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6
- 57
- 56
- 20
- 139
- 2
- 1
- 1
- 137
- 37
- 34
- 29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祁玉平 祝幼华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2年19卷1期 63-75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本文对多年来积累的江苏下扬子区寒武系-三叠系牙形刺CAI材料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并采用Anita Harris建立的统一标准,编制了本区寒武系-三叠系的5幅牙形刺CAI图;进而结合牙形刺CAI与镜质组反射率(Ro)的对应关系,对上述各系的...
【关键词】 牙形刺 色变指标(CAI) 镜质组反射率(Ro) 寒武系-三叠系 江苏; conodont; color alteration index (CAI);
【中文期刊】 雒昆利 《古生物学报》 2001年40卷3期 371-3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陕西韩城寒武系出露良好,化石丰富,从下寒武统上部至奥陶系为连续沉积,底部平行不整合覆盖于厚约20 m的霍山组石英砂岩之上.本区寒武系主要以紫色和黄色泥页岩、泥灰岩、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张夏组主要以鲕状灰岩为主,夹生物碎屑灰岩,三叶虫主要有...
【中文期刊】 曹芳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年17卷3期 327-332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近年来笔者研究了扬子地台的一些瓶状微化石,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有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围绕瓶状微化石研究讨论了如下两个问题:1)关于早寒武世早期的瓶状微化石与开腔骨类;2)震旦系与寒武系瓶状微化石的关系.
【中文期刊】 杨再春 赵元龙 等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29卷3期 87-91页
【摘要】 贵州丹寨南皋三湾一带凯里组下部绿黄色页岩、钙质页岩中宽背虫(Bathynotus)的发现,为其下部Bath ynotus holopyg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带提供了化石依据,使南皋凯里组这个命名剖面的三叶虫...
【关键词】 丹寨南皋; 凯里组下部(寒武系第2统); Bathynotus;
【中文期刊】 王圆 杨兴莲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2期 176-1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为深水陆棚过渡相沉积,在其上部的剑河生物群中发现海绵动物化石,共6属6种,包括次圆柱形细丝海绵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Hou and Lu,1989,小细丝海绵未定种Leptomi...
【中文期刊】 杨文涛 李凯楠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3期 312-32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上部保存有大量发育厚壁的遗迹化石.通过野外多剖面多角度观察,结合室内遗迹化石特征统计、宏观一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该遗迹化石的纵切面形态多为I/J形和宽扁U形,且多呈簇状或束状的集群分布,具有厚的衬壁,被深色晕圈所围绕....
【关键词】 Schaubcylindrichnus; Palaeophycus heberti; 遗迹化石;
【中文期刊】 齐永安 张喜洋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2期 154-16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葛万菌(Girvanella)是由一个相互串联着的细胞列和外部包绕的多糖质黏性胶鞘组成的蓝细菌化石,是豫西寒武系微生物岩中最常见的钙化微生物.葛万菌丝状体在不同的微生物岩中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潮间带环境中的叠层石其葛万菌主要发育在暗色纹层中...
【中文期刊】 文荣琴 彭进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3期 271-2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寒武纪海洋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耙肢虾Occacaris Hou,1999曾被报导出现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贵州凯里生物群中,延续了一个相对短的地质时间.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剑河县辣子寨村杷榔组中上部发现的Occa-caris.杷榔组的Occacar...
【关键词】 Occacaris lazizhaiensis sp.nov.; 杷榔组; 寒武系;
【中文期刊】 梁博焱 彭进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1期 25-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东部寒武系杷榔组发育,化石丰富,产有杷榔动物群;其中掘头虫类、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保存好,序列完整,提供了研究这些类群属种个体发育的重要材料.本文据杷榔组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Walcott...
【关键词】 Redlichia (Pteroredlichia) chinensis; 个体发育; 杷榔组;
【中文期刊】 齐永安 孙晓芳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7年34卷2期 170-178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河南鲁山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三段上部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大量微生物岩,包括3种类型核形石和2种类型凝块石,其内发现了大量钙化的蓝细菌化石Girvanella(葛万菌)和Epiphyton(附枝菌).根据凝块石-核形石-鲕粒的演化关系,可识别出...
【中文期刊】 陈婉怡 赵元龙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3期 301-3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Tuzoia是一个形态丰富的属,广泛分布在北美、中国、澳大利亚和捷克的寒武系第二、三统中.文中报道了采自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的吐卓虫的2种:即Tuzoia jianheensissp.nov.与T.bispino...
【中文期刊】 刘帅 文荣琴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3期 282-3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化石丰度和保存特征等方面...
【中文期刊】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1期 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袁金良等(2014)发表的《论寒武系馒头组三叶虫群星虫属(Asteromajia)》一文中,将我国以往所描述的4个属(Kochaspis Resser,1935,Asteromajia Nan and Chang,1982,Hsuchuan...
【关键词】 三叶虫; Asteromajia; Hsuchuangia;
【中文期刊】 傅晓平 伍孟银 等 《古生物学报》 2012年51卷1期 56-6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中首次报导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或乌训组)宏观藻类,计2属2种:环圈螺旋抚仙藻Fuxianospira gyrata Chen and Zhou,1997和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
【中文期刊】 傅晓平 伍孟银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年27卷3期 231-241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早期杷榔组宏观藻类化石,包括4属4种藻类,其中2未定种,1新属,1新种,即江古宽带藻(新属、新种)Latizonuph yton jiangguensis gen.et sp.nov.,球状玛拉利亚藻Mo...
