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
- 1
- 1
- 2
- 1
- 6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义辉 李洪建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23期 6606-66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呼吸不仅存在时间上的变化,而且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化增加了土壤呼吸测定的不确定性.研究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是准确估算区域土壤呼吸的基础.通过2008年7、9、11月对太原盆地39个样地的土壤呼吸以及土壤温度和土壤...
【中文期刊】 高莲凤 丁惠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年22卷4期 370-382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作者通过对豫淮盆地太原组顶部灰岩中牙形刺的研究,发现Sweetognathus动物群较为丰富,计4属10种,含一个新种:Sweetognathus praeiranicus sp.nov..其中以Sweetognathus最为繁盛,并对其种...
【中文期刊】 李斌 李自红 《山西煤炭》 2018年38卷1期 41-45页
【摘要】 在收集整理1970年—2016年发生在太原盆地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基础上, 分析太原盆地震源机制解的总体特征并利用TENSOR方法进行了区域构造应力张量的反演.结果显示:发生在太原盆地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以正走滑 (NS) 或走滑型 (SS...
【中文期刊】 张淑亮 刘瑞春 等 《中国地震》 2017年33卷1期 46-55页
【摘要】 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地震视应力、GPS测量结果等资料,对汶川地震前后太原盆地应力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太原盆地构造应力场的影响较为显著,不仅改变了应力场的方向,也改变了应力值的大小;应力场特征由震前NNE-SSW向拉张应...
【会议论文】徐清 2009年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研究区位于山西省太原盆地西南部的冲积平原内。通过对研究区内950个样品中碘含量的分析测定可知,浅层水(<50 m)、中层水(50~200 m)和深层水(>200 m)碘含量超标率分别为76.8%、70.3%和85.2%,其中,浅层水碘含量最...
【中文期刊】 于振龙 石金鸣 《人类学学报》 2004年23卷2期 146-15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土堂旧石器地点位于太原盆地的北端,是太原境内汾河中游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埋藏在太原西山山前黄土台地中.共获得石制品20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球以及石锤等,其中砾石砍砸器最具特色.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早期.
【中文期刊】 乔兆宝 郭晓玲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年22卷1期 84-84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平遥县位于太原盆地西南端,由山区、丘陵、平川构成,山区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0%,平均海拨1 349 m,境内东南高、西北低,汾河流经平遥县长约25km,西北方向与汾阳交界处有磁窑河穿过,有人口49万,辖14个乡(镇),其中氟中毒病区乡(...
【中文期刊】 曾金艳 李自红 等 《地震工程学报》 2017年39卷6期 1090-1096页
【摘要】 东山山前断层位于太原盆地东部,是盆地北端的边界断层.在多道直流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初步确定断层位置的基础上,采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对断层进行准确定位,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确定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通过探测得到:东山山前断层是由三条断层组成的断裂带,...
【中文期刊】 曾金艳 李自红 等 《地震研究》 2016年39卷2期 261-269页
【摘要】 田庄断裂为太原盆地内一条较大的隐伏断裂,采用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等方法对该断裂东段(西温庄-滨河东路)开展研究.地质调查结果显示:田庄断裂对太原断陷盆地的地貌形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且控制着太原盆地的沉降;浅层地震勘探结果揭示:该断裂空间...
【中文期刊】 王秀文 宋美琴 等 《地球物理学报》 2010年53卷5期 1127-1133页
【摘要】 收集了1970~2006年37年的小震初动符号建立了震源机制解数据库,研究了山西断陷带小震综合机制解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小震综合机制解以走滑正断层为主,断陷带两端以拉张作用为主,中部地区以剪切作用为主,忻定盆地、太原盆地的区域...
【中文期刊】 裴树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1年39卷1期 72-75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篇首>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北方第四纪地层发育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多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及旧石器遗址中均有披毛犀化石产出(卫奇,1997),但报道产出的化石多数只是骨体碎片或零星的牙齿.1965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太原工作站...
【成果】 0900324633 山西 P64 TV2 应用技术 基础地质勘查 水资源管理 2008年
【成果简介】 太原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对地下水资源缺乏系统的全面研究。此项研究是在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补充地面水渗入资料;施工中层水文地质及抽水观测孔34个,进尺9086米;施工浅层抽水试验进尺4101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