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2
- 21
- 83
- 9
- 3
- 3
- 2
- 37
- 24
- 9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秋瑜 严潞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3期 1368-13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瑶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瑶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其与瑶族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中医学的影响.文章基于瑶医理论的特点和学术观点,结合中医理论的影响,对代表性的瑶医理论进行内涵探究,重点探讨瑶医学的整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啸 李鑫辉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1期 44-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伤任脉下血"是孙思邈总结隋唐以前崩漏病因时提出的重要认识,该认识将"奇经理论"引入妇科辨证,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以小牛角?散为代表的方剂,弥补了隋唐以前论多治少的缺憾.在研究"奇经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学界虽对此理论推崇备至,但因《千金方》文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琼秋 张余萍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4期 1751-17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立足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基于"三经四纬"理论论述郁病病机,认为水寒土湿木郁是郁病的病机全貌,从扶阳的角度探析乌梅丸治疗郁病的思路.进而总结乌梅丸方的方证特点,论述在药物治疗郁病时,还需注重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方可收获全功.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傲然 管薇薇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9期 4557-45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厘定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管氏针灸疗法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梳理管氏医学五代传承脉络,论述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理念、管氏经络辨证针灸法、管氏针刺手法体系、管氏针灸配穴处方学,阐发管氏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峰 郭珈宜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9期 4699-4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平乐正骨以平衡理论为指导,科学认识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动态失衡过程,形成了学术特色鲜明的"辨失衡的诊病观,调失衡的治病观和守平衡的养护观",并在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永航 马玉侠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4174-4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树中教授深耕针灸临床与教学三十余年,对于针灸临床辨证及诊疗有独到的见解.高树中教授认为针灸临床辨证有其鲜明的特点,强调在辨病、辨证诊治的同时,更要注重辨经诊治;治疗则需要根据辨证的结果采用通经、通络或通关之法,以达通经络、行气血、调脏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广辉 何姝霖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2757-27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认识生命首先从《黄帝内经》阴阳气化理论开始.阳化气,阴成形,形气一体.阴为体,阳为用,体阴用阳.阴阳运化五行,五行化生六气,以脏腑为容器,以气血精津液为原料,在阴阳气化中完成生命周期.肿瘤寄生于人体,静凝而积聚有形,属阴;侵袭转移及剽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焱昌 盛晓黎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3927-39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冉氏内科流派是中医传承历史中独特的一支,它传承历史悠久,传承脉络清晰,传承背景正统,融合宫廷御医体系及四川中医药流派特色,流派代表性人物冉雪峰先生、冉先德教授在中医学界享有盛名.文章梳理冉氏内科流派衍化内容,从家学传承、川派背景两个方面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培冬 方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4期 1615-1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中医学理论体系受《易经》理论影响深远.基于中医理论体系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受《易经》理论影响,而蕴含了丰富的易学思想.文章从管氏经验穴、管氏针刺手法、管氏针灸临床诊治三方面入手,探析管氏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辉 刘迎辉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50卷4期 42-45页ISTICPKUCA
【摘要】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文章通过生理病理、气血、情志三方面阐释心肝同治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黄永生教授对这种临床复杂病症的认识,执简驭繁运用权变之法管理冠心病心绞痛病程中肝脏的作用,即在健脾、益气、滋肾基础上,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豪 王文凯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8期 4474-4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脾主涎"理论是中医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鲜有同道对该理论的源流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这限制了全面深入挖掘该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临床诊疗价值.笔者通过检索相关书籍及"中医典海"数据库,系统梳理了"脾主涎"理论的发展脉络,大致分为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永学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9期 5060-50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安医学是古长安地区历代著名医家及其传承者们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理论升华所形成的传统医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黄帝内经》奠基的基础理论部分、《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形成的临床医学部分、《针灸甲乙经》等著作构架的针灸学部分、《神农本草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凌雪 王小强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1期 162-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回顾川南玄府学术流派将"玄府学说"用于"脑玄府"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简介该学术流派"脑玄府"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临床经验与科研方向,并展望玄府学说与脑病学说的融合创新之路,探讨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以盼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欢 付千锃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5期 2581-25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学术流派是我国小儿推拿主要流派之一,源于湘西地区,在独特的历史、人文、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性、地域性的理论体系.其理论内涵深厚,涵盖了小儿疾病的分类方法、证治规律、治疗策略、穴部及配伍,其操作体系丰富多样、灵活多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遵惠 管薇薇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11期 6546-6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舌针疗法,是用毫针刺激舌体上的特定穴位,以治疗相应病症的方法;《黄帝内经》已有舌针治病的记载.文章简介舌针源流、管氏舌针疗法的创立与发展;论述舌针的理论,阐述管氏舌穴分布的《易经》理论依据,介绍管氏基础舌穴的名称及主治、管氏舌针针刺手法、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清 虞坚尔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12期 5590-5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传承数千年来,许多老中医疗病虽效如桴鼓,但很难为近现代医学所理解,其传承日益令人堪忧.近代中医药在西学东渐大潮下屡遭挫折,源于其中蕴含大量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中医药传承的关键所在.隐性知识的传承,关键就在于否定的应用.中医药隐性知识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董晓 高畅 等 《北京中医药》 2021年40卷2期 155-157页ISTIC
