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1
- 19
- 3
- 3
- 3
- 2
- 12
- 8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文超 沈伟杰 等 《护理学杂志》 2023年38卷5期 9-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方法 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春 吴益玲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年26卷21期 4958-49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最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透明敷料更换频率,为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10月新生儿科PICC置管的早产儿129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玉 熊波 等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1年32卷3期 51-5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种敷贴不同更换频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留置CVC导管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透析CVC时使用敷贴分为棉质敷贴组(M组)和透明防水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雪华 昌晓军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年24期 6216-6217,6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探讨降低新生儿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300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蜀芳 张然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27卷6期 456-459页ISTIC
【摘要】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液、血液制品、药物治疗及肠外营养,但是留置导管放置过程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性增加.近年来,CRBSI发生率逐年上升.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 2018年17卷3期 6-9,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对导管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HA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心静脉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的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娟 谢彩璇 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8卷1期 50-5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透明敷料更换频率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2月-2018年7月接受留置PICC导管29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139例置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芮 钟丽晖 等 《护理与康复》 2016年15卷6期 579-5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敷料最佳更换频率.方法 将80例PICC新生儿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每3d更换导管敷料,观察组每7d更换导管敷料,比较两组新生儿穿刺局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观...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敷料;更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晓梅 舒松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25卷23期 14,2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网状弹力绷带对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无菌敷贴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老年康复病区和重症ICU随机抽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老年意识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
【关键词】 老年意识障碍患者;网状弹力绷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雪梅 刘增香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37卷3期 136-137,11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透明敷料更换频率对导管感染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210例随机分为三组,更换透明敷料频率分为为3d、5d、7d一次,比较三组穿刺部位...
【关键词】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透明敷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其英 舒辉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年26卷19期 4532-45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后,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导管感染发生的影响,为透明敷料选取合适的更换频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留置PICC导管的4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
【关键词】 透明敷料;更换频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婷婷 黄银英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34卷5期 391-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纳入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2软件进...
【关键词】 透明敷料;更换频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丽云 张玲丽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20卷36期 4576-457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PICC固定方法和更换透明敷料的频率对多汗患者PICC隐性脱管发生率的防范效果。方法选择PICC导管留置的住院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每周更换1次;干预组患...
【关键词】 护理;多汗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敏导师:黄丽华 浙江大学 护理学 护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进行Meta分析,评价7天更换敷料与3天更换敷料对导管安全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为寻求更为有效、便捷、安全的敷料更换频率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对The Coch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燕珍 李薛慧 等 《抗感染药学》 2024年21卷7期 753-756页
【摘要】 目的:探究医院乳腺外科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真珠 吴本清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2年47卷9期 798-80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新生儿PICC导管透明敷料的更换频率.方法 307例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3d、5d、7d更换透明敷料,观察3组患儿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儿出口部位感染率分别为3.96%、4.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 袁玲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12期 52-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3种3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7例,置管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采用1630TegadermTM、9546HPTegadermTM、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曾伟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卷2期 210-212页ISTIC
【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1].目前,无论国内及国外,均有报道指出VAP的发生难以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力静 莫喜萍 等 《广西医学》 2019年41卷20期 2670-26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低体重早产儿经不同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对透明敷贴更换频率及穿刺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需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低体重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A组67例,B组67例,C组66例,3组患儿均在B超引导下,按常规方法行PIC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志丹 易珊 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26卷10期 80-8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PICC术后次日是否更换敷料对新生儿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情况的影响,为选定适合新生儿的敷料更换频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21例实施PICC且无穿刺口渗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PICC术后次日不更换敷料,对照组按常规在P...
【关键词】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敷料更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秀芳 范秀敏 《健康之友》 2019年11期 135,134页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经由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出现少量渗血患者采用敷料外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PICC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敷料外固定法进行维护.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敷料更换频率多数为每周更换1次,而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毅梅 赵倩 《贵州医药》 2015年4期 306-3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的相关麻醉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围术期感染发生率的控制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手术治疗的160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600例患者围术期总感染率13.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妍 胡君娥 《护理学报》 2014年2期 32-3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用于癌症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引流穿刺点渗液换药的效果。方法43例恶性胸、腹腔积液行胸、腹腔引流后的癌症患者使用藻酸盐敷料+有边型泡沫贴+透明敷贴固定穿刺点,探讨其敷料更换次数、敷贴下皮疹发生率、导管滑脱频率。结果43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洁 马红芳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18卷2期 329-33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心静脉导管是危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补充血容量、输入各种抢救药物、肠外营养的重要通路,而穿刺后的换药工作做不好引起的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是医院内血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与患者病死率上升、医疗费用增加密切相关[1].因此正规进行中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萍 李雪民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12期 321-32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1年来93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并存疾病、有无置管部位局部损伤、穿刺次数、穿刺部位更换敷料频率对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蔼 陈秀梅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1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敷料外压迫的方法预防深静脉置管口渗血及渗液,降低敷料不必要的更换频率,从而预防并降低医用粘胶性皮炎(MARSI)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深静脉置管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玲 韩英 等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52期 32-33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使用两种贴膜(iv3000贴膜、3M(HP)贴膜)固定的效果.方法:对本科室行中心静脉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20例住院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研究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慧敏 冯毕龙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8期 4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3M加强型(HP型)透明敷料对PICC固定处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9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固定敷料实验组选用3M加强型透明敷料(HP型).对照组选用选用3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顺芳 李亚洁 等 《护理学报》 2010年17卷8期 8-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24 h和72 h更换密闭式吸痰管对吸痰管尖端细菌定植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制定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66例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24 h组(每24 h更换1次密闭式吸痰管)及72 h组(每72 h更换1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