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3
- 2
- 1
- 1
- 7
- 6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冬来 王勇慧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年11卷4期 561-568页
【摘要】 基于客体的注意是注意分配过程中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诸多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既会受到格式塔客体本身,又会受到自上而下加工过程,如策略和经验的影响.本文在系统回顾二者各自如何影响基于客体注意的同时,还详细阐述了那些着眼于二者如何相互作用,其作用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超 陈颜璋 等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9期 1397-1410页
【摘要】 视觉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编码、维持)对多特征客体信息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否相同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引入前注意线索和后注意线索,分别探测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和维持两个阶段中的注意选择模式.3个实验结果显示,在前注意线索试次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驰 高云飞 等 《心理学报》 2022年54卷7期 748-760页
【摘要】 目光注视在人类社交以及捕获和维持注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光注视如何与客体交互以引导注意分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采用双框线索范式,以具有两种注视方向(直视或回避)的面孔或实物作为客体,通过操纵线索到目标间的SOA来考察目光注视对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诸洋 张凯慧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年20卷6期 747-752页
【摘要】 汉语双字词能够引导客体注意的分配,其强度会受双字词词频大小的调节.已有研究发现高频双字词能够产生客体注意,但低频双字词却无法引导客体注意的产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词频的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表征强度存在差异:高频词的客体表征强度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娜娜 吕晓蕾 等 《心理学探新》 2020年40卷4期 331-337页
【摘要】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 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勇 李诸洋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年16卷3期 295-299页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除自下而上因素外,自上而下因素也能够对客体知觉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影响注意得分配.本研究以不同词频(高频和低频)得汉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双矩形线索范式变式考察不同语义客体表征质量对基于语义客体注意效应得影响.结果发现,在高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艳梅 张明 等 《心理学报》 2013年2期 127-138页
【摘要】 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导向过程是灵活可控的;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刺激既可以捕获注意,也可以被抑制.实验1通过操作匹配试验概率来诱发不同水平的抑制动机,考察在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导向作用中抑制动机的影响.匹配试验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一胜 王慈 等 《应用心理学》 2010年16卷1期 12-19页
【摘要】 Mitroff等人的研究发现了OSPBs效应量反映的客体运动方式与主观报告结果相分离的现象,并以两可刺激情景或实体性原则违背假设对该现象作了解释.本文以3个实验与其研究进行了商榷.结果表明,两可刺激情景与实体性违背均不能解释上述分离现象(实...
【关键词】 客体文件;基于客体的预览效应;基于空间的选择性注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耿丹 项明强 等 《应用心理学》 2009年15卷3期 223-229页
【摘要】 鉴于以往研究未明确视觉工作记忆中特征捆绑是否需要注意资源,以及未考察积极加工条件下的特征捆绑等问题,本研究运用双任务干扰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在消极加工和积极加工条件下考察了联结客体的特征加工和特征捆绑,以及中央执行注意资源在特征捆绑中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锋 焦书兰 《心理科学》 2005年28卷2期 395-397页
【摘要】 注意选择理论可以分为空间选择和客体选择两大模型,文章首先介绍了这两类模型的观点,概述了客体选择和空间因素的关系与区别,也介绍了包括距离操纵和线索启动在内的客体选择和空间选择分离技术及其理论逻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甦 李丽 《心理学报》 2002年34卷3期 223-228页
【摘要】 在通常的负启动范式基础上,以小数字构成的大数字,即以同时具有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的复合数字为实验材料,采用数字命名任务,将刺激画面中复合数字的数目和注意指向作为变量进行实验.大学生充任被试.结果发现,在单个复合数字条件下对同一客体的非注意指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玲 李梦莎 等 《生理学报》 2019年71卷1期 11-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脑信息加工容量的有限性使得个体每时每刻均只能选择少部分信息输入进行有效加工,这主要源于注意选择,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对复杂外部环境中的少量信息进行优先加工的认知过程.关于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存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注意选择的是什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沂芯 陈红 《心理科学》 2019年42卷6期 1462-1469页
【摘要】 采用点探测任务和再认任务探讨高低自我客体化水平的女性对积极身体词和消极身体词的注意和记忆偏向.结果 发现,高自我客体化的女性对积极身体词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对积极身体词的再认反应时显著快于低自我客体化的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自我客体化的女性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诸洋 吕勇 《心理科学》 2019年42卷6期 1319-1324页
【摘要】 采用双矩形范式变式考察在对客体无觉知的条件下的客体注意效应,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考察对完整矩形客体无觉知的条件下能否出现客体注意效应,发现在完整矩形客体不可见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客体注意效应.实验2考察对虚拟矩形客体无觉知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成波 叶超雄 等 《心理学报》 2015年7期 851-858页
