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4
- 10
- 4
- 84
- 19
- 2
- 1
- 1
- 53
- 15
- 11
- 11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聂紫璇 王君月 等 《海峡药学》 2024年36卷6期 46-50页
【摘要】 目的 通过UPLC-QQQ-MS/MS法比较研究大黄传统片和微型片的水提液中尿苷、尿嘧啶、环磷酸鸟苷、次黄嘌呤、黄嘌呤等5个核苷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Waters BEH C18(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鑫 崔岩 等 《海峡药学》 2022年34卷4期 92-95页
【摘要】 目的 比较辐照灭菌前后大黄酸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HPLC法,甲醇:磷酸溶液(0.1%)(80:20)作为流动相;以27℃作为柱温;在258 nm波长下.结果 灭菌后大黄酸含量有明显降低,以粉末形式和饮片形式进行灭菌结果无差异.结论 从大黄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久太 刘峰 等 《世界中医药》 2010年05卷3期 215-216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东东 李丽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年15卷10期 50-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温浸和煎煮两种提取方法对大黄饮片主要蒽醌苷类成分的影响.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解释其服用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大黄饮片分别以60℃和100℃浸提,并以HPLC法进行分析,比较在两个温度提取时,大黄饮片主要蒽醌苷类成分色谱峰峰面积随浸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竑 罗晋萍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4卷5期 412-412页ISTICCA
【摘要】 对部分中药材市场所售的大黄饮片进行抽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从而考察大黄饮片的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波 龙阳 等 《医学信息》 2015年38期 18-19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饮片粒度改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黄传统饮片、大黄煮散颗粒及其相应浓度浓缩液,500只实验级健康昆明小鼠应用不同浓度浓缩液对胃排空及肠推进功能、消旋山莨菪碱引发便秘、二甲苯引发耳肿胀、热刺激引发甩尾反应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红兵 《海峡药学》 2012年24卷4期 36-37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大黄炮制方法对饮片贮藏过程中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3种大黄饮片1~12个月贮藏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中的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变化.结果 5种蒽醌类成分在贮存过程中都存在明显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玉群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09卷21期 18-1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变化的规律.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指纹图谱法,用甲醇-1.0%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0℃的柱温,1.0mL/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硕 徐中利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9期 1076-10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寻不同基原大黄饮片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对大黄饮片进行基原辨识.方法 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不同基原大黄饮片间的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树强 卢泳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32卷15期 37-40页
【摘要】 目的:评价清远地区市售虎杖饮片质量,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批次不同连锁药店或医疗机构售卖的虎杖饮片,分别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冷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苷和大黄素含量.结果:10批次虎杖饮片水分为9.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钢 王丹 等 《核农学报》 2022年36卷8期 1579-1588页
【摘要】 为了研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麦冬、大黄饮片灭菌的工艺及效果,以麦冬、大黄饮片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0、2、4、6、8 kGy)电子束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理化指标、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根据不同堆码厚度、辐照方式计算剂量不均匀度,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洪俊 李进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11期 2879-28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中药免煎颗粒及中药饮片所含有效成分.方法:选取深圳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黄中药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黄中药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黄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张英 等 《山东医药》 2020年60卷17期 4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饮片与大黄免煎颗粒单药、复方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组、大黄饮片组、大黄颗粒组、大黄复方汤剂组、大黄复方颗粒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均构建血瘀大鼠模型;对照组、空白组、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村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7期 475-4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黄5种饮片中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桂皮酰基)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该成分在大黄不同饮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B,5μm,C18色谱柱,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村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8期 559-5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生、酒、醋、熟、炭5种饮片中2个苯丁酮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对大黄5种饮片中4′-羟基苯基-2-丁酮(简称苯丁酮01),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简称苯丁酮02)2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村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年15卷6期 7-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大黄不同饮片大孔树脂分离部位的提取物总量及其HPLC比较.确定饮片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明显的组分,探索导致大黄药性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75%乙醇提取大黄各种饮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D101分离,分别制备成水、20%乙醇、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村 肖永庆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2期 118-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建立大黄不同饮片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 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kromasil C18柱,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和4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以指纹图谱软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村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12期 839-841,8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大黄不同饮片中各色谱峰峰面积的变化情况,探讨饮片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HPLC指纹图谱法,以甲醇-1.0%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nm.对大黄5种饮片各10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 徐德然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7期 499-5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大黄类药材炮制前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方法以大黄素和大黄酚为对照品,采用Merc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磷酸(78.7:20.9: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然 《智慧健康》 2020年6卷22期 32-33,37页
【摘要】 目的 对比大黄免煎颗粒与大黄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HPLC对大黄免煎颗粒和大黄饮片的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 大黄免煎颗粒与大黄饮片的有效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黄免煎颗粒与传统大黄饮片有效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伟伟 《饮食保健》 2020年40期 115页
【摘要】 目的:以中药生大黄饮片为例,探讨片类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煎煮效果的影响,为如何提高片类中药饮片浸出物含量和制定新的饮片切制规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量和厚度相同,直径不同的四组生大黄饮片,分别采用相同的时间和方法 进行煎煮,以水煎法测定这四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霞 孙莹 《中国药师》 2015年6期 1060-10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虎杖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虎杖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差异,为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梯度洗脱法,对虎杖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虎杖苷和大黄素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并比较两者含量的差异。结果:虎杖饮片中虎杖苷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跃辉 郭伟伟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28卷6期 26-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大承气汤微米制剂与传统汤剂体外抑菌作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平皿打孔法,分别测量大承气汤微米制剂与传统汤剂、大黄微粉及大黄传统饮片4种溶液抑菌圈直径.结果 4种溶液均有抑菌作用,当其浓度在0.5~2.0 g/mL时,抑菌作用呈增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水寒 张煜林 等 《中国药业》 2003年12卷4期 49-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测定夜交藤超微饮片中大黄素含量.方法:HPLC法.使用C18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3%.结论:本方法分离良好,可用于夜交藤超微饮片中大黄素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炯 沈芸 等 《海峡药学》 2015年7期 55-56页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测定首乌藤饮片中总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86∶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5℃;流速为1mL? 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郁文刘 导师:窦志华 南通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对大黄(RheiRadixetRhizoma,RRR)饮片及其标准汤剂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阐明该中药从饮片到汤剂的物质传递和化学变化,进而为揭示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
方法(1)检索并整理文献,建立RRR化学成分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增荣 陈晨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4期 33-39页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炮制方式下唐古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大黄炮制方式与化学成分之间比较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鲜唐古特大黄片为原料,黄酒、米醋为辅料,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方法进行炮制并测定浸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丽 导师:肖永庆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加工成为饮片后才能应用于临床,这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大黄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而且是通过多种炮制改变药性使之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典型范例。目前临床常用的大黄饮片主要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酒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敏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种子质量与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相关性. 方法:收集市售大黄种子,进行种子特性研究,并在试验田播种实验,观察植株生长情况;测定大黄药材的浸出物,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售大黄药材及饮片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不同产地大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