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7
- 1
- 29
- 13
- 1
- 1
- 1
- 45
- 14
- 9
- 7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迪 李富震 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44卷2期 165-169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基于"气虚宜掣引之"理论,从"气虚"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以"掣引"立论治之法,提出了脾胃同调、体用兼顾、疏肝理肺、温行肾气等辨治思路,以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秋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49卷11期 22-23,27页ISTICCSCDCA
【摘要】 升阳益胃汤系金元四大家"补土派"代表人物李杲所创.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而"升阳益胃"乃升举清阳之气、补益脾胃后天之剂,组方用药有异功散、二陈汤、半夏泻心汤、玉屏风散、败毒散、痛泻要方等古方之意,具有健脾化湿、补气益胃、升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远博 张东帅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8期 856-861页ISTIC
【摘要】 主要探讨姜德友教授针对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辨治经验,根植于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地域文化,总结其四十余载之临证经验,形成其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姜德友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根植于五脏失司——肝疏失利、脾湿困囿、肾气失司,治疗原则应以扶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春杨 李文昊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8期 1118-1122页ISTICCA
【摘要】 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肺为气血之脏"运用"调气和血法"辨治支气管扩张的经验.姜德友教授基于"肺为气血之脏"提出"气血失调"是支气管扩张的根本病机,并将支气管扩张病程进展分为肺虚邪侵、瘀阻肺络、气血衰竭三期,治疗分别以补血益气、活血行气、培元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丽霞 竭晨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5期 41-44页ISTICPKUCA
【摘要】 姜德友认为腰痛之病机不外感邪、内伤、瘀血、痰湿四条,而临床上是否发病则与肾气的兴衰密切相关.故而针对该病的治疗,首须细心辨明患者的病因,切不可以其症状表现相似便一概而论.外感者多湿,宜结合患者的饮食居处情况具辨寒热再祛其邪气;内伤者应填精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虎 张依轮 等 《陕西中医》 2024年45卷1期 111-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东北寒地致病因机及寒地伏邪致病特点论治冠心病经验.认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为东北寒地致病基本因机,加之寒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伏寒、伏风、伏郁、伏火等潜藏为患,以致疾病迁延难愈.其治,法当温润,治宜清化,逐其新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嘉 解颖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3期 30-32页ISTICCA
【摘要】 "脾阴"首见于《黄帝内经》,是指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阴,具有濡润内外、升降枢机、转运胃腑之能.姜德友教授认为,脾阴不足与胃食管反流病胃热停积、木郁犯土、枢机不利等病机的产生密切相关,并提出治疗当以滋脾阴贯穿始终,针对相应病机予以化积清胃、疏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依轮 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9期 23-26页ISTICCA
【摘要】 肺结节起病隐匿,是具有一定恶化风险的肺部病灶.姜德友教授以"宣可去壅"作为理论基础,指出肺结节发于肝郁气壅,成于痰滞形壅,进于正虚毒壅,总结出疏肝调气、化痰散结、扶正防癌之宣壅大法,并自拟宣壅散结汤化裁治疗本病,在控制或缩小肺结节、提高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麒萱 姜德友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8期 153-156页ISTICCA
【摘要】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胃脘痛""胁痛""黄疸"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疼痛不适或有嗳气、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查体可有右上腹部压痛.姜德友教授提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虎 王婷萱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0期 1150-1153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认为专药是对某病、某症有特殊针对性疗效且可用以解决疾病主要矛盾的药物,临证处方中,姜教授在辨证定方后,常以专病专药思维为指导,对病或对症加用某一专药,以求捷效.其对专病专药思维的运用以象思维为引(如以蜈蚣治疗颈椎病、以百合治疗不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成彬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3期 461-464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总结姜德友教授辨治情志病的临证思路.姜德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以心神失常、肝疏失利为本,气郁、痰浊、瘀血、火邪为标,由形扰神,由神坏形造成形神双向致病.在治疗上,姜德友教授强调心肝同治,形神同调,把握四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贯穿整个病程,以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嘉 李文昊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4年34卷7期 635-637页ISTICCA
【摘要】 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金匮要略》主讲人,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四十余载,博览医籍,精研覃思,中西参汇,法随伤寒,躬身实践.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菲 张庆颖 等 《四川中医》 2023年41卷10期 10-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姜德友教授治疗贲门失迟缓症、阿尔兹海默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总结姜德友教授临床经验,研究贲门失迟缓症、阿尔兹海默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病因病机,基本证候规律,探讨贲门失迟缓症、阿尔兹海默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岚 姜德友 《陕西中医》 2023年44卷4期 499-502页ISTICCA
【摘要】 姜德友临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首创"定性-辨位-据味"三维一体用药思维.第一维度为"定性用药",四诊合参先别阴阳寒热.姜师临证首辨病性,通过药之四气进行纠偏.并且善用药之性味调补,重视甘温扶阳.第二维度为"辨位用药",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菲 姜德友 《四川中医》 2023年41卷4期 9-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姜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阐述姜教授对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辨证分型,并附临床医案佐以验证.结果:姜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本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三洋 解颖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31卷4期 713-716页ISTIC