【摘要】 弱客体理论认为,视觉工作记忆系统是由众多特征存储的子系统组成,不同纬度的特征独立存储在相应的有限容量的子系统中,相互之间不会竞争记忆资源。而对于特征之间绑定关系的记忆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绑定关系的记忆需要注意维持,因此绑定关系的记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涛 王治国 《心理科学》 2015年38卷4期 813-821页
【摘要】 返回抑制是指当刺激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加工效率降低的一种抑制性注意机制.该注意机制对个体有适应性价值,它能够降低注意返回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的概率(Posner&Cohen,1984),从而提高视觉采样(或搜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莹莹 王佳莹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5年5期 774-783页
【摘要】 预览效应是一种在已经存在的多个旧客体中优先选择多个新客体,对新客体表现出优先加工的现象。文章综述了预览效应认知神经机制的两种主要观点:(1)旧客体抑制观点,认为预览效应是由于对旧客体的抑制;(2)新客体突现捕获注意观点,认为预览效应是由于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良 林崇德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年26卷6期 561-568,576页
【摘要】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两种选择性注意干扰任务是否分别对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产生选择性干扰,及干扰效应是否受记忆对象言语命名和编码难易程度的影响.实验1采用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记忆任务,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干扰效应.实验2采用了言语命名和编码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彩琦 付桂芳 等 《心理学报》 2003年35卷5期 591-597页
【摘要】 运用单探测的变化检测范式和注意分配程序,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由相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和由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方式,以及注意对其的作用.实验1用双色框作为客体,实验2用不同颜色的形状作为客体.被试为27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开容 胡博 等 《心理科学》 2022年45卷1期 133-141页
【摘要】 为了探究奖赏预期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结合金钱激励延迟任务和双矩形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奖赏预期的有无和高低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奖赏预期时,选择性注意更快,奖赏预期的有无对基于空间的注意影响区别不大,但奖赏预期几乎消除了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 章小彩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1卷z1期 523-5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多客体追踪范式研究咀嚼口香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4例患者,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先咀嚼组和后咀嚼组,各17例.研究采用2(咀嚼与否)×5(时间分组)被试内设计.患者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世彪 静进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年15卷5期 545-5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罗夏测验中的表现特征及可能的投射机制.方法:采用国内修订版罗夏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Carver LJ ; Dawson G ; 等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03年42卷2期 148-159页SCISCIEMEDLINE
【外文期刊】 Polan HJ ;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05年47卷3期 278-287页SCISCIEMEDLINE
【外文期刊】 Zeijlmans van Emmichoven IA ; van IJzendoorn MH ; 等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3年15卷1期 219-237页MEDLINE
【中文期刊】 吴芸杉 张进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年7卷2期 85-87,89页ISTIC
【摘要】 自恋是注意力聚焦于自身,喜爱并无条件接受自身所有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文章对自恋的概念形成和精神分析学说、客体关系理论、自身心理学说、社会认知理论、进化心理学等理论进行了回顾.自恋的结构目前有两形式说和连续体说,对其评定进行了介绍.对自恋的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亚强 《心理学探新》 2016年36卷2期 141-146页
【摘要】 将位置与方向两特征捆绑于一个空间符号,探讨该符号的编码与保持过程与注意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呈现方式,分别在学习阶段与保持阶段施加中央执行抑制分心任务,考察空间符号的材料类型、分心任务负荷、系列位置对位置、方向及其捆绑关系再认效率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琼 《应用心理学》 2012年18卷3期 224-231页
【摘要】 本研究探索客体隐含的操作性信息对儿童与成人在视觉选择反应任务中的影响.采用日常工具图片为视觉刺激,所有刺激均是正立的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有两个朝向.被试的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判断工具的前端或者把手的朝向.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当工具把手朝右时,成人对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静 潘毅 《心理学探新》 2010年30卷1期 42-46页
【摘要】 工作记忆内容能够以相对自动化的方式引导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工作记忆内容对空间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一要求被试在客体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返回抑制任务,结果发现无论返回抑制任务目标是否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都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实验二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泽军 钱秀莹 《应用心理学》 2009年15卷3期 251-256页
【摘要】 优先登录现象是指注意所投向的客体或通道能够更快地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是注意的一个重要时间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时序判断范式、同步判断范式和线运动错觉范式),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差异.然后,回顾了跨通道优先登录现象的研究历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