【摘要】 燕京外科流派脾胃理论贯穿乳腺等各类外科疾病的治疗,其学术思想传承至今,仍广泛指导临床.脾胃理论在乳腺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许多乳腺疾病的产生与脾虚痰凝有关,通过健运脾胃可治疗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脾胃的盛衰也关系着疾病的预后转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达 高天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4期 1590-1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体三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经过数十年的理论探究和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三阴理论”体系,创立了“水暖土和木达”的学术思想.“三阴理论”揭示了人体发病与足三阴肝脾肾的密切关系以及足三阴肝脾肾之间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足太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海英 孙谣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6期 2562-25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笔者阅读李德新老师的学术著作、专业论文、临床医案,并通过学术访谈及跟师出诊、学习经典等方式,学习及阐述李师致中和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思想内涵,并总结李师中和思想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以调脾胃以衡五脏、平阴阳以调脏腑、权升降以调气机、调脾胃以和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瑞 黄彬洋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8期 1637-1638页ISTICPKUCA
【摘要】 “养慎”理论本是《金匮要略》中“内养正气、外慎风寒”,谢春光教授继承并发扬了此理论,并把它灵活运用在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上.“内养”即养气滋阴,在紧扣糖尿病病机的同时,针对三个分型,提出清热生津、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并举;“外慎”则防慎不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河宝 孙悦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1期 153-154页PKUCSCDCA
【摘要】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怡 导师: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博士) 2017年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宋、金元、明、清代前中期时期各主要医家著作中对《内经》学术较有系统性发挥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展示该时期的《内经》研究成果,探讨《内经》学术发展的条件、背景及其规律,是构建《内经》学术发展史的部分工作。本文运用导师的《内经》理论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蕾蕾 导师:吴元黔 徐学义 贵阳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4年
【摘要】 本文对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的杂病证治及五首杂病名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研究。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朱丹溪学术概论,包括朱丹溪的生平事迹与治学态度、五本杂病证治著作简介、学术思想的形成及杂病证治的主要成就等几方面。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启远 王学谦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4期 1808-1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洪生教授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与康复工作四十余年,总结出"固本清源"的理论思想,形成了"五治五养"的治养体系,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通过分析林洪生教授在"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运用"五治"理念治疗胃癌的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赵金伟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2期 992-9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得集》成书于1889年,是普陀山清代僧医释心禅所著,其中涉及外治法的论著和应用外治法治病的医案亦占将近六分之一.通过对《一得集》中有关外治法学术理论的论述,以及有外治法参与的医案,从辨病施治、各司其法,循证组方、尊经创新,喉科三纲、吹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平一 闫黎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50卷3期 62-65页ISTICPKUCA
【摘要】 "精血虚衰"理论及由此衍生的"补精养形"之学术思想在中医药防治衰老与老年病的历史长河中地位斐然.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承接《黄帝内经》"阴虚致衰"的学术精髓,确立了"精血俱耗致衰"学说,开启了"补精养形治衰"之先河.临床上强调味厚以补精,针对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今扬 周彩云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8期 1589-1593页ISTICPKUCA
【摘要】 房定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肾脏病及心脏病专家,他在学术上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在临证中擅用专方专药治专病,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文章从“学术渊源、内容阐释、方证举要”几方面论述了房定亚教授“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相如 何清湖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8期 3367-33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中国文化史上,阴阳的概念形成很早,却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化、充实完善.作为中国文化思想中重要的哲学概念,阴阳被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学术理论所引用来阐述不同的学术观点,在引用发挥的过程中,阴阳学说也进一步得到补充与发挥.同样,在中医学藏象理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树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9期 4201-42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概念和概论,就是“道悟”和“哲思”人文语境的文法体裁的文辞、章法;而人类人本意识人文事物的智能思维是先有意识、后有思维,然后产生概论文辞的章法.它是由人本意识人文事物的表象概念的知性、继进反恩人文事物相关生命运动、体验事物的动态现象,与它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阙华发 张臻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4期 942-943页PKUCSCDCA
【摘要】 介绍唐汉钧教授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分别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主张“以证统病”及“以病统证”,分期论治;外病内治,重视整体;内治顾护脾胃;用药轻灵,因时制宜;内外合举,善用外治等.该学术思想对中医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