【中文期刊】 杨兴莲 赵元龙 等 《古生物学报》 2010年49卷3期 348-35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丹寨南皋在寒武纪属于扬子板块深水相区,最近在该区寒武系下部牛蹄塘组中上部黑色泥页岩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海绵动物化石,共9属10种.文中描述其中比较典型的海绵动物化石5属5种:赫兹海绵未定种Hintzespongia sp.,杯形对角海...
【中文期刊】 王雨楠 黄迪颖 等 《古生物学报》 2010年49卷3期 398-40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等刺虫(Isoxys)是寒武纪海洋中一类分布广泛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及中国均有发现,但延续时间并不长,目前已经描述了16个已命名的种以及一些未定种化石.等刺虫在我国扬子地台云南滇东地区、贵州凯里、湖北长阳等地寒...
【中文期刊】 杨兴莲 赵元龙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年27卷3期 243-252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贵州寒武系九门冲组和渣拉沟组中的海绵骨针化石经室内醋酸浸泡处理后获得,主要由有次级分枝的单轴针、具刺二轴四射针、三轴五射针、斜五射三轴针和三轴六射针组成,分属普通海绵和六射海绵类.其分异度明显低于陕西省镇坪县筇竹寺组、镇巴县灯影组西蒿坪段和...
【中文期刊】 杨显峰 彭善池 《古生物学报》 2007年46卷4期 491-4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寒武纪崮山期两个德氏虫科三叶虫属Drepanura和Pionaspis的名称已分别被先于它们命名的其他动物所占用,成为晚出同名,应予废弃.其替代名称分别为Neodre panura和Kiyakius.
【中文期刊】 钱逸 李国祥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年24卷2期 222-228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于我国寒武系底部磷矿层中的微型蓝菌类化石4属4种,其中Girvanella sp.和Spirellus columnaris产于新疆阿克苏、乌什玉尔吐斯组和云南会泽、安宁朱家箐组中谊村段,Endoconchia lata产于...
【中文期刊】 杨兴莲 朱茂炎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年22卷3期 295-303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贵州寒武纪海绵化石丰富,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的戈仲伍组或牛蹄塘组底部、筇竹寺期的牛蹄塘组和早、中寒武世凯里组.梅树村期的海绵属种单调,主要为六射海绵类麦粒海绵(Triticispongia sp.)及一些海绵骨针,代表寒武纪海...
【中文期刊】 武桂春 姚建新 等 《古生物学报》 2005年44卷1期 106-1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次报道了山东省青州地区尧王山剖面的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剖面的炒米店组灰岩建立了9个牙形石带,其中下奥陶统为3个带,上寒武统凤山阶为6个带;并与国内外研究较详细的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进行了对比.在该剖面...
【中文期刊】 武桂春 姚建新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年22卷2期 185-195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本文报道了山东莱芜地区黄羊山剖面炒米店组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在该剖面上寒武统的炒米店组建立了9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ordylodus angulatus带,C.lindstromi带,C. Intermedius带,C.pr...
【中文期刊】 钱逸 朱茂炎 等 《古生物学报》 2002年41卷1期 19-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1992年,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东南幸运角剖面,并以遗迹化石带Trichophycus pedium的底作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点。但是,幸运角剖面主要是以硅质碎屑岩相为主,难以与含有丰富小壳化石和具...
【中文期刊】 钱逸 李国祥 等 《古生物学报》 2001年40卷4期 486-4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点介绍产于我国扬子地台下寒武统底部含磷岩系中的部分具棘、带刺类化石的分布情况和埋藏特征。对它们的分类位置和亲缘关系也作初步探讨,认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后生动物类群的硬件构造。文中描述了该类化石3属4种,其中1新属1新种——Paradoxic...
【中文期刊】 吴灿灿 陈松 等 《地质与勘探》 2018年54卷1期 90-101页
【摘要】 为研究宿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对研究区岩石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对其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寒武系豹皮灰Ti含量、Er/Nd、Y/Ho值均偏低,反应其形成过程中受到陆源碎屑的影响.元素具有明显的U...
【中文期刊】 高健 袁金良 等 《古生物学报》 2022年61卷1期 1-19页
【摘要】 本文对产于云南曲靖龙王庙剖面和贵州丹寨南皋三湾及曾经报道过的湄潭等地剖面中含有早期原附栉虫类三叶虫的一些模式标本和属种原产地的地模标本进行了重新采集和厘定研究,并首次研究报道了来自华北地台区河北唐山馒头组中的早期原附栉虫类三叶虫.通过对个体...
【中文期刊】 刘佳敏 王平丽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2年39卷1期 1-10页
【摘要】 本文描述了山东省临朐县龙岗村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馒头组上页岩段的宏观藻类化石,计2属2种:环圈螺旋抚仙藻 Fuxianospira gyrata Chen et Zhou,1997和碎片玛拉利亚藻 Morania fragmenta Walc...
【关键词】 Fuxianospira gyrata; Morania fragmenta; 宏观藻类;
【中文期刊】 邵云彬 彭进 等 《古生物学报》 2021年60卷4期 483-498页
【摘要】 贵州剑河寒武纪杷榔组辣子寨剖面含有丰度较高的古蠕虫类化石.化石鉴定为Wronascolex geyiensis,主要保存在三个层位.在对三个层位的岩石、沉积特征、化石成因及埋藏特征探讨分析后,证实W.geyiensis化石保存于快速的沉积事...
【中文期刊】 周振华 杨兴莲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4年41卷4期 305-319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拜如尼亚(Byronia)是一类内壁光滑、外壁具环脊与纵脊的磷质或有机质管状化石.由于较少完整个体的发现而导致不同发育阶段标本的识别困难,其个体发育研究相较于系统分类与亲缘关系研究进展较少.最近在贵州松桃寒武系清虚洞组经过逐层采样及酸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