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
- 6
- 4
- 1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燕 颜君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18期 2066-2069页ISTICPKUCA
【摘要】 罗伊适应模式全面阐述了人面对刺激的适应过程,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乳腺癌患者术后面临着重新适应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挑战,本文以罗伊适应模式为基础,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4个方面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评估,帮助社区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8期 1009-1011页
【摘要】 家庭寄养方式目前已经成为孤儿抚育的主流方式。本文综述了不同情况的养育模式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及人格发育的作用,重点分析比较寄养家庭特征、寄养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寄养儿童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发展等各方面研究进展,以此增进研究者对家庭寄养模式下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祺 《考试周刊》 2011年66期 210-211页
【摘要】 家庭环境在残疾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孤残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家庭的关怀.其心理及社会化正常发展会受到阻碍。本文就如何对孤残儿童开展补偿性家庭教育这一问题作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傅得佳 导师:杨华彬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儿科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某城市家庭寄养模式与机构集中养育模式下孤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描述孤儿在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模式下是否存在心理行为的偏差,为探索更适合于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孤儿养育模式以及孤儿心理行为偏差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UC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贤 张伟达 等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14卷2期 74-88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陈嫉妒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问卷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对391 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基于家庭建设的视角考察了大学生依恋、自我分化与嫉妒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个体早期的寄养经历对依恋模式和自我分化均会产生消极影响;依恋焦虑、依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少萍 任晓晓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35期 4354-43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对老年卧床患者家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出院的老年卧床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出院时间顺序编号,奇数号为试验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出院时由医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雪莹 谷传慧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36卷2期 22-25,102页
【摘要】 为了解伴侣动物(宠物)寄养机构建设现状,给优化管理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对北京市90家寄养机构的寄养方式、环境条件、饮食情况、收费情况、服务模式,以及伴侣动物主人的服务体验反馈、动物寄养适应性情况、发生纠纷原因、问题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卷1期 176-177,180页
【摘要】 目的 揭示南京市福利机构失依儿童营养现状,制定干预措施.福利机构发育轨迹疾病,部门,养育方式和时间的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整群抽样得554人,评价参照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统计分析用S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军 肖向红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22期 129页
【摘要】 探索依恋作为主要理论依据,在福利机构开展家庭寄养能够弥补机构养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家庭寄养型养育模式让孤残儿童重新获得家庭的温暖,亲人的爱和情感的依恋,有助于促进身心康复或功能补偿,塑造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辉 崔淑芳 等 《人民军医》 2003年46卷6期 314-3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来自问题家庭(父母离异、一方判刑或亡故的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关系不和或性格怪癖的双亲家庭、继父或继母家庭,寄养家庭)的士兵有所增多,为了探讨家庭模式对士兵的影响,我们对某部士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家庭与和睦家庭对子女个性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红 雷平华 等 《江西医药》 2010年45卷7期 681-683页CA
【摘要】 目的 评估三种抚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的差异,以探索孤残儿童的最佳抚育模式.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以后入院的孤残儿童的体格发育和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结果 三种抚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有差异.结论 我们应推广寄养家庭代养和院内家庭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平华 詹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22卷20期 2581,2674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抚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探索孤残儿童的最佳抚育模式.方法:对2009年1月1日以后入院的孤残儿童的体格发育和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结果:三种抚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有差异.结论:寄养家庭抚养和院内家庭式照顾抚育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志芳 黄卫平 等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16卷2期 114-115页
【摘要】 <篇首> 我们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即开始采取社会家庭寄养的方式养育部分弃婴,力求在传统的福利院集中供养模式的基础上,寻求更有利于弃婴身心健康成长的养育方式,使他们能够尽早地回归社会,回归正常人群生活.我们对一部分从收容后便送入家庭带养的弃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淑芳 刘晓辉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20卷2期 133-134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来自问题家庭(父母离异或一方判刑或亡故的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关系不和或性格怪癖的双亲家庭、继父或继母家庭、寄养家庭)的新兵有所增多,为了探讨家庭模式对新兵的影响,我们对某部2002年度入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家庭与和睦家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胡正琼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15卷4期 255-256页
【摘要】 <篇首> 家庭寄养工作已在全国各个儿童福利院广泛开展,让孤儿回归家庭,享受家庭温暖,建立与父母的情感依赖,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已形成共识.因此,选择合适的寄养家庭,对规范家庭寄养工作,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发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红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7期 238页MEDLINE
【摘要】 目的:评价健康育效果,探讨在寄养村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模式;方法:对杨家村寄养点寄养家庭父母在健康教育和操作指导前后进行问卷式调查和对患病儿童诊治记录调查,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寄养家庭在教育前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相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