肤科的重症药疹.从2000~2007年,我们收治了克拉玛依市及周边市县的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15例,应用综合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玲 葛秀云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25卷4期 315-316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是一种少见的重型药疹,常由磺胺类、解热止疼剂、抗生素及抗癫痫类药物引起[1].此病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重,皮损面积大,并能累及口腔粘膜、眼结膜以及心、肺、肝、肾等脏器,最后可因为败血症或其他感染而引起死亡.笔者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萍 《中外健康文摘》 2013年26期 135-136页
【摘要】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是一种重症药疹。由于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因此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皮肤科成功治疗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药疹;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型;糖皮质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爱敏 赵云芳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9卷44期 275-276页
【摘要】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即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领、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懈,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