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6
- 26
- 3
- 30
- 26
- 23
- 15
- 12
- 133
- 66
- 49
- 18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学治 张祖铭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5年41卷7期 682-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宿主核酸去除和非特异性扩增技术在动物组织样本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组织样本中病原体鉴定的准确性.方法 使用小鼠肺组织匀浆液和肺炎克雷伯菌液混合制备模拟样本,并采用6种宿主核酸去除试剂盒和3种非特异性扩增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实时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辉辉 陈佩佩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5年35卷9期 1317-1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宏基因高通量技术(BALF-mNGS)对不同临床特征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BALF-mNGS在肺隐球菌病诊断中的认识.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肺隐球菌病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沙 刘晓亮 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4年19卷1期 12-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 目前虽然有许多研究从流行病学、遗传学、感染、免疫、炎症等方面探讨川崎病(KD)病因,但仍无定论.目的 通过对KD患儿血液的微生物组学和病毒组学的测序分析,尝试从微生物学和病毒学角度分析KD可能的病因,揭示KD患儿体内微生物和病毒的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林 王琪琪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37卷10期 1091-11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健康人血液中微生物和噬菌体的存在及其可能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深度挖掘探讨血液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法 收集2012-2018年绵阳市中心血站的1 600份献血者血浆标本,通过DNA提取和文库构建,使用Illumi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炜 何建安 等 《海南医学》 2024年35卷10期 1504-1508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宏基因组测序为传染病致病病原体尤其是未知病原的分型溯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手段.该技术相较于传统检测手段具有明显的时效性、灵敏度高等优点.快速、准确、广谱鉴定出病原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洪伟 冯滨 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38卷9期 52-55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宏基因组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手足口病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之间的关联.方法:2020-2022年,收集并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样本,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微生物组成差异,采用生物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天杰 李玉铎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4年51卷12期 5162-5173页
【摘要】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奶牛群体犊牛肠道病毒的种群组成及遗传变异情况,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的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庆周边奶牛场,采集155份犊牛粪便样品,随机分为6个腹泻样品池和3个临床无腹泻症状样品池.提取总核酸,基于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振丽 李金明 《协和医学杂志》 2023年14卷5期 905-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微生物学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复杂多变的病原体检测需求.近年来,新兴的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诊断、新发及突发传染病病因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黎军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31卷5期 526-532,5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病原体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mNGS)在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s)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44例疑似CNS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集脑脊液后进行常规病原学检测和mNGS检测,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志坤 李可胜 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15卷1期 177-180页ISTIC
【摘要】 新型新冠病毒的爆发,给人类安全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过去的经验中,发现和鉴定新病毒以及确定新病毒与疾病的关系是预防、诊断和治疗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首要任务.在过去十几年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病毒宏基因组的理论以及技术已被证明在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陈雪静 《微生物学杂志》 2022年42卷1期 80-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马肠道非常发达,其中定居着丰富又复杂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分析手段的改进,对复杂环境中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方便、透彻.本文就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技术在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令 罗根 等 《农产品加工》 2023年8期 71-75,80页
【摘要】 发酵蔬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蔬菜发酵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不同代谢途径对产品的风味、品质与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通量高、准确率强等优势逐渐成为蔬菜发酵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以高通量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祎程 冉涛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年54卷7期 2932-2941页
【摘要】 反刍家畜瘤胃内微生物丰富多样,病毒(主要是噬菌体)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瘤胃内所有的病毒可统称为瘤胃病毒组(ruminal virome),可以利用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技术进行研究.解析山羊瘤胃病毒组的组分及功能有望更全面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彦菁 王惠娟 等 《福建医药杂志》 2023年45卷1期 88-91页CA
【摘要】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既往文献较少报道,其发病率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1].然而,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认为鹦鹉热衣原体可能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当中较为常见的病原体,随着基于宏基因组的二代测序(mNGS)技术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官娟 宋娜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年25卷34期 5511-551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的微生物尚不完全明确,宏基因组学作为一种不用培养的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正逐渐应用于口腔微生物的研究中.目的:综述宏基因组学与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关系.方法:以"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种植体周围炎,二代测序"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福新 《眼科新进展》 2021年41卷12期 1191-1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眼表存在多种微生物,眼表微生物与眼表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的发生发展有关.早期主要通过传统的培养方法来鉴定微生物,但只有极少量的微生物可被培养并检出.宏基因组学可分析眼表所有微生物组成、菌群多样性、代谢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姣 程小刚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30卷8期 533-5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探究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微生态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代谢途径,为口腔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样本,分别提取样本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对合格的文库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并对测序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华兵 周浩泉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27卷9期 1320-13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救治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all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心远 高小娟 《海南医学》 2022年33卷14期 1875-1878页ISTIC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复杂多样,传播性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效准确的病原学鉴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阳性率、高敏感性以及病原体的无偏倚检测等优势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上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志坤 孙荣同 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4卷2期 354-358页ISTIC
【摘要】 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不依赖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直接对临床样本中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具有无偏倚、广覆盖、快速等优点.检测临床样本中的较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在重症感染领域,特别是疑难、罕见病导致的重症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倩 宋文涛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年36卷12期 1025-1028,10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鸟类作为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庞大和高度多样化的物种之一,在病原体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3种测序策略(16S rDNA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和宏转录组测序)的特点及其在鸟类肠道菌群多样性、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病原微生物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祎程 冉涛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53卷1期 20-31页
【摘要】 病毒(virus)存在于各种动物胃肠道中,反刍动物瘤胃也不例外.瘤胃是一个复杂且多样的微生态系统,包括细菌、真菌、原虫、古生菌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目前,多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被广泛用于瘤胃细菌群落的研究.有研究表明,饲粮、环境及宿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2卷1期 64-67,69页
【摘要】 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清楚的认识环境中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发现新基因、明晰基因的功能、探究微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微生物生存的真实状态,极大地扩展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本文从生物信息学的角度介绍了宏基因组的分析策略,常用软件、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广容 马燕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452-84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茶园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和肥力可持续性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分析16S rDNA,研究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的现代茶园、古茶园(林)和森林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 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玉 周倩倩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21年39卷1期 6-11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确认病原微生物已成为新发、突发、罕见及常规检测阴性的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这项技术提高了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成为精准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莉 吴文娟 《临床检验杂志》 2021年39卷7期 516-520页ISTICCA
【摘要】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血浆微生物游离DNA(microbial cell-free DNA,mcfDNA)近年来备受关注...
【关键词】 血浆微生物游离DNA;无创性;感染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宁 陈晨 等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13卷7期 88-90,93,后插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苏州高新区妇女下生殖道菌群的分布情况,并分析绝经、避孕方式对下生殖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集苏州高新区2018年6~7月参与"两癌"筛查的373例女性的宫颈分泌物样本,并收集对应的表型数据.对分泌物样本进行宏基因组鸟枪法测序检测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楠 张文 《检验医学》 2021年36卷4期 408-4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镇江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鼻腔病毒谱构成.方法 收集100份呼吸道疾病患儿鼻黏膜分泌物样本,提取核酸,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平台分析病毒谱.结果 镇江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鼻腔微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48卷1期 28-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国内外多项关于mNGS技术标准化与临床实施的专家共识从不同的角度对该技术的临床实践起到了规范作用。但复杂的生物信息分析和非标准化的报告审核依然是mNGS在向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洪飞 王颖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4期 8234-8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更好的挖掘出来.目前快速发展的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分析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学及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一般环境微生物的研究目标主要有3个,即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