【摘要】 中医药在治疗心悸方面历史悠久,理论完备,方法多样.姜德友教授精修经典,法宗恩师,融汇龙江医派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对心悸的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临证经验.姜德友认为心悸乃本虚标实之证,综合龙江地区气候特点、饮食结构和风土人情等诸多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柔 李富震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30卷7期 1304-1307页ISTIC
【摘要】 胸痹心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中老年发病率、致死率高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中医药疗法具有独特优势.姜德友教授认为胸痹心痛以正气亏虚为本,寒饮、痰浊、瘀血为标.发病初期多饮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春郁 郭悦婷 等 《中医药信息》 2021年38卷9期 48-51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顽固性失眠多由"肝病烦心扰神"所致,并提出"肝心同治"治则,或补益肝血、除烦宁心;或平肝熄风、化瘀安神;或疏肝解郁、清火安神.运用酸枣仁汤、天麻钩藤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时方,在诊治过程中密切观察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岚 王远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29卷4期 704-705,742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临证治疗冠心病善从"痰瘀"论治,治疗上认为治病求本、痰瘀同治,治痰不忘瘀,治瘀不忘痰.此外,姜教授用药独到,常一药多用、专病专药、善用虫药,效果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鹏飞 许晓楠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6卷1期 36-38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重经典,勤临床,提炼龙江医派历代名老中医经验为己所用,结合龙江地区独有的气候特点、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对龙江地区高发病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用药具有独特的理论和诊疗经验.将其分为5型:肝气郁结型,肝阳上亢型,痰湿内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鼎顺 李文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3卷5期 424-426,430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治思路,阐述姜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附临床医案加以验证.[结果]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是内外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昊 韩洁茹 《江苏中医药》 2019年51卷2期 23-25页ISTICCA
【摘要】 不寐为龙江地区临床常见疾病,姜德友教授根据龙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特点,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不寐的病因病机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并审机论治,提出辨外感、辨内伤、辨气血、辨阴阳、辨不寐类型的辨治思路及方法,同时将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鹏飞 姜德友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2卷7期 521-522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姜老师从医30年,学验俱丰,临床上尤善以经方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26卷8期 1381-1382,1388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以正气亏虚为本,以瘀血、邪毒、痰湿为标.临证时多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恢复期和迁延期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后遗症期多以补虚扶正为重点,兼祛实治标.因人因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 袁颍超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4期 554-556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胆囊炎多虚实夹杂,其基本病机为胆腑通降失常.因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不遂等造成肝胆郁滞,以及久病入络者多属实证;因久病体虚、耗伤气血或肝郁脾虚等导致胆络失养者多为虚证.对于本病的治疗,姜教授以疏肝利胆,解郁安神为首要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彤彤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55-57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女子七七,肾气渐衰,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不足而致其疏泄功能减退,气机郁结不畅;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易情绪波动,善思而喜悲伤,加之社会压力加大等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日久则肝郁、肾之阴阳失调,并且常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路遥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1139-1141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认为,失眠之因,无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者,总责之于阴虚血少不能涵敛阳气,以致阳不入阴;或气虚血弱不能濡养心神,以致神无所归。因实者,总责之于实邪郁阻脉络,血难归心,阳不入阴;或内有邪热,扰动心神。多因平素思虑过重,气机郁结,以致血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作为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49卷2期 135-136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每起沉疴,对外感发热诊治尤有心得.现择老师诊治外感发热验案四则,以飨读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帆 姜德友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2期 50-52页ISTIC
【摘要】 六味地黄丸自创制以来一直备受宠爱,对后世医学的启发与影响也是极大。原是主治小儿“五迟五软”,近年来临床运用极为广泛,凡是由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而表现为中医肾虚证候的疾病均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应用。现将姜德友教授运用六味地黄丸合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霞 韩洁茹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44卷2期 16-17页ISTICCSCDCA
【摘要】 介绍姜德友教授以肾主水液、主骨生髓理论为依据,用经验方痛风宁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以期为痛风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